从“田里种粮”到“土里刨金”——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芒种时节,在河南浚县的30万亩连片麦田里,成熟的麦穗随风舞动,放眼望去一片金黄,丰收在望。

  这里曾是河南小麦单产最高的麦田之一,“高产”曾是这里的金字招牌。然而在去年,地边“高产创建实验田”的大牌子悄然换成了“优质麦基地”,从追高产到求优质,这片中原麦田正是河南农业改革的缩影。

  从过去的“田里种粮”变成今天的“土里刨金”,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从上而下引发一场“链式反应”,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优质小麦

  今年将实现订单生产

  “今年俺的优质强筋小麦大丰收,加上成本降低,至少比去年增收25万元。”麦收时节,永城市新桥乡侯楼村侯月平满怀喜悦。2013年起侯月平流转土地380亩种植强筋小麦“郑麦7698”。

  河南小麦面积8200万亩左右,产量占全国的1/4,是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河南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适应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需要,积极推进小麦品质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小麦,形成了专种、专收、专贮、专用和经营规模化、产销加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高了小麦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推动了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产品升级。一是划定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全省分为豫北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豫中东强筋小麦次适宜生态区和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适宜生态区。二是推行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开展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600万亩。以统一供种为抓手,形成千亩以上单品种片区140个,万亩以上的单品种片区62个。三是落实配套栽培技术。围绕“郑麦366”“新麦26”“扬麦15等”强筋、弱筋小麦品种,编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成立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工作专家服务团,包县开展技术指导。对试点县优质专用小麦,逐地块进行田间鉴定,为专收专储专用做好准备。四是加强产销对接。在对全省近200家规模以上的面粉(食品)加工企业用量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对接会,引导企业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生产协议,订单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10%左右,种植效益明显。

  从大到强

  优质花生不愁销

  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如何大力发展优质花生,让小花生真正长成农民增产增收的“金果果”?

  河南把扩大优质花生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态条件等因素,在沿黄及黄河故道大果花生区和豫南豫西南小果花生区等适宜产区扩大优质花生种植,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探索优质花生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全国第一花生大县正阳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花生专家张新友团队合作,打造全县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全县农民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开封富兰格生物建立有机花生生产基地2万亩,产地及产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花生亩产值2500~3000元,加工的有机花生油、食品附加值提高一倍以上,产品远销欧盟及国内一线城市。周口市顺丰种业、鹤壁市淇花集团开展高油酸花生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顺丰种业投入2亿元建立高油酸花生生产线,淇花集团高油酸花生已经批量投放市场。

  调优种养结构

  保障菜篮子供应

  河南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优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草畜和优质果蔬。

  近年来,依托泌阳恒都、南阳科尔沁、商丘科迪、焦作蒙牛等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全产业、全链条、全循环增值,着力打造新增肉牛100万头、新增高品质生鲜乳100吨、新增产值1000亿元的“双百万千亿元”奶牛肉牛产业化工程。新野科尔沁万头肉牛育肥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农户参与、协会管理的“五位一体”运作机制,与规模场、养牛户结成产业联盟扩大养殖规模,每头牛提供担保贷款5000元,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保护价收购育肥牛;泌阳恒都建成以年屠宰15万头肉牛生产线、年生产10万吨肉牛饲料加工厂和30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为主体,年产值达1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郑州花花牛依托黄河滩绿色奶牛示范带和豫西南平原奶牛养殖带,初步形成了集奶牛养殖、育种、乳制品加工销售等为一体,日加工能力达1000多吨产品70余种的乳业产业化集群。上蔡牛硕公司通过开办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连锁店,让巴氏奶进学校、进社区,每头产奶牛年可盈利1万元以上。

  早在去年底,郑州市中牟县姚家镇西春岗村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里便一片忙碌,成熟的反季节草莓提前上市,每斤15元左右,乐坏了合作社理事长李峰。

  除了中牟草莓,灵宝苹果、扶沟和内黄的蔬菜等,正日益丰富着市民的餐桌。今年,河南省将着力调整优化品种结构,菜篮果篮将更加丰富。河南省为果农菜农带来的多项政策“红包”,也将继续提高种植户的收益。一是发展设施瓜菜。依托扶沟县等蔬菜大县,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和集约化育苗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保障冬春蔬菜供应。二是突破关键环节。启动传统老果园改造计划,推广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设施瓜菜棚室设计标准和建造规范,引导督促各类经营主体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四是搞好产销对接。推广扶沟县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亩田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战略合作的经验,运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和订单生产,提高产销对接水平。

  产业融合

  建设大厨房大餐桌

  颗颗红枣在流水线上滚动,随后被按照大小、色泽等不同性状进行分选、加工,这是位于河南新郑市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流水线的一幕。小红枣做成了大产业,好想你公司在2011年就已经成功上市,目前市值已经超百亿元。

  好想你公司副董事长石聚领说,从最初的简单清洗、包装卖原枣,到开发健康休闲零食,到探索主食化,再到现在的提取红枣酵素制作养生饮料,好想你的红枣产业已经升级到了4.0版本,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毛利率比初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从粗加工到新业态,随着农业产业的融合升级,河南农业开始实现“土里刨金”,随着一些农业新业态的兴起,一二三产融合之势格外引人注目。河南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河南规划建设的540个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农业产业化集群,分布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50%。

  在大厨房的基础上,河南再一次实现产业深化,生产可以直接入口食品,发展大餐桌,三全研发的自加热食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延津克明面业开发的凉拌面,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雏鹰集团开发的东元高端发酵火腿,可与西班牙的高端火腿媲美。目前河南的企业正在运用大数据,根据每个人的体能特点、营养状况、口味偏好,发展个性化创意餐桌。

  河南农业正处于历史的拐点。拐点,往往也是积蓄能量加速前进的发力点。活力充盈的万顷田畴上,一个传统农业大省,正在向现代农业强省迈进。

  (本刊记者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