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生195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60多年人生岁月中,有57年生活工作在农村。对农村基层,他始终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2012年9月,从副处级岗位“退居二线”后,正赶上江苏省泰州市委选派第一书记,徐勤生第一个报了名,到高港区口岸街道徐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他带领下,徐庄村逐渐从一个薄弱村转身为先进村,从一个空壳村发展成富裕村,成为了“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水美乡村”。在村期间,徐勤生与乡亲们打成一片,做到了“脸熟、路熟、地熟、人熟”,连乡亲们养的狗见了他都直摇尾巴,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狗不叫’的第一书记”。先后获得江苏省“最美人物之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荣登“江苏好人榜”“中国好人榜”。
咬定一个目标,将空壳村建成富裕村
刚到徐庄时,村里穷得叮当响,各种问题一大堆,集体年收入只有3万多元,负债却高达近400万元。群众对徐勤生的质疑声超过了欢迎声,“他来当书记,能让我们富起来吗?”“机关下来挂职的,走个过场就罢了。”听到这些话,徐勤生心里很不好受。从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必须要干好工作,做出样子!
扶贫攻坚,一刻都耽误不得。当时,村民们反映最强烈的是道路问题,狭窄的土路导致大型农机具无法通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说干就干,村里挤一点、村民集一点、外面筹一点,加上“化缘”得来的400多万元,终于筹齐了资金。修路劳动时,徐勤生带头参加,一次不小心摔倒,膝盖和大腿都肿了起来。虽然至今走路都受影响,但是每当走在那一条条纵横成网、通达各户的水泥路上时,徐勤生的心中满是踏实和高兴。
村里1600多亩耕地,大都高低不平,不少已经抛荒。徐勤生和村组干部反复研究,决定下大力气平整修复。他常常天不亮就带着村组干部下地干活,经常一天忙十几个小时,中饭就在田头解决。为发挥农田的最大效益,村里成立了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机插、统一供水、统一治虫”农田托管“五统一”模式,托管后的水稻产量与以前相比足足提高了两成。现在,徐庄90%的耕地已经集中流转,建成了4个家庭农场。一名老党员高兴地说:“以前土地撂荒没人管,现在成了挣钱的香饽饽。”
农田改造小有成果后,徐勤生又把目光转到兴建标准厂房上。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新建5200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出租给本村能人搞工业生产。每有企业入驻,徐勤生都出面和企业主协商,招工用人优先使用本村村民,原材料优先购买本村可供产品。一系列举措,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了徐庄村民的就业。2015年底,徐庄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60多万元。
情暖一方百姓,把贫困户当成自家人
既让集体富,又让村民富,才是真的富。多年的机关工作经历,徐勤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他利用这些人脉关系,为村民们广泛寻求创业门路和就业岗位,把他们引上了致富之路,到2015年底,徐庄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2.5万元,一些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庭,现在越来越宽裕了。徐勤生还四处“求人”筹资,累计为村集体争取资金4500多万元,除还清全部债务外,剩余资金全部用于村级公共事业。任职三年时间,徐勤生带着党员干部安装LED路灯160盏,在村主干道两旁新建1.2米宽的绿化带,撤坝建桥11座,新铺设硬质道路30多公里,安装24个治安监控探头,新建560平方米徐庄文化礼堂,2015年演出戏曲、文娱节目99场,每场都有400多名村民观看。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名乡亲掉队。对重点困难户,徐勤生积极帮助他们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村里有2名每周都做血液透析的病人,他多次为他们到民政、社保部门和医院寻求救助,争取优惠政策。村里的2个贫困户一直住在危房里,徐勤生了解情况后,立即着手筹集资金帮助他们改造翻建。任职以来,村里慰问贫困户及大病救助就投入了60多万元,徐勤生和家人也先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