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以工业理念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谢瑞武 字号:【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科兴农、以工促农、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三产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新路。

实践及成效

以工业产权理念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08年以来,成都市坚持以工业产权理念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还权赋能、农民自主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目标,积极开展了覆盖全域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化进程,增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截至2016年9月,全市各类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颁发各类产权证、股权证共计889万余本,各类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率达99%以上,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达到135.5亿元。

以工业创新创业理念抓农业创新创业。近年来,成都市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农业领域创新创业,与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组建“政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农业创新创业联盟,不定期召开农业创新创业茶叙,及时解决创新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举办“创业天府行动—菁蓉汇”农业专场,激发了农业内生动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以工业开发区建设理念抓农业园区(基地)发展。成都市坚持以工业开发区建设理念抓农业园区(基地)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配套建设集中连片的农业园区(基地),启动100万亩(666平方公里)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0个十万亩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3条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为全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工业组织化理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工业组织化理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加强引导和扶持,一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信息化、电子商务、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其提高经营能力,实现健康发展。

以工业标准化理念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成都市坚持以工业标准化理念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将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抓手,先后制定出台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构建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制定并在用市级农业标准176个。

以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配套理念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都市坚持以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配套理念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园区、带)为载体,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深入推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积极探索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农业职业经理人+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生产全托管、服务大包干”等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到7134人,家庭农场2922个,专合组织8012个。

以工业营销理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都市坚持以工业营销理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瞄准市场需求、尊重消费选择,制定出台生产管理、标准化认证、质量追溯体系、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重点品牌培育目录,构建完善“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都造农业“天府品牌”。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7个、国家地理标志63个、“三品”认证1251个。

以工业产业集群的理念打造农产品生产功能区。近年来,成都市以产业集群理念规划和建设农业功能区,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彭州、金堂为主的蔬菜产业功能区,龙泉、蒲江、青白江等区县为主的水果功能区,崇州、邛崃、大邑、新津、都江堰为主的粮食功能区,温江、郫县为主的花木功能区,大大提升了成都农业的竞争力。

以工业融资的理念增加农业多元投入。成都市将土地综合整治作为载体和抓手,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盘活土地等要素资源,并通过整合部门专项资金、农户自筹、产权抵押融资、社会资金合作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为主体的可持续、多元化投入机制。2015年市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75.5亿元,带动区(市)县配套资金261.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470亿元,初步解决了发展农业“钱从哪里来”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以工业智能化理念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成都市坚持以工业智能化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建成市级种养循环项目79个、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56个、智能滴灌2万亩、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0个、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6个、示范镇26个。

六点思考

一是要提高以更广阔的视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作为后现代化产业,农业要善于研究借鉴国内外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先进理念、先进办法,并结合自己的产业特点进行创新,才能确保少走弯路和实现跨越发展。

二是要提高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我国改革的取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一定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加快构建农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新出现的农业经济问题。

三是要提高运用金融保险手段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保险能分散市场经济风险,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借助现代金融保险手段才能事半功倍。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加强现代金融保险知识、现代金融保险法规制度、现代金融保险创新产品的学习研究,并创新运用于指导农业发展。

四是要提高用系统集成方法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农口及涉农部门习惯于各自为政,仅有的不多财政资金常常撒胡椒面,造成难于形成综合示范效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党委、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必须在搞清上级要求和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强力推动部门资源整合,系统集成推进综合示范,并且坚持不懈地成片成带推进,才能不断抓出现代农业亮点。

五是要提高通过组建复合人才管理队伍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传统农业管理队伍往往是单一学农出身的人才,而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联系密切,一二三产业也在加速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让现有学农人才知识复合化,另一方面要通过招收不同专业的人才进入农业队伍,才能创造性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六是要提高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出现问题的能力。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突破的,在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实践中,农业战线的同志们要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依法推进改革的智慧推动各项改革试验,确保改革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