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响 更绿 更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侧记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蒋钊 字号:【

  “我要为中国农产品品牌代言。”9月20日晚,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前举办的公益晚会上,袁隆平、申纪兰等26位知名人士为家乡农产品代言。

  在农交会“砥砺奋进·成就辉煌”展中农业绿色发展的“成绩单”格外亮眼。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农用残膜回收率接近80%,化肥农药施用量双双零增长。

  现场贸易额226.58亿元,现场零售额6.79亿元,网上销售额14.59亿元,第十五届农交会贸易成果丰硕。农交会与农业发展一路同行,记录农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展现农业农村的美好愿景。

  9月21-24日,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里格外热闹,由农业部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此举办。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品牌引领、产业升级”为主题,以现代农业成就展示、农业交流合作、农业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时隔5年重回北京,本届农交会表现出更高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是一场高品质、高规格、权威性和影响力并重的农业贸易和交流盛会。

  品牌故事唱响农交会

  “我要为中国农产品品牌代言。”这是9月20日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登上“家乡的味道”公益活动舞台后说的第一句话。

  作为本届农交会系列活动之一,“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动不仅有来自各省(区、市)主管农业的20位省级领导现场为农民站台,还有袁隆平、申纪兰、韩乔生、李菁、苏炳添、闫学晶、赵芸蕾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6位知名人士共述品牌故事,为家乡农产品代言。

  “品黔阳冰糖橙,享世间好口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谈水稻,为黔阳冰糖橙做起了代言人。“我家乡的辽中大米香味足、口感棒,石磨水洗的特殊方法保留了胚芽,营养更丰富。”CBA第一帅杨鸣,1米93的大高个手握一束小稻穗,为家乡辽中稻代言。“来自四川革命老区苍溪的猕猴桃,芯都是红的。”饰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为苍溪红心猕猴桃代言……在公益演出现场,代言嘉宾一一上台推介,将品牌农产品点亮。《粮安天下》《国色添香》《蔬色迷人》《六畜兴旺》《物华天宝》等环节串联公益晚会,推介内容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绿色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业扶贫等农业重点领域和当前工作重点。

  唱响农产品品牌,是农业企业的追求,是农业主管部门的心头事,也正获得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关注和认可。一条80米长的品牌大道呈现在本届农交会的主场馆前,来自各个省、垦区的16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最先向公众亮相。展台上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以最好的品质接受消费者的检阅;展板上的“三品一标”认证证书熠熠闪光,图文并茂展示出种植、加工、检测等环节,以最大的诚意赢取消费者的信任。

  品牌建设需要工匠精神,严格标准,久久为功。只有经得起市场、消费者和实践检验的农产品才能历久弥香。在80米品牌大道中,几乎每天每个时段都有专场推介会召开:农垦展团首次发布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山东展团发布了山东省第二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第二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体验店;北京展团召开“2017年北京农业好品牌”发布会,推介北京优秀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推介小龙虾、大闸蟹、多宝鱼、河豚鱼等一批特色水产品品牌;还有福州茉莉花茶、云南红河州石榴、海南火龙果芒果莲雾等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会。推介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更多农产品在展示中实现产销衔接,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品牌就是影响力,就是号召力,就是竞争力。打造品牌是战略,建设农业品牌是把农业搞强的必由之路。3.1万平方米的农交会会场内,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9个参展团组,1600多家参展企业,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国外公司。展区内不乏各县市农业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合作社带头人、扶贫第一书记、优秀大学生村官等,他们不仅带来了田间地头的硕果,还带来了品牌背后的精彩故事。

  “黑龙江,黑土地,冰天雪地有雪蜜。”展区里为雪蜜代言的是来自黑龙江东方红林场的战立新,网上自称“黑蜂哥”。黝黑的皮肤、善侃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是几位参展工作人员的共性,为了找到好的蜜源,他们整日奔波在大山深处,在他们看来,越偏僻的地方越可能打到好蜜。在农交会的展区里,细细品尝雪蜜,雪白色结晶状的椴树蜜触感黏稠,口感冰凉、爽滑,甜而不腻。他们身体力行挖掘农产品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赋予农产品更丰富的内涵。

  绿色理念走进农交会

  “首都农产品,绿色又安全”“江西茶,香天下;科技支撑,绿色产业”“高原绿色精品,净土健康产业”,在农交会展厅内,类似以“绿”冠之的标语随处可见。山东展区屏幕上播放着农产品生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循环种养模式,江西展区外立着“农产品追溯记录综合查询机”,广东展区摆放着农药残余速检仪和操作屏。

  不难看出,绿色的生产方式已成为今年农交会上各地参展团争相展示的亮点。绿色是当前我国农业的时代亮色,更是农业发展不变的底色。

  23日上午,作为农交会18场论坛之一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召开,农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绿色发展、减肥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肥料科技创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成为论坛中呈现的重要主题和内容。无论是农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公众都在关注农业的绿色发展问题,在探讨如何走出一条“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农业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灌溉用水总量14年零增长,近5年来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今年实施史上最严、历时最长的伏季休渔制度,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农用残膜回收率接近80%,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零增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60%。这些数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成绩单”,一一展示在本届农交会“砥砺奋进”成就展厅内,表达着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的决心。

  绿色技术展区内的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完成的“海水池塘清洁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创建了无公害水质调控技术和生态防病技术,累计推广5.8万公顷。梁家河“果沼畜”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以沙盘模型展现蔬果、畜禽养殖和粪污处理、沼气发电与生物天然气之间的循环共生关系。智能LED植物工厂里,运用LED灯无土栽培蔬菜,颠覆了传统的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

  绿色农业离不开技术支撑,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的杰出贡献,离不开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辛勤奉献。他们之中有培育大豆新品种的农业专家王连铮,力克麦疸病的陈万权,也有数十年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员王贵满、李春生,还有女牛倌李容、新农民石嫣等,他们更多的是农交会辉煌之下的幕后英雄。

  陕西省蒲城兴文麦草工艺社贺兴文的展位前常常挤满了拍照的人,一幅幅精心装裱在相框里的麦秆画都是他的作品。有图文并茂的《陕西八怪》,有立体浮雕《四美挂屏》,也有色彩变幻多样的花卉。将麦秆染色后压平作画,这位农民艺术家用两只手实现了“点草成金”,也让农业向绿有了更多载体。

  成就展示农业更强

  农交会实现现场贸易额226.58亿元,现场零售额6.79亿元,网上销售额14.59亿元,火热的交易形势恰恰产生自我国农村活力迸发的广袤田野。农产品粮食连年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砥砺奋进·成就辉煌”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展将这些辉煌时刻一一书写出来。

  农业成就展区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宣传农业农村发展经验,探寻农业农村发展路径,推广农业农村发展典型,描绘农业农村发展愿景,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等多个方面系统诠释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就。

  “最近几年变化真的很大,这里讲述的很多东西我都很熟悉。”来北京出差的姜西成对成就展感触颇深,他的老家临沂莒南县涝坡镇柿树园村近年在新政策带动下也已蜕变成一座美丽乡村。“国家给予了很多补贴政策和建设项目,沼气天然气、道路硬化、粪便收集这些我们村里都有,而且派下来的第一书记给家乡带来了以前没有的投资和发展项目,过去种粮种菜,现在种植葡萄、柿树等经济作物的越来越多。”

  事实上,为顺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在成就展示中本届农交会还与产业扶贫、农村金融、“三区一园”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设置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扶贫、农民合作社等专业化展区。扶贫展区以“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以农业部产业扶贫示范点、定点扶贫地区、环京津贫困地区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等为重点,展示产业扶贫工作成果。

  湖南湘西永顺县农业局宋红菊在这次农交会中收获满满,她说:“农业部每年都派干部到我们这里扶贫,帮助我们以发展农业产业的方式脱贫。农交会的扶贫展展出了我们湘西产业扶贫的工作成果,提高了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我们感觉扶贫工作更有底气了。”

  农业成就源自农业战线上每一分力量的积蓄,全面展示是一种认可,研讨提炼则是一种沉淀。由农业部各单位牵头承办的主题论坛在农交会期间陆续召开,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品牌论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介与交流论坛、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高峰论坛、农民合作社发展论坛等18场论坛主题鲜明,嘉宾发言精彩纷呈。农交会已经不仅仅是农产品交易盛会,也是集智、合力、共赢的交流盛会。

  唱响农业品牌故事,记录农业发展当下,展现农业农村美好愿景。农交会改革创新、凸显专业,与农业发展一路同行,见证梦想与辉煌。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