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办起农机厂后的这些年,杨帆有了这么两个小习惯:如果是在家,都会到加工组装车间好好转上一圈,在每位做活工人面前停下,看一看,不落下一道工序;如果是下乡,碰到路边有农户开着机器干农活,只要可能,都会停下来,与农户聊一聊。“在家不到车间看看,俺心里就不踏实。下乡只要听到农机声,心里就痒痒,就想去看看。”用杨帆自己的话讲,“怕是对农机着了痴”。也就是凭着这股对微型农机的痴爱劲儿,杨帆回乡白手起家,办起了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微型农机研制公司,他自己也成为一名拥有28项农机专利的“发明达人”。
记者面前的杨帆,年近不惑;个子是山东大汉的标配,将近一米八;杨帆五官端正,鼻梁上还架了一副亮金边半框眼镜,在有些白润的脸色映衬下,帅气文气并显;如果不是被那身胸前绣着“沭拖机械”四字深蓝的工作服所“出卖”,或许有人会误以为他是搞学问的。杨帆自嘲说,“多亏了这副眼镜。”
“不回村子!”
杨帆从小那一句“俺就是要饭,也不回村子!”给同村老乡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娃不得了。”
那句话却也道出当年农村生产生活之不易。杨帆,1979年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水镇房家庄,属于沂蒙贫困地区。当年父辈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十分辛苦。尤其是种山上的小田,几乎只能自己肩背手刨。尽管乡亲们这么努力,土地却很吝啬,产出有限。乡亲致不了富,还不时挨饿。“爹娘手布满老茧,手指总是黑粗粗,一到天冷都是东裂一道口子,西掉一块皮子。”杨帆回忆起当年父母种田的情景,眼角有些湿润,“那时也跟着父母干农活,又苦又累,所以我当时真心不想再回到农村。”
出路只有一条,好好读书。为能离开农村,杨帆非常努力。用他父母的话讲:“这娃发了狠,只要有空就看书。”从小学到初中,杨帆成绩一直保持优秀。1995年初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一所中专,学习财会专业——也是当年农村孩子考学最好的选择,毕业之后可以分配在城里工作。他终于可以去吃公家粮了。
城市不易
1997年,19岁的杨帆中专毕业。刚刚步入社会的杨帆,事业与人生并没有如他名字般“扬起帆来”。
走出校园的杨帆却一直找不到工作,整整一年只能待在家中。
第二年,杨帆好不容易进到县城的沂水永昌机械厂当工人。杨帆学铸造,每天就是敲、打、锤、锉。有同事开他玩笑:“咦,文弱的书生咋干这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身上还混着汗水和油泥味。“城市并没有想象那么美好!这样的人生还不如回家种地。”很多个晚上,一身疲惫的杨帆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4个月后,厂子内部搞业务人员竞聘,选招8个人充实到业务部门。杨帆通过考试,从一位铸造工人转为推销产品的业务员。“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总不能还像干农活那样苦。”不过,带他们的师傅并不看好杨帆。“也许是当时俺显得内向吧,又是从学校毕业不久,性格与经验方面都有欠缺。”杨帆可十分珍惜新的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2000年前后,一次甘肃做业务,杨帆有过受困高速公路三天三夜的经历。“多亏了路边村子的老乡们,徒步走很远的山路送来热水,送来吃的,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这也让杨帆在出行的车上总会备上一箱苹果、一箱水。也因为这次经历,在杨帆的心里埋下感恩老农的种子。
坚持和努力中,杨帆一干就是5年。付出也没有白费。杨帆是8人中第一个“做到”客户的,也是坚持做销售业务到最后的一位。事业的发展让杨帆有了在城市发展的底气。2003年初,自己凑6.5万元,加上借到的2万元,杨帆在县城买了一套99平米的房子,备作婚房。一切看似顺利,不曾想2个月后,杨帆又遇到一次大挫折——因为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杨帆被下岗了。几乎同时,父亲也被县农机厂安排下岗了。“母亲一直没有工作,妹妹又在读高中。家里没了进账,花费还在增长。一家人都很沮丧。”现在回头来看,杨帆觉得那段经历似乎是“天命”,逼他去创业,“大家都没主意,只要能养家糊口,干什么都行!”
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9万元,杨帆做起了生意,先后倒过玉米、贩过牛奶、卖过农机。或许是机缘不到,或许是经验太缺,初涉市场的杨帆连吃败仗,玉米砸手上,牛奶销不动,农机卖不好,一年就赔上2.1万元。
“在我看来,我们这些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刚开始可能有些想容易了。城市的路,不是那么好走。”但现在的杨帆更愿将那些经历都看成对自己的一种人生历练。
创业很难
人生很奇妙,有时会让人们转一个圈后回到原点。
2004年,从小立志不务农的杨帆,选择自己搞农机厂。
一听说杨帆要搞农机厂,亲戚朋友几乎都躲着走。“其实不能怪他们。几个生意都亏了,买房时借的钱还没有还上,还要搞个不靠谱的农机厂子。”现在的杨帆很理解他们。不过,杨帆并不是头脑发热。一是因为他熟悉农机具。小时候杨帆经常跟着父亲到厂里,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农机,那些家伙轻轻松松就把农活给收拾了。“我对那些家伙充满敬畏。”趁着大人不注意,小杨帆就会爬上驾驶座,东摸摸,西拖拖。二是因为当地有技术产品配套。沂水有生产农机的传统,这里厂子多,产品多,工人也容易招。三是因为看好这个市场。尽管当年,有不少厂子经营状态不好,有些甚至倒闭了,但不是市场的原因。杨帆说:“我就记得当年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号召大家干好农业,而农业的出路靠机械化。所以,我判断这个市场会很好的。只要产品对路,不用愁卖。”
同时在杨帆内心深处,还一个情结——想让老乡不要再靠手刨锄耕刀收。“没有农机,种地实在太累太苦了。”杨帆说,“不瞒您讲,每次看到老乡弯着腰在山地,还像我父母当年那样一颗颗地种大蒜、一把把地拔花生,我都会忍不住流眼泪。”
杨帆将费尽口舌才借到的10.5万元加上之前所剩的6.9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当年8月,搞起了农机的研制和生产。刚开始杨帆搞大众货——拖拉机。因为市场竞争激励,厂子一直不见起色。
2009年的一次偶然经历,直接触发了杨帆搞微型农机的想法。“我去乡下搞业务。那时正是收蒜苔的季节。我就看着山上的地头上,一位位老农跪在地上,用手扒。”小时候与父母一起下地的情景又浮现在杨帆脑海。还是应了当地那句谚语“挖蒜苦、挖蒜累,顶着太阳还下跪”。“搞个扒蒜机!”这个念头在杨帆心中升腾起来,“就是为了老乡,我也要搞出来。”
“最终选择搞微型农机,也是经过一番细细考虑的。”杨帆说,沂蒙属于山区,田多是山地,地块又不大,大农机往往上不去,作业也很不便,搞微型农机,市场潜力大。
“工匠精神”
搞扒蒜机,对杨帆来讲,几乎又得从零起步,技术设备原材料都要重新找。在杨帆看来,那些其实不算什么困难,真正难的是,能不能一直坚持住,一直追求更加完美,套用当下流行的话就是能不能有股“工匠精神”。
此前,当地市面上已经有大蒜收获机,不过适用性差,还容易伤到蒜。针对这一情况,杨帆觉得可以从改良性能做起。
杨帆拿起了书本,自学农用机械的知识。后来,又找到山东省农机科研单位的一位专家合作,投入30多万元研制新型扒蒜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工厂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一台样机。“算是一个纪念,也是一种激励。”对于那次的研制失败,杨帆看得较淡,“造新机器,想一下子成功,不切实际。”
在沂水县城北工业园的厂房里,杨帆已经记不清与工友们一起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轧板、打孔、组装、调配……在沂水县锣鼓山前的一块建设预留地,杨帆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与工友们一起搞地头试验了。深了、浅了、窄了、宽了、抖动小了或大了……每一次改良,每一次测试,大家都是反复调,不断争,再改进……
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杨帆的新型大蒜收获机终于研制出来了。这台机器增加了铲性震动等功能,克服了老式机器的缺陷。同时,他还将变速箱合二为一,降低生产成本200多元。机器一经推向市场,就受到青睐,当年就销出1000台。他还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后来,他又相继研制出四驱式、履带式大蒜收获机。
在研制大蒜收获机的同期,杨帆又先后成功造出了生姜收获机、微耕机、打药机、田园管理机等多种农用机械。迄今为止,杨帆的厂子已经能生产五大类微型农机,11个品种产品,2016年产量2万台(套)。杨帆也获得了28项国家专利,成为农机界一位小有名气的“双创(创业创新)名人”。他的公司在业内名头也是响当当,很多同行公司都主动要求进行合作交流。
事业小成的杨帆,也在努力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他先后当上了沂水县工商联副会长,县光彩事业会副会长,沂水县政协企业家协会组长、监事长,勰合公益基金会的组长、监事长。近几年他持续资助多位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出财出物共计(价值)40多万元。他也因此也荣获2016年度“沂水好人”。在2016年他又当选为沂水县政协常委。
“农机研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用尽可能简单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个细节,让自己研发的产品更完美,让农民更满意。”杨帆说,这就是他理解的“工匠精神”。
这些年与杨帆业务接触较多的县中小企业局黄玉成主任对杨帆评价很高:“这个年青人有闯劲,有韧性,还沉得下来,他家农机能成。”
现在,凭那股闯劲痴性匠心,杨帆又开始新型花生收获机的研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