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信红包”沦为“微腐败”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宏斌 字号:【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微信红包”迅速流行开来,微信作为网络社交软件,用户使用率极高,支付功能更是强大,吃饭买菜未带零钱,扫个码便可以便捷支付。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伴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红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行贿、受贿者有了可乘之机,“微信红包”渐渐沦为“微腐败”的另一种方式。

  “微信红包”这种“微腐败”看似金额不大,危害较小,但其腐败性质不可小觑。“聚沙成塔、聚水成渊”同样是走向堕落腐败的温床,长此以往,就可能由小贪变大贪,逐步走向“不归路”,酿成大危害。腐败以预防为主,急需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收受红包,对于违规接受红包的,必须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抓小抓早,以儆效尤。

  各级党员干部更需坚守党性,在不正之风面前,不以恶小而为之,对包藏腐败之心的“微信红包”说“不”;狙击“微信腐败”的同时,各地纪检部门也要加强与运营商、金融部门的协同作战,从数据流中筛查可疑线索,找出异常支付、异常交易的蛛丝马迹,从技术层面防微杜渐。治理“微信红包”腐败,不仅要靠制度、法规约束,更要靠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莫令自己在“微信红包不算腐”的糖衣麻痹之下一步步误入歧途,应以制度约束自己,做到一身正气,清白为官。

  (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