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伦大豆的种植面积将达到250万亩,与2015年相比增加近80万亩,老化的传统品种逐渐被高蛋白的芽菜豆、豆浆豆等所取代,大豆这下真正成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豆子’。”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局局长姚宏伟告诉记者。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黑土地带,属第三、四积温带,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使海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塞北粮仓”。1958年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国务院奖状,1995年粮食产量在全国列第13位,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高油大豆基地建设示范县、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但从2005年之后,国产大豆价格被进口大豆牵着鼻子走,海伦大豆的种植效益逐年递减,很多农民和合作社为避免亏损将原本“大豆-玉米”轮作的土地变成了长年连作种植玉米,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原生矿物质元素逐年匮乏,作物的抗病、抗虫、抗逆性能衰退,病虫害发生加重。豆农弃种、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也让当地大豆加工业备受冲击,一些大豆加工厂陆续停产、停工,整个产业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海伦市“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也迟迟难以摘掉。
去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玉米价格理性回归,加之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理顺了购销机制,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差价逐步缩小,海伦大豆迎来了难得的复兴机遇。
从“特”入手,在大豆品种上破题
“今年录兴村有492户农民与龙海食品有限公司签了合同,种植5844亩的高蛋白豆浆豆,其中有184户是贫困户,预计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海伦市扎音河乡副乡长张海军告诉记者。2012年成立的龙海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从事豆粉、豆奶粉、豆浆粉加工的龙头企业,拥有年产1万吨绿色速溶豆粉和速溶豆奶粉的生产线两条。龙海公司总经理段庆铎告诉记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非转基因大豆十分青睐,海伦产的优质豆浆豆蛋白质含量为39%,脂肪为18%,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锌、硒、磷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色泽光亮、粒大饱满,其内在、外在品质均优于其他大豆,是制作豆浆粉的首选品种。近年来,公司与永和豆浆的合作不断加深,年承接豆浆粉加工订单高达6000万元,同时还培育了自有的‘龙禹’豆浆粉品牌,不愁销路。”
今年64岁的于洁是录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确诊为喉癌后因病致贫,老伴69岁,两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新农合大病入院报销了2万元,但还有6000多元手术费、护工费无法报销,每年4500元的土地流转费和1250元的低保很难让我们维持生活。”于洁告诉记者,与以往将土地流转给玉米种植大户相比,同龙海公司大豆基地签约后,种植9亩豆浆豆的收益可以翻一倍,相关的补贴仍旧由贫困户享受,确实能给家里带来很大帮助。
产业扶贫要保证实效就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年来,海伦市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繁育基地2万亩,从源头上树立起优势。针对当地大豆种植品种老化、病虫害抗性差、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等问题,引进高产、优质、抗病大豆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品种筛选,确定了海伦市大豆主推品种目录。目前主推优良品种有东升2号、东升7号、北豆10、北豆40、丰收25、丰收26、黑河27、黑河52等,使当地大豆品种实现了良种化。
以“质”为先,让豆农获得高收益
“在贫困村建立大豆生产基地,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户春季没钱投入、秋季卖粮难卖价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加工规模提供质量稳定的原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段庆铎总经理介绍说,龙海公司参与扶贫采用的是“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的发展模式。春季,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秋季再回收大豆进行深加工。集中连片种植既能保证种植品质、产量,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与录兴村结对帮扶中,龙海公司给予了贫困户更大的优惠:产前提供每垧地将近2000元的生产资料,大豆回收每斤高出市场价格4分钱。“我们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垫资,解决他们资金困难的问题,再通过高价回收将加工环节的利润返还给贫困户。”段庆铎介绍,不仅如此,目前已经有30多个贫困群众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中,按每月平均工资3000元计,一年工资性收入增加3万余元。
“今年龙海公司的10万元种子款已经到位,平均每垧地255元,其他的款项也会陆续到位。”张海军副乡长告诉记者,录兴村之所以没选择收效更快的茶叶、果蔬等作物,也是充分考虑了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村里老人留守现象严重,黑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大户拥有大型农机,因此不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标准化种植绿色、有机、特色大豆,销售渠道更有保障,贫困户还能参与到加工环节,实现务工脱贫。
以“产”为基,增强持续造血能力
现代大豆产业竞争不是单一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生产、加工、存储、物流、销售环节缺一不可,依靠大豆产业脱贫,需要创新科学技术、国家政策支持、丰富金融产品等多方面支持合作。“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的一时温饱,还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落后困境,抓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能力。”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说。
“今年我们计划打造绿色、有机、富硒大豆核心区100万亩,遴选18个乡镇建设28处园区,建设万亩大豆示范基地8处。”海伦市农业局局长姚宏伟告诉记者,海伦未来将着力引进名优企业、扶持当地企业,形成大豆的产业集群,建设生产示范基地,打造海伦大豆品牌,不断提高大豆的就地深加工比重。
在基地建设上,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融资1900万元的服务,解决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及生产资料购入等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按照食用、专用、特用发展方向,改良品种;按高蛋白、有机、低铅等指标,规模化细分种植,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中国优质大豆之乡”“海伦大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打造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加工上,积极支持冬雪油脂、龙海食品等本土企业改造升级。在贸易上,整合当地大豆收储企业,细化大豆分品种收购标准,创新商业模式,建设非转基因大豆交易市场,重塑海伦东北大豆贸易集散地地位。
“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为海伦大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大豆对海伦来说是希望所在,是信心所在,要进行资源整合,进行系列开发,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潜在价值和附加值,让海伦大豆走向高端市场,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分享更多收益。”王学斌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