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是全局主动的一子定盘棋。过去五年,从追产量到求优质,从生产导向到需求导向,从高产创建到绿色增产,农业部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粮食产能不断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获得了连年丰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改革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农业部门不懈奋斗的方向。
粮食生产是全局主动的一子定盘棋。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事关国家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方针,鲜明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各地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追产量到求优质,从生产导向到需求导向,从高产创建到绿色增产,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战略底线,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立足产能,调优结构,粮食获得了连年丰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改革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2014年至2016年粮食产量均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已稳步跨上12000亿斤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325亿斤,比2012年增加533亿斤,增长4.5%,年均增长1.1%。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比2012年提高11公斤。
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均超过了98%,依靠国内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沉甸甸的粮食,凝结的不仅仅是阳光、雨露和土壤的精华,也凝聚着政策福利的甘霖和亿万农民的汗水。有力的举措、不易的成绩,绝不仅仅体现在几组数据上。
调结构
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
2016年初,党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围绕这个主要方向,农业开启了转型升级新模式,农业结构调整这盘大棋,布阵已成。
农业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聚焦调整优化玉米结构,大力提升优势区产能、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更多是着眼农业内部,本轮焦点在“玉米”。
去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种植大户丁桂琴靠着一招“粮改饲”,多收入了20万元。“现在国家讲‘调结构’,我往年种的2000亩玉米地,去年拿出一半种了青贮玉米。”丁桂琴说,1000多亩地的青贮玉米,亩均产量达5.5吨,每吨能卖到380元。
同样是种玉米,从籽粒玉米到青贮玉米,丁桂琴的“一小步”,是农业调结构的一大步。过去五年来,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持续调优、调特。
早在2015年底,农业部首次提出了“镰刀弯”的概念,将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在地形版图中呈镰刀弯状分布的区域,形象称为“镰刀弯”地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成为此轮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而丁桂琴的2000亩土地正是搭上了结构调整的大车。
在2015年11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
“镰刀弯”地区的几个重点省份行动迅速,成效显著。
作为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最高突破1.1亿亩。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指导服务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黑龙江不仅“镰刀弯”地区籽粒玉米面积减少1900多万亩,而且还有1000万亩玉米品种退回一个积温带,保证了提质降水、安全成熟。在辽宁省彰武县前福兴地镇徐家村,农民赵贵提前做好了调减准备,家里近20公顷大田以前种的都是玉米,他响应号召,分别改种了高粱和小米,收益是玉米的一倍多。
转方式、调结构,短短两年时间,山西朔州推进“粮改饲”面积66.2万亩,增长3倍,占到全市耕地的13%。草牧业快速发展,让牛羊吃上新鲜“草罐头”,让农民有了增收新钱袋。
结构调整不是一味做“减法”,而是宜减则减,宜加则加。“总体判断是,小麦、稻谷口粮品种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的供求缺口逐渐扩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此,玉米要减下来,大豆却要增上去。2016年4月5日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
农民愿意种什么主要看效益,要引导农民主动自愿地调结构,就要加大投入,让农民有账算。为此,农业部会同财政部通过新增、整合等多种途径,安排32.5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其中规模种植大户玉米结构调整补贴15亿元、粮改饲10亿元、米改豆7.5亿元,落实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390亿元,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2016年4月,农业部制定出台《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从冬到春、从夏到秋,在“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的思路下,结构调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农业发展阶段性阵痛正渐渐化解,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精彩开局。
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面积比上年减少3000万亩,产量减少101.6亿斤,远超年初确定的调减目标。
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品种面积稳定,2016年小麦面积增加67.7万亩、产量减少26.7亿斤,实现当年产需基本平衡;水稻面积减少80万亩、产量减少25.8亿斤,仍然是产需略有盈余的状况,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2016年大豆面积增加1046多万亩、产量增加30多亿斤,杂粮面积增加700多万亩、产量增加40多亿斤,薯类面积增加160多万亩、产量增加10多亿斤。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600多万亩。
强科技
提升粮食保产能的支撑力
“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底线,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五年来,农业系统上下一心,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粮食产能巩固提升,田野里频传捷报,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山西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村民杨喜桃接着从收割机里“吐”出来的玉米,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今年丰收沾了科技的光,明年还要靠科技帮忙。”
杨喜桃是个种粮的“好把式”,光玉米就种了1300亩。他还带领60个农民兄弟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为十里八乡的耕地搞农机播种和收割服务。这一带基本上是旱地,过去种玉米平均亩产只有几百斤。而现在杨喜桃组织大家种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
科技扎下根,黄土变成金。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为粮食连年增产插上了翅膀。2016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363公斤/亩,比2012年增加了10公斤/亩,增长2.8%。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小小一粒种子,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秤砣压千斤”的作用,承载着农业的未来。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地,累死落个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是先进农业技术的集中载体,强大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在耕地总面积难以增加、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粮食增产须主攻单产,进一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
从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2012年、2013年又连续以国办的名义出台了有关种业发展规划和推进种业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5年《种子法》修订,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谋划了种业改革“顶层设计”。
农业部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精心部署,向实处发力。2013年,认定了57个国家级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制种基地,2015年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南繁基地建设规划》,同年通过积极争取设立了国家级“两杂”制种基地大县奖励专项……与此同时,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大种业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成果承接转化能力,构建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已全部实现了更新换代,粮食作物等重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优良品种。
农民选择了优质水稻品种,不仅增产还增收。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李家村村民李仲德今年种植优质水稻新品种,平均每亩能增产100至150公斤,合作社又以高出市场价10%的保护价回收,每亩至少能增收300至400元。
五年来,现代种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一是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15年种子企业数量比2011年减少46%,前50强市场集中度达到35%,提高5个百分点。二是品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出一批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优良品种和适宜机收的新品种。三是种子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育制种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带动制种逐步向优势基地集中。
如果说,一粒小种子能成就一个大产业,那么,一个好工程就能点燃科技兴农的星火。农业部门通过开展高产创建工程,加快技术集成推广,升级绿色增产模式,从单一追求高产到高产与高效相统一、生产与生态相协调,好的农业科技更快落了地见了效。
2013年,在总结前期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花大力气组织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辐射带动更广范围、更大面积均衡增产。
各省成立了由农业部门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领导小组,协调人力、物资、资金,集中整合资源,形成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强大合力。
“去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在全国选择288个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东北、黄淮海选择7个大豆主产县,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创建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典型。”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以高产为目标、以万亩片为单元,一批集成推广先进技术的高产典型在全国遍地开花。
江西省永丰县五团村是当地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一个示范区。今年,全县推广水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达60万亩,其中农药减量控害增产技术使用面积30万亩,预计每亩平均增产粮食20公斤,节省2至3个劳动日,可实现节本增收280多元。甘肃省过去旱地玉米亩产不足500斤,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后,玉米亩产达到1000多斤。2016年,甘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5.9%,产量却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78.2%。
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机械化水平。近年来,农业部门在粮食主产区推广机械深耕整地、秸秆还田等农机农艺结合的新技术,以机艺融合为载体的瓶颈攻关取得新进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超过75%。
五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支撑水平大为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一半以上的农田可实现旱涝保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6%,部分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吃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成为历史。
增效益
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村民张诗员,过去一直种稻子,每亩纯收入才几百元。看到周边村民养虾都赚了钱,前年他也开始了稻虾共作模式,去年20亩田的小龙虾一共卖了10万元,一年顶过去好几年。
张诗员只是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受益的一个典型。农业部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推行稻田综合种养、高效复合种植等模式,示范带动产量提升、效益增加,激发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过去,我国多数麦田里种的是中筋小麦,适合制作蛋糕、面包的弱筋小麦和强筋小麦供不应求,多数企业加工糕点专用粉不得不依靠进口小麦。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这些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今年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这是农业部有关部门给出的最新数据。
品质提升,带来的是效益的增加。以安徽省为例,今年小麦每亩比去年因品质提升增值130元左右,因单产提高增值20元以上,亩均增值150元以上,全省总增收50亿元以上,可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近百元,种植效益比去年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水稻+N”增收、“粮油双增”、“一田多用”增收,多点突破,全面开花。
长江流域水稻主产省推广的稻田养鱼、虾、蟹、鸭等综合种养模式成了当地农民的“香饽饽”,亩效益普遍在1500元以上,比普通稻田高出1倍。
不久前,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梁村街种粮大户徐树国卖了5万多斤玉米给饲料加工厂。“我种了50亩地,玉米花生间作,玉米每亩打了1000多斤。”徐树国说,“过几天再把间作打的2万斤花生卖了,还能有个6万元的毛收入。”同样是种地,徐树国因为采用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模式尝到了甜头,每亩多收入500多元,50亩就是近3万元。
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农旅融合,一田多用,让农民增收渠道更广。四川省三台县建立观赏油菜示范点,举办赏花活动,吸引游客50万人次以上,拉动休闲产业消费5000万元以上。
提质增效,还有其他招数。河南省将绿色高产创建作为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试验点,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与示范县建立订单生产,8个创建县落实优质专用小麦订单面积230万亩,占创建县总面积的1/3左右。安徽省在创建县建立生产基地274.5万亩,参与品牌运营的核心企业47家,打造了543个粮油绿色食品认证品牌,5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重大改革必有重大机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由大变强的一次重大改革机遇。过去五年,我国粮食生产产能不断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提交了一份凝结智慧和汗水的粮食答卷,体现了农业部门始终如一的历史担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