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三变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贵州省农委调研组供稿 字号:【

  塘约村地处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西北部,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不到4万元,青壮年绝大多数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村穷、民贫、地荒”的国家二类贫困村。2014年6月,一场洪涝灾害袭击塘约,农田被淹没,房屋被损坏,农业设施被摧毁,很多农户被这场大水冲得一贫如洗。如何自救、如何发展、如何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美丽家园,成为摆在塘约面前的最大难题。

  如今,塘约村以农村产权确权、赋权、易权为抓手,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的发展思路,探索“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脱贫攻坚蝶变之路,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跨越变迁,堪称“塘约道路”。

  “三权”促“三变”

  2014年到2016年底,塘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由过去的说话无人听的村级组织,到成为带领村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由过去的“分田到了户,不要党支部;有钱又有米,不要村集体”的一盘散沙,到现在群众共谋致富的抱团发展格局。

  穷则思变。在市、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塘约村先后被纳入市农村改革试点村、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村两委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资本,对全村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等“七权”进行登记备案、确权颁证、评估认定。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金土地”合作社,组织全体村民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通过产业和股份把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走“合股联营”、抱团发展的路子,组建种植、运输和建筑等合作社,发展香葱、辣椒、莲藕、食用菌等规模种植。通过“确权、赋权、易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清晰化、集体的资产市场化、分散的农民抱团化,再造双层经营“统”的功能,形成更高层次的统分结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塘约村“三权”促“三变”改革,实现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提升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

  农村资源盘活了。通过开展“三权”促“三变”改革,解决了产权权属不清、面积不准、四至不明、登记不全等问题,赋予了产权主体更多权能,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活化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全村4881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通过村级金融担保基金担保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00万元、“金土地贷”460万元、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质押贷款305万元、小额农贷760万元,让“沉睡资源”变成“鲜活资产”,有效提高了农村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

  农民收入增加了。通过成立金土地农民合作社,引导村民入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专业分工和农民充分就业,拓宽了脱贫增收渠道。村民收入从原来仅获得土地种植收入、务工收入转变到“土地流转收租金、入社参股分红金、基地劳动赚薪金、资源抵押变资金”,“钱袋”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比一天富。2016年,村集体及合作社分红121.47万元,社员分红80.98万元(其中,最高的达8960元,最低的也有1840元),发放社员薪金50余万元。消除贫困人口138户600人,基本实现整村脱贫。

  村庄环境变美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乡村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事变体验,塘约村正在成为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地方。如今的塘约村群山环绕、阡陌纵横,村文化广场、林荫小道、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折射出一片生机盎然、其乐融融的景象。

  村风民俗变好了。通过推行村规民约“红九条”,在规范村民行为举止、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滥办酒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酒席总量减少了70%,村民办酒成本降低了70%,从原来的每桌350元左右降低到现在的100元左右。道德讲堂宣讲、积德榜建设和“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的开展,净化了村风民俗,破除了陈规陋习,优化了社会秩序,广大农民的心情舒畅了,精神面貌提升了,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塘约村短短几年时间焕然一新的根本变化,关键在于抓住了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根本在于有一个好的基层组织,核心在于有一个带动发展的合作社,基础在于构建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党建引领,“软组织”变成“硬堡垒”。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推行“支部管理全村、村民监督党员”,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管好党员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塘约村将村党总支划分为3个网格党支部和1个合作社党支部,11个党小组建立在11个村民组,对村级干部实行“驾照式”管理,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议事会实行“三级”考评,形成了村委会自身监督、监督委员会专门监督和村民小组民主监督的“三方”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点燃了村干部和村民干事创业致富的热情。村支两委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组织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生产,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群众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依靠,村级组织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各项工作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改革推动,“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村支两委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抓好农村各类资源“确权、赋权、易权”的“三权”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有力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全省率先对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等“七权”进行精准确权。全村耕地确权面积4881.21亩,林地2616.8亩,房屋957宗,集体所有水利工程19宗;颁发林权证60本,水权证32本。建立健全土地储备、产权评估、利益共享风险保障、金融支撑等配套措施,引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村开展业务,每年从村集体的分红中抽取20%作为村级金融担保基金,探索“3+X”(“3”即金融机构、村委会、合作社,“X”即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等利益联结方)信贷模式,赋予了“七权”流转、抵押、担保、入股等多种权能,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公司、专业大户、农户等产权主体通过各类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破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合股联营,“弱农民”变成“强股东”。按照“合股联营”的思路,成立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村民用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合股联营、合作生产。经营所得收益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模式进行分成,农户务工所得收入确保每月不低于2400元,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强弱联合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目前,依托“金土地”合作社,共募集股东921户,股权总数5230股,实现全体村民股东化。合作社建立起精品水果、蔬菜、绿化苗木等基地3800余亩,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走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子。同时,合作社在其内部组建妇女创业联合会、红白理事会,设立劳务输出公司、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有效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问题,外出务工人员从860人减少到50余人。

  民主自治,“小村规”变成“大章程”。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利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陈规陋习,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颁布了“红九条”,规定“凡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乱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房屋乱建不按规划者、配合组委会工作不积极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奉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一律列入“黑名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间内,不办理任何相关手续,不落实国家任何优惠政策,待考察合格后,方可恢复其权益。“红九条”村规,涵盖了公义、诚信、守法、忠孝等内容,让村民在自身认可的规范中共建村庄。为确保村规落到实处,成立了由乡贤寨老、村干部、村民代表等为主体的老年协会,公平公正公开予以执行,树立了村规的权威性。

  塘约村的改革发展,还需从政策指导、规划引领、产业布局、项目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打造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示范样板。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