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等不及轮流使用的铁锹,手脚并用在芋头大叶子下刨土;有的兴奋地坐在播种拖拉机上摸这摸那;有的推着满载稻穗的独轮小车高声欢唱;有的蹲在煮红薯的大锅旁煽风生火,被烟呛到咳嗽也不愿离开;有的端着一盆牛奶蹲在牛舍旁,充满爱心地为小牛喂食……“一周的学习,影响学生一生”,这是北京市正在推广开展的初中生“学农教育”实践活动。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多都不识五谷、不辨六畜,不仅是城里孩子,就是农村孩子也很少会下田地干活,陪伴孩子更多的是电子产品,是网络游戏。而近些年来,学生体质下降、“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现象引发全社会关注与担忧。
北京推广“学农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让学生学农,可以增进他们对国情、民生、农业的了解。通过学农,让学生“滚一身泥巴”,能让学生切身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之苦,变得悯农;也能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加懂得珍惜粮食、避免浪费,进而懂得父母养活自己的不容易。这也是劳动教育的题中之义。
让学生多一些机会亲近大地、亲近自然,能够让他们增长见识与经历,这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自然教育、博物教育。多一些“学农教育”、劳动教育,让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而不把孩子完全禁锢于课堂、补习班,这对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体能素质也大有裨益。
大地滋养万物,与大地脱离甚至可能衍生一些心理疾病。孩子们更多生活于柏油路、水泥路上,或是高楼里,与自然割裂。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在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中包含了人类往昔岁月的所有生活经历和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应该尊重并涵养这种天性。
教育不能太过功利,而应该多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农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教育,不再把学生变成只懂读死书的书呆子。“学农教育”,能够弥补教育短板,对学校教育进行有益补充,有助于把孩子拉出“教育的鸟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湖南省安乡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