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村 富了民 旅游产业让咱脱了贫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记者 牛震 字号:【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一首《沂蒙山小调》几乎无人不晓,唱出了沂蒙山无限秀美的风光,唱出了老区人民几代人的回忆。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曾经的贫困山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好经验好典型,位于沂山脚下的山东省临朐县上寺院村,就是其中之一。

  上寺院村位于临朐城南40多公里,沂山风景区南部的九龙口西端。在这里,让人流连忘返的除了巍峨壮观的自然风光,还有一派栩栩如生的新农村风景。该村地处汶河上游,山高坡陡,水土易流失。据村里的老一辈人讲,20世纪60年代,还有人因为贫穷背井离乡,四处要饭糊口,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才逐渐解决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上寺院村划归沂山风景区,当地村民认识到了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始发展土特产、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搞起了多种经营,不但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让村子变美了,成了当地著名的乡村旅游标杆村、省级旅游特色村。

  老党员开路,新支书接力,村容旧貌换新颜

  “这条经过村里的河,早些年喂牲口,洗衣服做饭,村民生产生活全靠它。几年前还污染严重,每到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住在附近的村民都不愿走这里。经过治理后,如今水清了,干净了,村民没事了都喜欢到这里坐坐,聊聊天啥的。”村支书张传亮说。

  1980年出生的张传亮,学过中医,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2014年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他暗下决心“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才行”。可是看到自己村里除了在外打工的、上学的,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不禁犯了愁。

  怎么办?要发展,就得有产业才行,守着国家5A级的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要发展旅游产业就得有人来才行。要让外地人来游玩,得先把村容村貌搞上去才行。“三爷爷,我想把咱村里的村容村貌整治一下,可是街道上到处都有牛棚鸡舍啥的,您看咋办?”为此,张传亮向上任村支书张兆业请教。

  “传亮,你要是真想做,你三爷爷可不怕得罪人,豁出这张老脸也得帮你。”爷俩一合计,就这么干。

  接下来,张传亮在村里开了三场村民大会,给村民们讲发展旅游产业的想法,张兆业叫上六十多岁的老党员张国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我说,那个后生,你家的这个牛棚该挪下窝了,咱村里搞新农村,可别拖了后腿呀,你家要是没劳力,俺们老哥俩毛遂自荐来帮忙,工钱就不要了,给口水喝就行。”

  大部分村民经过几次三番的劝说,都陆续拆了自家的棚舍。三个月的时间,原先东一个西一个散落在街道上的牛棚鸡舍不见了,张传亮又发动村民开始修路。据介绍,2014年以来,在上寺院村两委和在此挂职第一书记的努力下,村里投资84万元,将上寺院村到邻村的泥沙子路修成了柏油路,并硬化了4条主要生产路,先后协调投入7万多元改造了村内输水管道,对沿村600米河道进行了治理,并建起了7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还组建了文艺队,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

  “以前路坑坑洼洼的,也没有路灯,晚上串门还要打个手电筒,现在路也修了,也有路灯了,原先十里八乡不愿来俺村串门的亲戚也愿意来了。俺们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不少。”据村民们讲,就连曾经阻止拆除自家棚舍的村民也“感觉跟从前不一样了,觉得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好”。

  在村里整修道路、治理河道、改造自来水等项目实施中,以张传亮为首的年轻村干部因为“有想法,有头脑,冲在了最前面”,逐渐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信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该村党支部被授予临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现在,俺们吃的菜是自己种的,猪是自己养的,生活在这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你们城里人叫俺去俺都不去哩。”82岁的张京文老人说。

  立足旅游搞产业,乐了城里人,富了俺村民

  “治理村貌是第一步,接下来发展产业才刚起步。要发展旅游,咱比不了人家成熟的大景区,也不能照搬人家的经验,咱得活学活用,从搞农家乐开始。”张传亮说。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上寺院村就有两家农家乐,可是过去这么多年,一直陆续发展到三四家,就再也没有发展起来。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发展农家乐,上寺院村2015年先后多次组织村民到山东淄博、安丘等地学习,并成立了临朐上寺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帮助指导村民经营农家乐生意。为支持农家乐发展,村委会细化了厕所、洗浴、卧室等方面的标准,对达到建设改造标准的,争取派出单位给予每户2台空调奖励。如今,上寺院村新建、改建农家乐12户,形成了能同时容纳近200人住宿、300人就餐的接待规模。

  2016年,上寺院村为了发展多种经营,将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村里长期闲置的老果园进行土地整理、栽植果苗,又流转部分土地,建成了占地80亩的果树采摘园。在村里党员的带动下,26户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由村里的旅游公司整体承包开发运营采摘园。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旅游公司资产已达200余万元,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安排贫困人员就业10余人,每人月收入1500多元。为了动员群众抱团发展,上寺院村以党员干部、贫困户和种植大户为主体成立了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村委会还购置了切片机、包装机等设备作为村集体资产投入到合作社中。村委免费提供种苗给社员种植丹参、山楂等高效益作物。通过合作社销售的丹参每亩收入达到3500元,山楂每斤高出市场价0.3元。

  “这两年,俺们村搞农家乐的,谁家一年差不多都有个一二十万(元)的收入。农家乐不但让来自城里的游客找到了快乐,也让俺们村里人发了财,致了富,得了实惠。”村里的老党员张国仁告诉记者。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上寺院村农副产品的销售,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该村解决贫困群众就业30余人,先后有近5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了4000元。

  “以前在外地上班,每个月收入也就四千多元吧。现在回家搞农家乐感觉不一样了,更像是有了自己的事业。”今年26岁的张恒从山东济南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应聘找工作,留在了当地。虽说收入稳定,但是和女朋友一直异地恋,女友毕业后回到了老家临朐参加工作。张恒家是村里最早搞农家乐的两户人家之一。父亲张国兴早些年搞农家菜馆搞得不错,效益最好的时候还把景区的招待所给盘了下来。2015年,张恒架不住父母的一再劝说,回来接手了父母经营的“仙人谷”农家乐。

  傍晚时分,虽是炎炎夏日,但是山中空气凉爽。“仙人谷”农家乐的游客们在酒足饭饱后,竟然兴致依旧,点起了篝火,办起了晚会,并催促本来忙着负责上菜记账的张恒把屋里的音响搬出来。年轻人唱起流行歌曲,年长的唱起怀旧歌曲。有人唱歌,有人跳舞,玩得不亦乐乎。“做农家乐就是做旅游旺季,差不多从清明节后到国庆吧,六个月的时间,一年算下来差不多有个三四十万(元)收入吧。”张恒告诉记者:“现在是暑假旺季,孩子们都放假了,城里的游客多是带着孩子来这里爬山的。”

  几个小时的狂欢,临近结束,不知是谁又唱起了那曲《沂蒙山小调》:“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一句句悠扬而绵长的歌声,回荡在山林之间。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