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此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帷幕。从最初试点探索,到示范引领带动、推进制度建设,再到分层分类培育、提升质量效果,经过5年持续努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显著,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正呈现出可喜变化。
5年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体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哪些亮点,未来又走向何方?为了深入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分析研究新形势新要求,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6月6日-7日,农业部在山西太原召开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
1400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具规模
“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措施愈加坚实,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连续6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特别是这两年都是专门作为一条来写的。近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及《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等文件,都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农民职业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经过几年试点探索推进,实行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环节,坚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养,实施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目前70%以上的示范县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培育制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也更加健全。”
据了解,2012年以来,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国共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400多万人,大多成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据统计,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超过1400万人。
去年是“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键之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各项事业均取得突出成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向朝阳说:“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数众多、培养手段多样高效、教学资源丰富三个方面。”
据介绍,仅2016年全国各级农广校承担了57.32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共认定职业农民16.6万人;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11万人次,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6.26万人,毕业7.17万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头人等各类特色培训,仅中央农广校对口的14省(区、市)18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就承办81期培训班,开展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农科讲堂”直播培训人数近40万人次;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培训1000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达数百万人。
全国各级农广校为了切实提高培育效果,探索完善培养路径,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和“互动式、参与式、重实训”的培养方式;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按照工种或岗位要求采取“理论讲解+岗位实训”的培养方式,强化面对面、手把手培养,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走进产业、融入产业,在立足产业发展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进一步满足农民教育培训需要需求,各级农广校开发建设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据统计,2016年各级农广校开发了一大批文字教材,共制作广播教学节目8431集,203619分钟;制作电视教学节目10071集,134786分钟;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22876个。其中,中央农广校出版新教材10种,制作广播节目1166集34980分钟、电视节目442集13260分钟、多媒体课件1776个。教学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5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对青年农场主的培养力度,目前每年培养超过1万人,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已经成为吸引广大青年务农创业的品牌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新农人规模超过200万人,成为一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一批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新农人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正在成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浙江省实施“农创客”计划,累计支持20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女海归”刘佳痴迷上葡萄,牙医张乐转行种植台湾水果,大学生朱峰峰打造网上商城,把新鲜蔬菜送上了G20。安徽省南陵县“80后”职业农民谷浩,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承包养殖水面300亩,成为旧鱼塘里的新渔民,创新四大家鱼混养模式,实现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和效益翻番,辐射带动周边100多个养殖户亩均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江西省由经过培育的青年农场主发起,成立家庭农场联合会,打造品牌农业、精英农人,首批入盟的青年农场主就达到400余人,进而推动了江西绿色农业发展。
一批扎根农村、经验丰富的老农人转观念长技能,领办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稳粮增收的基础力量。随着各地培育工作深入推进,一大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农民找到发展方向,实现华丽转身。吉林省农安县种田能手武向全,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转变观念,创办天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用农家肥和黑沙土改造盐碱地,自己成为科技达人,带动周边400多农户流转、托管土地7600多亩。
一批高素质有学历的知识青年加速成长,即将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深化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储备培养了一批高学历的未来农民,农业后继有人值得期待。福建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计划,支持1.2万名农民到省内涉农院校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北京市依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选拔一批农民以半读半农、农学交替的形式,开展为期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江苏省每年面向全省高等院校所有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班,开展为期三天的系统培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激发投身农业的热情。
5年的持续着力,让新型职业农民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有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也从破题立论、站位扛旗、试点示范的爬坡阶段,转入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的发展阶段。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
投入15亿元培育100万人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关于新型职业农民,这几年中央多次做出重要部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杭大鹏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党组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农业部在今年年初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十三五”期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把它置于这样的大逻辑、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能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据廖西元介绍,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在四方面着力:一是适应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的主力军。二是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三是适应农业生产生态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四是适应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力军。
据悉,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完善制度、提升质量、强化效果”的总体思路,选准对象、分类施策,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性;规范认定、科学管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范性;跟踪服务、定向扶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巩固基础、改善条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能力。
2017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5亿元,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计划全年培育100万人以上;同时上线运行全国农业科技云平台,以实现在线学习、农技咨询、考核管理、跟踪服务等功能,推进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