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羊产业 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杨振海 字号:【

  羊产业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羊产业,对于满足肉、皮、绒、毛的消费需求,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产业扶贫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驱动下,养羊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羊产业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进口冲击影响加剧,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特别是2015年以来,羊肉、活羊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养殖效益徘徊在较低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解决羊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用市场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不断增加绿色优质羊产品供给;要立足提高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羊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羊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我国羊出栏3.1亿只,年末存栏3.0亿只。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44.5万吨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459.4万吨,增加了414.9万吨,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6.1%增加到2014年的29.6%。

  与此同时,羊肉在我国肉类产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3.7%提高到2016年的5.4%,羊产业的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约7%,羊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我国养羊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虽然是肉羊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主要表现为羊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现阶段,我国羊产业发展面临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核心种源依赖进口,良种培育进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用专门化品种数量少、性能不高,核心种源依赖进口。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开展系统选育的时间短、基础差。国外的优良品种大都经过了长期持续的、具有目标明确的育种过程。比如,南非自1800年开始对原产于好望角的山羊品种进行持续选育,培育出了有“肉用山羊之王”之称的波尔山羊;原产于英国,体格大、生长快、肉质好的萨福克羊,于1859年育成,一直还在进行持续的选育和提高。目前,我国的良种繁育体系还不健全,选育效率较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肉羊品种繁育基础性工作未能有效开展,良种特别是种公羊数量不足,生产性能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屠宰胴体重低约10公斤。

  规模养殖比重低,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目前肉羊仍以分散养殖为主,肉羊出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36.5%,与家禽、生猪等养殖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饲养规模在10只以下的养羊户在农区占一半以上,严重影响着优秀种羊品种、动物营养等先进肉羊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肉羊生产标准化水平整体较低,养殖场设施条件简陋,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标准化智能化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饲养管理粗放,粪污处理、疫病防控等设施设备配套跟不上,导致疫病风险大、养殖效益低。牧区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牲畜暖棚、饲草料储备库等配套率低,抗灾能力较弱,还没有完全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困境。

  内外价差较大,进口冲击影响加深。目前,在养殖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我国羊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羊肉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且还面临着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下移的双向挤压。据统计,2016年国内羊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55.93元,而进口羊肉到岸价约17.7元,即使加上30%左右的综合税率,也远低于国内零售价。当前,我国正与多个国家开展自贸区等谈判,未来关税水平将继续呈降低趋势。已达成自贸区协定的澳大利亚,羊肉进口关税在10年内逐步归零,将进一步刺激羊肉进口。受进口羊产品价格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国内羊肉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养殖效益整体偏低,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2016年肉羊出栏价格先降后升,但整体仍低于2012年以来平均水平。2016年标准体重(45公斤/只)出栏绵羊平均每只盈利155元,比2015年减少37.9元,降幅19.6%;标准体重(30公斤/只)山羊平均每只盈利276.0元,同比减少86.8元,降幅23.9%。据调查,近年来活羊收购价格跌幅较大,但羊肉市场终端价格并没有降低。以锡林郭勒为例,从2013年收购活羊每只750~850元,下降到2014年每只450~550元,2015年每只350~450元,连续两年下降,总降幅达47%~53%,每只活羊平均收购价格约400元。而同期羊肉零售市场价格小幅下降,从2013年的每斤32元,下降到2014年的每斤30元,再到2015年的每斤28元,降幅仅为12.5%。特别是餐饮店消费的羊肉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涮肉每斤45~60元,手把肉每斤70~80元。这与活羊收购价大幅下跌形成了巨大反差。

  发展现代羊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去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羊产业发展,要立足市场、资源、技术等产业基础条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补齐产业短板,厚植竞争优势,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推动生产方式转变,逐步提高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坚持以优势区域为重点,促进农区牧区生产协调发展;坚持以培育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加良种供应能力。《规划》提出,力争用五年努力,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现代羊产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

  指导性发展目标是:在保障供给能力方面,到2020年羊肉产量500万吨,年均增长2.7%;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肉羊平均胴体中提高2公斤达到17公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0%;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达到45%。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推进羊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打造肉羊产业带。推进羊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优化区域布局为前提。羊产业发展基础在牧区,潜力在农区,希望在南方草山草地。牧区有37亿亩可利用草原,拥有独特的天然放牧条件,是羊生产的传统区域,但草原生态压力大,基础脆弱。要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瞄准“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草原生产能力,引导牧民流转整合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发展家庭农(牧)场,采用“轮牧+补饲”的养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农区粮食和秸秆资源丰富,种养业结合发展基础好,养殖技术普及程度高,发展规模养殖潜力很大,但养殖用地和资金制约比较大。农区要按照“以畜定草”的原则,优化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要落实用地政策,为发展规模养殖创造条件,推进饲料粮就地过腹转化,加强饲草资源和秸秆利用技术开发,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羊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南方草山草地自然资源和水热条件丰富,万亩以上连片天然草山草地3345块,总面积9531万亩,种草养畜大有可为,但草地资源利用还不充分,羊良种繁育滞后,规模化比重低。要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加快天然草山草坡改良,大力开展牧草和羊良种繁育,推广草田轮作、饲草青贮、舍饲育肥等技术模式,努力打造南方新的肉羊产业带,为保供给、促增收做出新贡献。

  第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种群供种能力和个体生产性能。畜禽种业科技贡献率占40%,全面提升我国肉羊产业的整体水平,核心是做好做强种业。全面实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遴选国家核心育种场,建立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体系,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督促育种企业提高场内测定的质量,提高国产优秀种公羊数量和质量。增强育种自主创新能力,扎实开展本品种选育,培育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挖掘资源优良特性,开发地方资源特色产品。支持和鼓励以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联合育种组织,支持建设区域性联合育种站,搭建遗传交流的平台。组织实施畜禽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加大对种羊场建设支持力度,解决优秀种羊不足的问题,提高良种供应水平。

  第三,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羊产品供给能力。重点是要提升羊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让规模养殖成为羊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继续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场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广大养殖场户走标准化规模养殖道路,以点带面提高标准化养殖整体水平。在肉羊主产县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促进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羊产业。实施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羊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研发推广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养新型农牧民,鼓励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肉羊养殖家庭农场、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对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牧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的效益。

  第四,建立现代饲草料供给体系,促进农牧结合和降低生产成本。饲草料占羊产业成本的70%,要从投入源头抓起,提高饲料有效供给和转化效率。加快羊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套技术研究,优化饲料配方,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加强精料补充料加工技术研究。饲草料生产坚持“以养定种”的原则,以全株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羊草等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快发展商品草。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实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草畜配套。开展秸秆高效利用示范,支持建设标准化青贮窖,推广青贮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大力推行人工种草,推广冬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推进研制适应不同区域特点和不同生产规模的饲草生产加工机械。广辟饲草料资源,加强粮食和经济作物加工副产品等饲料化处理和利用,扩大饲料资源来源。鼓励地方搭建区域性草食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组织,跨区域提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工配送服务。

  第五,完善扶持政策,调动生产积极性。政策支撑上,突出良种繁育、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等薄弱环节,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上,以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和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普及肉羊舍饲养殖实用技术,形成区域主导技术模式,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金融保险支撑上,组织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肉羊规模化生产,推动解决规模养殖贷款难题。探索建立肉羊保险制度,提高抵御风险能力。贸易保护方面,要坚持国内生产为主、适度进口补充的策略,把握好羊肉进口总量和节奏,提高进口产量质量标准,充分保护好国内生产者利益。严厉打击走私羊肉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未经检疫的羊肉进入市场,扰乱国内市场秩序,冲击国内产业。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