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安全感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冯雅静 字号:【

  “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我死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解脱,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他们 (省)下一笔钱”“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因为不会有什么事会烦你了”。云南镇雄县17岁的留守少年小龙,用喝农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正值青春的生命。

  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小龙因与父亲缺乏长期有效的情感交流,且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关爱,致使性格较为孤僻、脆弱和敏感,不愿意对外界倾诉心中所思。阴郁的心理状态在长期得不到有效发泄的情境下,一时想不开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在四川、河南、山东等农业人口输出大省的调查显示,将近70%的乡村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留守儿童通常沉默寡言,倾向于通过争吵、打架等途径解决问题。由于父母关爱和保护的缺失,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大多不敢与老师、同伴交往,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在与留守儿童的交谈中发现,很多人把父母外出打工辛苦奔波的原因归因于自身,认为父母外出打工都是为了自己,父母的一点消极情绪或批评都会引起他们的无限自责,把自己看作家庭的负担。

  毋庸置疑,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年幼的时候和父母长期分离,致使他们没有能够在生命初期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安全感。调研发现,从小在父母关爱和照顾下长大的孩子在陌生人和同伴面前更多地表现出由内而外的自信,能够积极地表达和展示自己,有着较高的互动欲望,并且能够恰当地回应其他人的关注和交往行为。学校中经常传来“回家我给你告诉我爸爸”的玩笑和“威胁”,这无疑显示出了孩子们对家长那种最天然的依赖。但是,留守儿童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他们身边不但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而且有些比较“懂事”的孩子还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处处胆怯小心,生怕自己的言行不受欢迎,被冷落,但事实上越是小心,越是自卑,就越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享受不到同伴交往的乐趣,久而久之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然,如果家庭教育的缺失能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很好的补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便可能被压制在萌芽状态,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事与愿违,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相应素质水平不高,更缺乏专业的心理老师,很多学科老师只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发展和升学率的提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关心、不敏感,有的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具备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学校并没有给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加剧了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恶化。

  此外,从根源上来讲,我国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异是农村父母涌入城市打工的直接原因。对于家长来说,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是更加理想的选择,但是城市缺乏妥善安置流动儿童的相关政策,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的教育和相关服务质量仍然难以得到保证,所以父母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别人代管,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没有了父母的直接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社会中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和感染,例如攻击性电子游戏、互联网、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等,久而久之产生一定的情绪和个性问题,这些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帮助、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家庭方面,首先,加强农村父母养育和关爱子女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教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以及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和早期家庭教育在儿童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出打工的时间,增加回家探望子女的频率。其次,在外出打工期间,应妥善安置子女,尽量避免隔代教养容易产生的各种问题,转变家中老人的观念,使其意识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基本的温饱和学业知识的学习之外,更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有意识地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和活动中,充分把握每一段与孩子接触和相处的时间,建立畅通的亲子沟通渠道,增加沟通频率,同时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跟踪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进步情况。

  学校方面,首先要转变教育方式,将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温馨、亲密、融洽的学校氛围,尽量弥补留守儿童家庭职能的缺失和空白。其次,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托管制度,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地址、联系电话等,使教师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与儿童的家长取得联系。最后,建立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与留守儿童深入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问题,同时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培养教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努力将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社会方面,首先应当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其生活在充满关爱和包容的环境中,同时大力整顿农村可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场所,例如游戏厅、网吧等,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诱因。其次,社区或村委会应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讲座或培训,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使其真正认识到养育儿童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觉察并应对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农民工待遇以减轻其生活负担,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妥善安置城市流动儿童,最终使农村儿童能够跟随父母一同在城市生活;加大宣传力度和舆论引导,减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留守儿童的专项研究,探索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对社会的认知和生活态度等问题,从而提出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策略。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