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意义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胡承霖 字号:【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研究和完善粮食政策,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笔者学习这番话后颇感意义深远,特就这方面问题进行阐述与讨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耕地取得粮食生产快速增长

我国属人多地少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人口是5.4167亿,拥有15亿亩以上耕地,人均占有耕地2.8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1/3。种植粮食面积为16.488亿亩,平均单产只有69公斤,总产2264亿斤,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强调“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促使1949-1958年连续10年粮食增产。总产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264亿斤提高到4000亿斤,单产从69公斤上升为123公斤,总产与单产几乎翻了一番。在1967-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生产出现一定下降和停滞,但后期在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并加强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使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增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此后就始终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狠抓粮食生产。因而使得1979-1984年的粮食生产连续6年快速增长,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8146亿斤,单产提高到241公斤,比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粮食总产6095亿斤、单产169公斤分别增长33.8%和42.6%。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人口已从新中国成立初的5.4亿多逐渐增加到12亿左右,人均耕地从2.8亩减少到不足1.4亩,尽管如此,但在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却突破了1万亿斤大关,按12亿人口计,人均占有粮食416.6公斤,提前实现了初步小康温饱型人均400公斤粮食的目标要求。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重新出台一号文件,将解决“三农”工作提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取得连续12年粮食丰收。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上升到12425.7亿斤,如按13亿人口计,人均占有粮477.9公斤,为实现全面小康人均年消费粮食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经验

回顾我国六十余年粮食生产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50年代是开荒造田扩大种粮面积与提高单产并举,以后则主要依靠提高单产。统计1949-2015年的67年中,粮食增产年份约占70%左右,减产年份为20%,其余为徘徊年份。从中可以看出,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抓粮食生产。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经验有如下几个方面:

大力积造、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为粮食增产奠定了物质基础。从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耕地种粮基本上以施用农家有机肥为主,很少施用化肥。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中期前,因化肥见效快,施用量逐渐增加,以农家有机肥与化肥搭配施用。而90年代中期后,因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上全施用化肥。

兴修农田水利,改善种粮耕地的生产条件。由于我国水和耕地的资源分布很不协调,长江流域以南水资源约占全国的70%,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1%;而长江流域以北水资源仅占30%,耕地面积却占69%,北旱南涝现象严重。建国后经数十年艰苦努力,疏浚整治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水系的河道,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极大减轻了粮食生产的旱涝灾害。

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扩大耕地粮食种植面积多熟制和间作套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长江以南地区就以改善水利条件进行了稻田单季稻改成水稻-小麦或双季稻;长江以北、黄淮海地区由一年一熟逐步发展成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则将双季稻改为早、晚稻、小麦三熟制。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到1987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已提高到151%。

培育推广粮食高产新品种与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建国后,农业部组织各省市在全国范围征集农家品种,成立品种资源研究机构,并同时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开展粮食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各个时期粮食增产起了重要作用。

使用新式农业机械,发展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业生产工具,首先创办机械化国营农场,并试办拖拉机站,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进而发展到大批量生产联合收割机和机引农具,使粮食耕地机耕机收面积不断扩大,为缓和农事季节矛盾,适时收种,全年好收成创造了条件。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粮食作物病虫害,保证丰产丰收。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因防治大面积蝗虫危害需要,成功研制六六六粉并应用,使千年蝗害在数年内得到有效控制;南方水稻螟害防治采取“栽培避螟”和药剂防治并重的办法。随后在发展化学农药过程中向高效低毒方向发展,并带动了施药器械的生产和施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当我们在总结数十年粮食生产快速增长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中几次较大减产的失误。减产的原因,除受气象灾害影响外,大部分是由于对当时粮食连续增产后的形式过于乐观,采取了不当措施造成的。例如第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的1949-1958年粮食连续10年增产后,对1958年农业“大跃进”中“高产卫星”信以为真,主张“少种、高产、多收”,并试行高级人民公社按需分配,吃大锅饭不要钱。接着就遭到连续三年粮食严重减产,1960年全国粮食总产从1958年的4000亿斤降至2870亿斤,降幅达28.3%,农村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6.5公斤,比1957年减少30%,除去种子粮、饲料和工业等用粮,口粮更少。一些地方不得不用瓜、菜和其他食品充饥,导致浮肿病大量发生,甚至出现饿死人的惨景。这些正反两面的经验,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都值得我们认真吸取和铭记。

进一步认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意义,确保有效举措实施到位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粮食增产与人均耕地减少的矛盾,会日益加大。不仅如此,由于近些年来为夺取粮食高产而采取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进行大水漫灌等高生产投入,加上农民为抢季节种下茬作物焚烧秸秆,导致耕地资源受损,不少地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蓄水保肥能力降低,引起水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抓住恢复、提升耕地质量这个环节,并与科技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耕地产粮的综合生产能力。所谓耕地质量高低,是指其土壤肥力的状况,即在无生产投入时的产粮能力。目前,我国耕地粮食平均单产接近400公斤,无生产投入的产量约200公斤,占50%,但占耕地2/3的中低产田,产粮能力要小于此数,可能只有150公斤左右。由此说明,改良、提升中低产耕地的土壤肥力更加重要。以下就如何恢复、提升耕地土壤肥力与科技改革创新相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我国各地不同土壤类型、级别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东北黑钙土高达6%~8%;而西北旱地沙化的土壤不足1%;南方水稻土2%以上;中部一般为1%~2%。根据我们2010-2013年在安徽淮北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的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基点进行千亩砂姜土壤小麦-玉米3年6茬秸秆全量还田的对比试验,测定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1.5%提高到2.2%,其土壤养分中有效磷明显提升,全氮含量亦有所增加。土壤容重也得到降低,使耕层结构变松软,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7%、15%。充分说明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恢复、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最终获得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及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据统计,全国化肥年施用量已由2000年的3000万吨增长到目前的6000万吨,化肥利用率仅有30%,与西方发达国家50%相比,差距较大。我国化肥利用率之所以很低,和施肥方法不科学有很大关系。例如北方旱地施肥后进行大水漫灌,南方水田普遍采用遍地撒施肥料,致使大量肥料流失损耗,既引起水土污染,又带来种粮生产成本增加。近几年,我们在安徽淮北地区将当地长期采用的种麦前基肥撒施改为机播行正位深施,既省工、时,又收到集中用肥效果,使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充分利用地区水资源,改变大水漫灌,提高水的利用率。小麦是北方主要粮食,在华北地区生长期间很少降雨,生育期200多天中易受秋、冬、春干旱的影响,需多次灌水方可增产。据统计,小麦用水占北方农业总水量的70%以上,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已形成巨大的地下漏斗群,成为世界上4个严重缺水地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在河北省吴桥县研究推广的节水体系,将小麦传统灌4~5次水减少到3~2次,起到了节水增产效果。但因采用大水漫灌,用水量大,肥效降低,生产成本高,需要加以改进。可考虑用喷灌、田沟渗灌或滴灌等方式代替,则更为节水高产。这就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应列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给予支持。

淮河流域也属北方小麦主要产地,该区域降水较华北要多,小麦生育期降水约350~400毫米(9月下旬至6月上旬),基本上接近小麦一生需水,但由于降水不均,会出现季节性旱情,尤其是经常出现的夹秋旱天气,影响小麦播后出苗。加上该地区砂姜土壤比重大,耕性差,地难整碎,失墒快,增大了种麦出苗的难度,已成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存在的技术瓶颈。农民传统做法是等雨播种或播种前后造墒、补墒,也是大水漫灌。近些年,我们根据伏雨秋用理念,将原用的半冬性偏春小麦品种调为半冬性偏冬(弱冬性)品种,抓住10月初上旬土壤适墒早播,无需造墒或补墒,获得一播全苗,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资源,又能早播培育冬前壮苗,为小麦稳产增产打下良好的前期苗情基础。

大力研发现代农业装备,实现农机、农艺紧密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机制造与应用,在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中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有待提高的问题。现以淮北旱地种麦的农机为例,首先,在耕整地、播种机械方面,由于功能比较单一,作业次数增加,既费工时,又多耗能,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因多次作业,机械的碾压造成土壤紧实,使得表层土壤难形成疏松通气状态,影响播种后的出苗。其次,是收割机械,在收割过程中损失率较高,一般都大于5%以上。至于田管机械,包括田间追肥、植保防治以及灌水、排涝等,也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需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们按照农机、农艺紧密结合原则,在安徽淮北地区针对砂姜土壤耕性差、阻力大的特点,研制了多功能一体式机具,经不断试用改进,可对前作玉米在9月底10月初机收玉米后粉碎的秸秆趁墒进行直接还田、旋耕、深施肥、播种、镇压一次性作业,达到播后一次出全苗,大大节省了农机能源消耗,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及种子播量,深受农民欢迎。

加快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速度,确保国家粮食绝对安全。前已述及,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以人均年消费粮食接近480公斤计算,2020年人口增加到14.5亿,粮食总需求量为13920亿斤;2030年前后人口增加至15亿,则上升到14400亿斤。和2015年创下的历史最高产12425.7亿斤粮食相比,缺口为1494.3亿斤~1974.3亿斤。怎样解决粮食缺口?一是依靠从国外进口,二是立足于国内自给。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缺口立足于国内自给可能更为牢靠。历史和现实经验都告诉我们,粮食增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在全国建设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所谓高标准农田,首先就是要达到真正解决旱涝保丰收的标准。近些年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较大面积的小麦600公斤/亩、水稻700公斤/亩、玉米800公斤/亩事例,都是要求农田无旱、涝的影响。当然,过去是在拼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受损和高投入化肥、农药的条件下取得产量的提高,而现在则要转变为节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使粮食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国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

(作者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