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紧扣脱贫攻坚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在“引”字上做文章,在“育”字上铆足劲,在“用”字上下功夫,在“留”字上求突破,实现人才工作理念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从“追求数量”到“数质并重”、从“传统守旧”到“开放合作”,有效破解人才引进难、培育难、作用发挥难和留住难“四大难题”,构建聚才引智推进脱贫攻坚的新格局。
刚柔并举“引”,破人才紧缺之难
苍溪县雍河乡80后青年杨敏回乡后,发展林下种植天麻500亩,天麻繁殖基地20亩,药百合300亩,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零投入发展产业,辐射周边种植户10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助推实现15户贫困户脱贫。杨敏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到老的时候,邻居们还记得自己为家乡出过力,就心满意足了!”
为引进城市规划、农村金融、现代农业等紧缺专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苍溪县与清华、北大等30所高校签订合作项目181项,特聘专家和技术顾问56人,建立16个科研实习基地。邀请省级部门和重点高校在该县重点岗位挂职干部达41人,北大农学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带来创业团队,助推罗汉果产业发展。苍溪县先后到北京、重庆、成都等地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引进规划、工程、工业、旅游医疗紧缺专业硕博研究生153人。实施“归巢创业1313”行动,吸引苍溪籍在外优秀人才5000多人返乡创业。
苍溪在扶贫工作上,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人才精准扶贫新路径,开对“药方子”,让人才拔掉“穷根子”。
精耕细作“育”,解本领恐慌之难
身着红军衣,戴着红军帽,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从红军渡出发,实地缅怀当年红四方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才走了十多公里路,就累得不行了,走的都没得当年红军长征的百分之一,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们的艰难困苦。”苍溪县经信局干部刁兴建满头大汗地说道。
今年来,该县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只要是对培养创新人才有利的,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尝试,勇于突破。苍溪县实施红色文化“补钙”工程,依托红军渡党性教育学院,组织5200余名各类干部人才,到红军渡、黄猫垭等党性教育基地,以穿红军衣、走红军路、讲红军故事等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定力。实施“顶岗跟班提升”行动,遴选491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选派137名干部到省市部门和发达地区上挂锻炼或跟班学习,选派163名能力强、作风好、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实施“借脑提能强质”计划,充分借智借力,组织在苍溪县挂职干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每周举办一期“梨乡干部大讲堂”;精选30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参加在苍溪举办的全省精准脱贫示范培训班、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培训班,促进了干部人才的思想革命、作风革命、能力革命。
聚焦发展“用”,解红利释放之难
“组织让我到这么重要的岗位工作,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让我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发挥所长,我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苍溪县交通局规划干部张鸿迪郑重地说道。2017年3月,苍溪县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提拔5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副科级领导,在适合的岗位发挥他们的才能。
近年来,该县着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树立“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的战略思维,新建一批院士(专家)、技能大师、名师名医工作站(室)等平台,充分发挥各平台作用,培养了一批本地人才。开展“万名人才进千村帮万户”活动,大力选派教育、卫生、农业等专业人才到脱贫攻坚一线常态开展医教帮扶、科技指导等工作;公开比选、调配优秀人才担任乡镇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164名年轻干部因脱贫攻坚实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围绕特色农业及新型工业,大规模组织科技人才走向产业前线,推进科技成果在基层转化,使人才开发与产业升级相融互促。去年8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5分多钟播报该县科技人才推动猕猴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采取“挂职专家教授+本地专业人才+龙头企业家”的模式,建立多个“项目工作研讨组”,为项目投资建言献策。每月集中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项目专题协调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返乡创业项目签约推进会,全程服务项目建设。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用好人才,就要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更好地发挥他们专业特长,助力苍溪的经济发展。”苍溪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机制“留”,解服务管理之难
“我在县扶贫移民局工作,爱人也到农商行上班了,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我和爱人在苍溪也有了一个家!”引进人才马鸣开心地说道。马鸣爱人原本在北川县信用联社上班,夫妻二人一直分居两地,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苦恼。苍溪县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协商解决,将马鸣的爱人调到苍溪县农商行上班。
长期以来,人才流失的“马太效应”一直是制约人才工作的瓶颈。苍溪县立足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对人才进行全方面保障,建立三大机制,突出“感情留人”。创新联谊沟通机制。整合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资源,成立苍溪县人才之家,打造“人才沙龙”“人才驿站”,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及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同时,建立苍溪籍在外优秀人才库,印制联系通讯录,春节前给他们寄慰问信。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1300万元用于人才综合开发,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助和岗位津贴;强化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每年组织一次“人才关爱”健康体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考核,将综合目标考核中人才工作权重提高到3%以上,纳入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
(四川省苍溪县委组织部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