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常在乡村一线摸爬滚打的农业技术干部,我虽然没有担任过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却也经常深入本单位包保的四个精准扶贫联系村,帮第一书记出谋划策,与自己的联系户对接,有时还应邀为其他贫困村提供培训与技术指导。通过多次深入调研,与第一书记以及乡村干部、贫困农户交流座谈,我越来越感到当好扶贫第一书记,需要掌握好“查、出、办、讲”四字诀,也就是要“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
首先要“查”实情,这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基础。查实情就必须深入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和广大的基层干部群众融为一体,要跑遍全村把当地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土地资源、主要产业、区位优势、贫困人数、致贫原因、群众诉求、干部想法等基本情况都摸清楚。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多跑、多问、多记、多思,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避免偏听偏信、以偏概全,或者靠“拍脑袋”做出草率决定,也才能使后面的决策与措施更加贴近实际。2011年,我参加湖北省组织的“入万户”活动,在鄂西北某偏远山村驻点整整一个月。在一个月时间里,我先后辗转于该村的三个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入百家屋,与200余农户交流座谈,参加该村组织的党员干部座谈会,了解农村情况,倾听农民诉求,探寻民生难题,征求群众意愿,足迹踏遍了该村的田间地头、沟沟坎坎和库塘堰渠。在此期间,我看到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或“蜻蜓点水”式调研想不到的问题,听到了不少来自基层群众的真知灼见。有一些情况和问题,只有当我脚踏实地,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亲手做到,才从心底里感到震撼、才更有切身体会。一个月的驻村生活,让我对山区的“三农”情况有了一次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感到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虽然“入万户”并没有为当地农民解决多少困难,但却查清了农村当时存在的很多突出问题,如库塘堰渠常年失修影响农业生产,乡村环境污染影响农民生活,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壳化导致种田后继无人等,这些问题的汇总梳理,为湖北省制定下一步农村政策,加大帮扶力度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其次要“出”实招,这是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出实招,就是要决策科学,将扶贫的规划与措施都抓到“点子”上,把宝贵的精准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把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百姓的“心坎”里。山区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农户的情况更是大不一样,扶贫工作要求一户一策、精准施策,说到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却非常困难。首先要熟悉情况,即“查实情”要下真功夫,要真正沉在“下面”而不是浮在表面;其次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尤其是要懂得一些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重要帮助的种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实是我们很多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都是从各机关单位或企业抽调,对农村到底应该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最后怎么加工、怎么销售并不十分清楚,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地方在扶贫时不是出“实招”,而是搞“花架子”,把大量资金投向能立竿见影、易于实施、容易出彩的地方,或者上面要求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政策扶持什么就发展什么、别人发展什么我就发展什么,不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而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最终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尤其是产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如果农民的增收来源没有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固然第一书记不可能都是“农业专家”,即使是“农业专家”也不可能对当地需要发展的农业产业都样样精通,怎样才能做到“出实招”呢?这就需要第一书记甘当“学生”,设法邀请一些专家实地考察,多向专家虚心求教,必要时还要请专家参与规划,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做现场培训与技术指导,确保目标正确、规划科学,有的放矢、不打乱仗。我在帮助几个贫困村做农业产业规划与指导时,就发现一些地方的精准扶贫,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产业趋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