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组被称为“最美农村回迁房”的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这个村子就是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的东梓关村,是杭州地区首个“新杭派民居”示范项目。作为“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工程的一部分,自2014年起,当地政府开始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以政府代建的形式,对涉及老房回购、拆迁的村民进行回迁安置。网红农居房就是在2016年8月完工的一期工程。
古老的东梓关村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精英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潮,怎样留住这些日渐消失的村庄,怎样为那些有关自然、传统和文化的记忆找到通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各方正在共同探索的课题。东梓关村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对数十户村民进行回迁安置成了最现实的需求。于是政府与绿城建筑设计院合作,招标设计,统一规划,控制造价,力图使项目具备可推广性。
结果,设计创意遭遇两大困难。首先,低造价(1500元每平方米)让设计团队非常痛苦。因为他们来自城里,平时设计的都是高端物业,1500元每平方米还不够他们的设计费。其次,理念有差异。现在网上点赞的都是城里的“小资”。设计团队也一样。城里人喜欢白墙灰瓦,是因为他们看惯了高楼大厦。但是村里人向往的却是城里的房子。所以,设计团队没有遭遇政府方面的任何干预,但到了村里,村民们一度对“新杭派民居”的概念并不买账,他们一致希望新房能建成欧式风格的别墅。为了达成共识,村里前前后后开了20多次业主大会。也许东梓关村可以因为这样的设计吸引来一定的游客。但是如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旅游,这样的项目没有可复制性,因为不可能未来所有的农居都成为景点。这样的案例一多,就没有了景点的稀缺性。而低成本可能带来品质的下降,1500元每平方米的建筑物能不能矗立百年,尚可存疑。更加重要的是,内心对欧式别墅的向往,是不是一定就不应该得到满足?是不是村里人必须要符合城里人的审美想象?惊叹赞美的小资人群住在城里,临时来点一点赞转身离开了。未来的村里人会不会改建、破坏目前的建筑?所以,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了人为割裂市场资源配置的后果。
眼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我们固然需要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保留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是也应该看到,如何保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市场化手段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规范的野蛮市场和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行政手段。收藏家都知道,只有把宝贝交到最喜欢的人手里才能得到最好的呵护,那么市场无非是用出价最高来衡量和评判谁是“最喜欢”这样东西的人。如果你觉得不放心,还可以在价格之外再增加几个考核变量,比如“建筑寿命时间最长”或者“建筑外立面变化最少”等等。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系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