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农业生产托管大有空间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冀名峰 赵岩 刘月姣 字号:【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快,不少农民都进城务工,甚至在城市定居,农村能种地、会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村里的土地怎么办?地里的农活谁来干?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的玉荣增村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村里办起托管合作社

  位于雅江沿岸的玉荣增村是一个典型的藏区村落,全村共42户农牧民。“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去内地打工求学了,留在村里的农牧民年龄偏大,种地成了大问题。”玉荣增村第一书记拉巴才登说。对此,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2年,村委会主任边巴拉姆与村领导班子其他干部进行协商,在征得村民同意后,由村集体领办成立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替村里的农牧民种田。

  在玉荣增村,合作社主要围绕小麦、青稞、玉米、土豆等作物进行托管,为农牧民开展耕、种、收等作业服务。有些农牧民在市区或外地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提供全程托管,从耕种到收获负责到底,利用合作社的农机提供全方位服务;有些农牧民年老体弱,只能干一些简单农活,合作社便提供半托管服务,替农牧民进行机耕、机收等服务,其他简单的环节则由农民自己完成。是否托管、哪些环节托管,全由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和农民自己耕种相比,这种托管模式既通过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通过集中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农民节省了不少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几年发展,不仅玉荣增村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乡里其他村子的地不少也都被合作社托管了,小麦、玉米、青稞等粮食作物的耕种收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目前,合作社拥有大型收割机5台、大型拖拉机4台,能够为周边几个村子进行托管服务。“全乡现在共11万亩耕地,据我们了解,托管的需求很旺,我相信,托管的前景会很好。过去,考虑流转土地比较多,但是流转后,农牧民要想从事农业生产,地就不容易拿回来了,因为有合同约束。相比较,托管就灵活多了。”拉巴才登书记如是介绍。

  村党支部发挥带头作用

  玉荣增村托管合作社能够良好运转,与村“两委”尤其是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分不开。在成立初期,缺乏资金严重制约合作社生存发展。村“两委”为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不少办法,多方进行筹措。除利用各级补贴政策外,驻村工作队还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出资,加上村里自筹的资金,顺利解决了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在托管合作社发展的几年间,村党支部多次向村民宣传政策,解释开展托管的优势,同时进行农机作业现场演示。充分发挥村里5个党小组的作用,安排党员为农牧民详细讲解托管的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收费标准等,迅速普及了相关知识,村里的农牧民一下子就了解了托管的好处。同时,村支部和村委会还多次到市里和其他乡镇学习取经,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村“两委”领办托管合作社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造福村民。因此在收费方面,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下调服务价格。目前,托管的服务费按袋收取,即收获的粮食每装一袋(每袋100斤)收取4元的托管服务费,粮食收获越多,交的托管费用越高。按一亩地每季500~800斤的产出算,服务费用基本在二三十元,略高于农机作业和人力成本,让农牧民充分享受托管带来的收益,尽可能少花钱。

  村党支部的一系列工作,为玉荣增村的农牧民带来了实惠,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党在玉荣增村的群众基础。目前全村党员23人,预备党员5人,党的威信在农牧民心中颇高。

  农业生产托管促进脱贫增收

  村里的桑登次仁一家以前种植青稞,由于没有农机,基本都是传统的手工劳动,农忙时节全家都忙于农事,辛苦不说,青稞产量也不高,收获的青稞品质较差,家庭收入很低。自从他把土地全部托管给村里的合作社后,机械化作业取代了手工劳动,不仅青稞的产量上来了,而且品质也提高了一大截,这为桑登次仁一家增加了不少收入。

  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解脱出来后,桑登次仁利用空闲时间在市区办起了糌粑加工厂,把收获的青稞加工成糌粑,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桑登次仁说,他的糌粑加工厂一年能获利约15万元。据了解,除了进城打工、做生意以外,村里不少腾出手脚的农牧民还在周边的山上采摘松茸等林下资源,也挣了不少钱,进一步充实了农牧民的钱袋子。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玉荣增村的农牧民以多种方式增加了收入,在去年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朝着小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玉荣增村发展托管的例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一是通过托管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灵活,根据农民的需要提供全托管、部分托管或单环节托管的服务,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二是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这样农民才会有“主心骨”。三是农业生产托管有力促进了脱贫增收,既通过节本增效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又节省了时间,为农民增加非农收入创造了条件。在贫困地区,按照农民意愿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预见,不仅是西藏林芝,农业生产托管在中国广大农村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农业部经管司、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