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粮食亩产量研究,涉及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的评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史或者农史研究的重点。同时,粮食亩产量的研究又是经济史其他问题研究的基础,比如要研究一个时期的商品经济,就不得不考虑该时期粮食亩产量的问题。
迄今,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就是吴慧先生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该书研究历代粮食亩产,对于提高今后粮食亩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从战国秦汉开始重点突破,对错综复杂的度量衡制、亩制、垦田及口粮数字,进行全面算账、系统分析,由此计算出汉代粮食亩产的平均水平,并考证了历代粮食亩产;最后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生产的恢复和近年来粮食亩产的空前提高。全书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对每人平均用粮数字作了详尽的考证,对千百年来粮食亩产量的变动趋势进行整体性的梳理。为了增加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及科学性,他用最低生产量法、租税计算法、典型资料法、供养人数法四种方法对粮食亩产量进行计算,并相互印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即度量衡亩、人均粮食消费量、战国秦汉粮食亩产试测、汉以后各代亩产概算和今古对比问题。对于历代粮食亩产均按现行度量衡制及亩制折合,可谓一目了然,为研究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可以说,吴慧先生的成果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时过30余年,该书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主要观点仍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难能可贵。近日,中国农业出版社重启“中国农史研究丛书”出版项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作为其中的一种,率先增订再版。该书在第一版原著基础上,将《清代粮食亩产的计量问题》《以屯田资料计算清前期的粮食亩产》《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历史上粮食商品率商品量测估——以宋明清为例》等吴慧先生新的学术成就吸纳进来,并将《区田产量浅议》以及有关度量衡的研究作为附录,披露于全书之尾,以供读者参考。
吴慧,1926年生于江苏吴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平准学刊》、《货殖学刊》前主编。曾主编《中国商业通史》五卷本(400万字),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有《井田制考索》《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桑弘羊研究》《中国古代商业史》《中国商业政策史》《中国盐法史》、《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商业史话》《中国的酒类专家》《中国经济史若干问题的计量研究》《翰苑探史中国经济史论集粹二十五题》等经济史、商业史方面专著20余种,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吴老对推动我国农史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欲分毫末斗精严,目不窥园昼下簾”,吴慧先生治学严谨,虽年逾九旬,仍然密切关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他独特的研究视角、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粮食经济的积极乐观态度必会给后学更多的启发和鞭策。吴老《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增订再版,实为经济史学界和农业历史学界的一大幸事,可谓“大家经典,历久弥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