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国际合作 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支撑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陈瑞剑 姜晔 字号:【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的总纲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同列为国家三大战略。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新时期,开展农业合作仍然是沿线国家的共同强烈诉求,是建设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本文从“一带一路”的内涵理解入手,分析农业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梳理“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合作的成效与问题,提出深化农业合作夯实“一带一路”建设基础支撑的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逻辑与认识误区

  “一带一路”建设:以区域一体化促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商品、资本、人员、金融以及其他服务的全球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生产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资金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推动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处于脆弱的恢复过程,多边贸易组织倡导的国际贸易秩序建设难以顺利推进,全球性国际机制越来越难满足各国需要,规模较小、成员较少的区域合作战略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发挥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和国际合作新架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既符合中国走出去的需要,也是让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

  常见的认识误区:局部论、工具论与单边主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社会各界纷纷做出积极响应,相关观点、文章、著作应接不暇。笔者通过赴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调研,以及参加各类研讨会了解到,对“一带一路”建设理解仍然参差不齐,常见的认识误区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局部论,即“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一带一路”区域做好国际合作工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出台专项资金,扶持更多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走出去。二是工具论,把“一带一路”变成一种文字工具,所有涉及国际合作的工作都挂名“一带一路”,而内容跟“一带一路”建设几乎没有关联。三是单边主义思维,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仅是“外交辞令”。

  内涵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有其既定逻辑,与传统国际合作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为核心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合作重点,打造“一带一路”区域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为先导,推动设施联通,以投资建设产业园区为主体,逐步拓宽形成经济走廊,促进资金融通,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促进人员、资本、要素、产品跨境流动,推动贸易畅通,协调各国发展计划和政策,政策沟通形成真正的跨境经济走廊,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促进三个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因此,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内涵,应转变思维、打破部门意识,思考角度从农业国际合作看“一带一路”区域,转向从“一带一路”战略看产业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和优势外交资源,对解决“一带一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深入融合、打造紧密型多边利益共同体,发挥着利益互惠、民心互通的独特作用。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共建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推动全球农业发展格局演变的重要构成。农业是各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世界农业发展在资源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整合中正在形成新的格局。“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深度融合、全面参与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形成国际农业合作新格局、全球粮农治理新秩序。

  促进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发展的基础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基本属于农业国家,对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愿望强烈,农业合作不仅是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合作国领导人的票仓工程和老百姓的民生、民心工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有利于沿线各国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农业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农业资源高效配置、农业市场深度融合,发挥好农业产业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作用,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推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形成多领域互补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发展。

  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关键领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应运而生,成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强力引擎。农业是国际交往的重点和热点领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我国重要的外交资源。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准定位,推动务实合作,将农业合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实现我国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对外开放的新抓手和发力点,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关键作用。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农业发展面临“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等新常态问题,亟需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有利于突破国内“天花板”和“地板”约束,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为国内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赢得更多空间和时间,实现产业素质、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优化和提高。

  当前“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合作的成效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业对外累计投资总额129.7亿美元,在境外投资共设立764家农业企业,遍及全球六大洲(除南极洲外)95个国家(地区) 。2012年至2015年的4年间,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年均增长51.7%,远高于同期我国整体对外投资年增长率(27%)。

  合作现状。“一带一路”区域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潜力大、基础好,沿线的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中东欧、非洲等区域,多年来一直是我对外农业合作的重点区域。大部分国家对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愿望强烈,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展需求迫切。我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签署了双边农业合作协议,并在二十国集团(G20)、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东盟与中日韩(“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阿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澜湄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下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特点突出,成效显著。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行业齐头并进;合作链条不断延伸,逐步向产、销、储、运等全产业链发展;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形成以国有农垦、种子、渔业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逐步跟进的局面;投资模式不断多样,从合作开发资源逐渐向资本合作经营转变,合作层次不断升级。相关省份充分利用沿线国家资源和市场,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开展了多领域种养殖、加工等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带”区域,新疆、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区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合作,与中亚国家开展粮食、畜牧、棉花等开发合作;黑龙江、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大豆、蔬菜等种植合作。在“一路”区域,广东、四川、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积极发展热带农业合作,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热带水果、木薯、甘蔗、杂交水稻等种植合作。

  存在问题。一是国家间战略沟通有待深化。农业合作的土地、粮食安全等均属敏感领域,从“政策沟通”层面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有待深化,在共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贸易政策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二是政策支持有待完善。政策支持是农业合作从“起步”到“起飞”的重要“推进器”,目前“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实施路线有待进一步明确,缺少统一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在农产品关税配额、双重征税、跨境金融服务、农业涉外保险、仓储物流设施服务等“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三是产业协同有待加强。当前,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的优先重点领域,关键节点和通道建设将对农业项目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农业合作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理念有待提升,应与其他行业对外合作充分结合,一方面为农产品贸易、投资合作降低成本,同时也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重要通道建设。四是涉农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目前农业走出去企业在上游种子农化领域、下游大宗贸易领域都缺少核心竞争力,许多中小企业的农业对外合作技术附加值低,资本运作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弱。同时企业对外合作缺乏联动,存在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现象。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建议

  农业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总体框架入手,立足“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以互联互通缩短距离,用农业合作拉近民心,积极融入各大经济走廊和海上运输大通道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对外农业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建立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交通、能源、金融等其他行业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谋划“一带一路”跨行业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与其他行业的战略协同提供支撑。开展“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研究,集中政策、资金和企业资源,优先布局“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枢纽”“高地”和“主干线”,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构建“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政策沟通平台。加强政策沟通,完善沿线国家间多层次农业政策对话机制,探索建立沿线国家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对话平台,就农业发展战略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农业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