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口号是国人的传统习惯,古已有之,“文革”最盛。口号贴在墙上,就叫标语了。当了二十多年三农记者,乡村里的许多事情记忆深刻,奇葩标语算是其中之一。上世纪9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的时候,在北方的一个农业大县,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这样的标语:“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近几年,秸秆禁烧任务重,乡村里又出现了“上午烧秸秆,下午就拘留。”“焚烧秸秆时,就是坐牢日。”打出这样的标语,其目的无非两条,一是吓唬农民群众,二是应付上级检查。一位县领导在村里检查工作时,曾当着记者的面表扬村干部:你们充满着智慧!
和乡村对应的是我们的管理部门,和标语对应的可能就是新词了。一些同志也同样充满着“智慧”。有一位三农问题专家在他的文章中说:当今时代是一个新词频出的时代,互联网为各种新词提供了生造、传播的便捷,多如牛毛的新词每时每刻都在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但有的新词几小时就过时了、消失了,有的几天就过时了、消失了,有的几个月就烟消云散,有的几年之后再也无人提及。
在互联网上随便一搜,各种各样的新词,确实像那位专家说的多如牛毛。只要是涉及三农的,不管是政府部门也好,社会团体也好,大型国企也好,还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协会,他们都能造出各种各样的新词来。就拿美丽乡村来说,各种新词至少有好几百个,最为搞笑的可能是“智慧茭白风情小镇”。这些新词,有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成了变相侵占农民土地的“依据”。
农经界的前辈段应碧,最近在四川参加一个活动,他上台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关于农业上的新词。他说,现在农业上的新词很多,我也搞不大懂,所以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段老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当年他们那一辈人总结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时,归纳的那几句话:“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今天读起来,还是那么朗朗上口,那么简单明了,那么让人记忆深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几句话,是从基层来的,是小岗村的农民群众零零星星说出来的,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的。
造新词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是想推动三农工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但是,就连段应碧这样的大专家都说“搞不懂”,那么,基层干部群众要想把不断涌现的这么多新词搞懂,可能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以至于出现了一份文件下发后,因为新词太多,要紧接着来一个“解读”,帮助基层的同志们“读懂”文件。
造新词可能也是被逼出来的。既然要为农民群众办一点事,又要使自己的部门出一些政绩,就需要财政的支持,财政立一个项目,是需要由头的。这个由头从哪里来,“造词”可能是一个捷径。现在的情况是,词造出来了,项目立上了,财政的钱要来了,也分发下去了,或许也能堆出一两个“典型”,但是有没有推广价值,面上的效果怎么样,农民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就不得而知了。
94岁的农业部原部长何康,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农工作就是要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为农民办事,为农业服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强、富、美”这个目标,把一项一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这些年来,农业部每年派出大批机关干部到乡村去,到农民群众当中去,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农民声音,搞调查研究,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答案。三农干部就是要“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决策才有准头”。
标语有标语的作用,但首先要合法合规,其次要入情入理,最重要的是要以情感人。交通上有一个标语“为了家人的幸福,请您遵守交通规则。”就很有一点人情味。新词的出现,也是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问题是要从实践当中来,要从农民群众当中来,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生拉硬造,更不能凭空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