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园作为一种与农业高度相关的休闲旅游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休闲度假的家庭农场,其内涵相对单纯简单,即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农场休闲度假,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农村生活,促进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休闲旅游度假需求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乡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公园亦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出现在世界各地。
国家农业公园的创建要素体系,是判断一个区域能否创建或建成国家农业公园的一系列参考。建设国家农业公园要看基础要素和发展要素两大体系。其中,基础要素体系,指国家农业公园设立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认定国家农业公园的门槛;发展要素体系,则指国家农业公园建成须满足的综合性要求,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状况、文化内涵三大类别。
我国发展国家农业公园的背景
在我国,为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各地比较早地建成并对外开放了农业观光园、农业生态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决定在全国国有农场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这是农业公园的相对初级形态。
我国提出国家农业公园概念已有若干年,2008年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浙江、山东、河南、广西、贵州等地陆续兴起建设国家农业公园。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无疑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品牌化,加快了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业的融合,加强了生态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出台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标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滞后,虽然国内在建及建成的有数十家国家农业公园,尚没有一家得到国家主管部门认定。2016年9月农业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农业主题公园”。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现途径,2016年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受托编制《莲都国家农业公园总体规划》之际,开展了国家农业公园内涵、特征和建设要素的探讨,试图构建一套国家农业公园指标体系,为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国家农业公园的内涵特征
综合国内外经验,国家农业公园是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综合体,通过展现多彩的田园风光、悠久的农耕文明、浓郁的民俗风情、美丽的乡村景观等,提升农业加旅游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引领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提升其发展的质量和功能,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将国家农业公园界定为:以农业产业为支柱、以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文化乡情为灵魂、以县域为主体的新型载体,集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明、优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展现民俗风情和秀丽景观、提高农民收入和产业竞争力于一体的新型业态,是我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全新升级形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实典范。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涵盖了产业、生态、文化和县域四大要素,对于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农业公园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具有生态性特征,即生态资源密集的优势,尊重并科学运用生态学规律,注重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种植养殖,统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和修复,崇尚生态美学价值。其次,具有融合性特征,即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互联网+”、创意、技术等要素支撑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成为常态,国家农业公园的整体发展融入当地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的大局,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合理、高效、协调配置,融合性是国家农业公园的显著特征。第三,具有产业化特征,即市场化组织程度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高。第四,具有文化性特征,即农耕文化、区域特色文化鲜明,民俗风情悠久,现代农业有创意,农业绿色化成为普遍共识并得到发展。第五,具有旅游性特征,区域具有优越的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人文景观,适合拓展休闲、度假、体验、科普、养生、养老等旅游项目,适合推进全域旅游。
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基础要素
以县域范围为实施区域。我国地域辽阔,农业景观类型极其多样丰富,建设国家农业公园应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开发,将国家农业公园开发同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开发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从中国国情出发,为便于在地域与管理上做到既有影响力又易于适度控制规模,建议将实施区域限定于县域范围。
以省级以上荣誉为美誉度参考。农业是国家农业公园的产业基础,是公园之“魂”、发展之“根”。国家农业公园所在县域应具有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农业发展潜力,而获得过省级以上涉农典型称号或荣誉,一定程度可以体现区域整体性、协调性及综合发展实力。
以承担国家项目为基础参考。设立国家农业公园,须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权衡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持续性,从农业经济运营、农业品牌打造、区位交通状况和社会成本支出等经济因素考虑融合性。从现实情况来看,曾承担过一个或多个国家财政涉农项目,且实施期持续达5年以上的地区,与上述要求基本一致。国家涉农项目主要包括支持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以四类区域之一为地域参考。结合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基本国情,设立国家农业公园的区域,应当居于生态重点保护区域、重点生态建设区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农耕文化典型区域等四大区域之一。
以当地政府重视为保障参考。国家农业公园具有显著政府主导特征,涉及政府承担职责的领域广泛,特别在规划编制、政策发布、生产建设职能履行等方面政府作用不可替代,需要政府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协调和市场资源配置的综合优势。
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要素
产业发展。国家农业公园的建立,须在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转变农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以服务业、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国家农业公园所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应基本形成,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主要农产品中“三品”种植面积比重较高。产业布局优化。核心区域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采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循环发展。资源集约节约。核心区域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约型设施农业覆盖率和节水灌溉率达到一定比例以上,农业生产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特色。生产清洁可控。核心区域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畜禽、水产品良种覆盖率,及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污染物处理设施配套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争取实现全覆盖。废弃物循环利用。核心区域病死家禽家畜等无害化处理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死家禽家畜等无害化处理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达到相当高比例,实现农业生产绿色提质增效。
产业结构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以及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即清洁利用煤炭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优于全国标准。核心区域第三产业占比应高于所在省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占比大于第二产业。
产业经营制度活力及产业化经营水平居全国前列。核心区域产业化进程中国家和企业发挥作用明显,市场组织化程度高。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行政府引导,形成强有力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扶持相关产业发展,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经济组织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核心区域应为相对成熟市场经济。龙头企业数量和带动能力强劲,当地产业化经营水平指标位于全国前列。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核心区域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形成规模、区位和产业化优势,增加特色产业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90%。
制定并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污染治理、实现绿色生产,实行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化、促进绿色崛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和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小环境代价、最合理资源消耗的有机统一。核心区域根据当地实际,选择以绿色产业为突破口,尽快形成优势产业。
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发达地区水平。核心区域农民人均年收入高于全国农民平均年收入水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在建过程中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经济结构变化,起步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必定会对当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生态状况。核心区域应崇尚以生态美学作为审美取向,科学运用生态学规律,创造生态美和科技美自然融合园区景观。对人工构筑物的规模、布局、形式等加以管控,尽量避免对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不利影响。
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以森林覆盖率作为空间数量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综合效益、多种作用的物质生产体系。重视林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使当地农业建立在“经济利用”“生态利用”“社会利用”相统一的良性循环基础上,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拥有田园景观、地质景观、水系景观、社区景观四种景观之一并借鉴生态建设典型模式。农业景观直接决定核心区域发展潜力,应遵守其景观性原则。选址之初应选择自然或人文景观条件良好的区域,突出农业景观的整体性、季节性、特色性优势,挖掘利用农业文化资源,以植物、水景、山石等自然元素营造舒适的游憩空间,体现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核心区域需要至少拥有田园景观、地质景观、水系景观、社区景观中的一种,以此为亮点打造形成区域特色。农业部面向全国征集和发布十大生态模式,即: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核心区域可借鉴经验发展以上模式。
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涉及动植物、地理、民俗、科学等广泛要素,包涵与农业相关的教育、展示和纪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核心区域应能体现地域的文化传统,注重对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对农业历史文化、农业技术文化的展现来提升农业观光展示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聚集力强、显示度高,能够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能给游人带来教育与示范作用。建设国家农业公园的地区需将绿色文化传播至深入人心,使当地人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蔚然成风,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当地建设成为以国家农业公园为依托的绿色健康文化产业区。
(课题组成员:李可心 刘荣志 王赟 黄圣男 陶冶 姜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