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贵州省毕节市印发了《毕节市关于创新乡村管理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在落实乡镇人、财、物、事管理权力,构建科学合理责权关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方面着力,以整合资源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为抓手,确保了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大部门”制改革已在全市103个乡镇(街道)铺开,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资源整合、管理规范、干部培养、效率提高、方便群众的目标,破解了乡村管理体制改革难题,激发了基层发展新动能。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各办(中心)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平均节约0.9个工作日。
资源统筹
变“分散”为“整合”
毕节市在保持原有人员编制数不变的前提下,将工作任务和职责相近的站、办、所整合为“三办三中心”,即将原党政办、人大办、团委、妇联、工会、统计、武装、组织、党建、远教整合为党政综合办公室;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国土所、村镇建设规划、环保、司法所整合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将经济发展办、财政分局整合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将农业服务中心、林业、水利移民、畜牧兽医站整合为农业服务中心;将社会事务办、人社中心、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残联、合医办整合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将计生办、计生协会、卫生院、计生站整合为卫生和计生服务中心。各办(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并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得“大部门”制改革组织构架更为简明、机构设置更为合理、运行管理更加有序、符号特征更加明显,有力整合了资源,实现了机构“健康瘦身”。
集中办公
变“白眼”为“笑脸”
在规范管理程序上,各办、中心主任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各办、中心按照定人、定岗、定责要求,采取挂牌上岗制,做到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工作流程、人员岗位上墙,使得责、权更加明晰,形成了由“乡镇党委、政府-乡镇分管副职-三办三中心主任-具体责任人”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以“三办三中心”为单位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办事窗口,按照“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要求,采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模式和“驻村干部服务到家门” “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延伸服务到基层” “村干部赶集日集中服务大厅办公”的工作服务机制,解决了“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使群众进了一家门,办妥千家事,节约群众办事成本,方便了办事群众,架起了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岗多责
变“专家”为“杂家”
为进一步加强服务群众的体系建设,理清管理、服务思路,找到服务群众“节点”,各乡镇在全面梳理“三办三中心”工作职能的基础之上,通过整合和授权,将乡镇所具有审批权以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如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劳动就业、规划建设、农经农技、林业水利、合作医疗、文化教育、综治信访等项目进入便民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问责制度,明确服务职责、服务内容、程序、时限和违约责任,强化干部责任,改进干部作风,促进服务群众管理制度化。 “三办三中心”实行岗位“AB”轮换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一人多能、一岗多责”,除精通本职工作外,还要熟悉精通1~2项相关相近业务,在其他干部缺岗时,能够及时补岗、顶岗,让干部得到多岗位的培养和历练,以更高的效率服务群众,切实让群众满意。
队伍建设
变“不行”为“能行”
“三办三中心”组建后,很多干部对B岗业务,经常会出现本领恐慌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试点乡镇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展干部队伍素质培训,做到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围绕“学”字做文章,结合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全面加强对乡镇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及“AB”岗管理,结合“三办三中心”人力资源的充分整合、统筹,强化学习指导,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AB”岗学习培训,开展干部职工A岗带B岗,B岗促A岗的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加强干部职工间的交流与“磨合”,并将学习(活动)效果纳入目标考核,将“考绩”与“评德”有机结合,做到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对工作优秀个人优先提拔使用,有效激发干部奋发向上、竞相争先的干事激情,实现变“不行”为“能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