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正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国战略”,今年,湖南省农委乘着这一东风,先后3次组织几十家企业赴香港、澳门开展农业“走出去”系列推介展销活动,湖南优质农产品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变成粤港澳客商“抢手货”。湖南农业,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厨房”作为首选定位,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在“五子登科”上下足“绣花”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农业创新开放工作推向前。
选好“路子”
挖掘湖湘特色农副产品“金矿”
湖南的区位、交通优势决定了湖南农业的市场优先定位,必须要选好“路子”。一是选准对接点。市场定位需要根据当地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选择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的,同时适合湖南农业发展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切实定好方位,把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作为世界新型“大湾区”城市群,湖南人口超过1亿,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8亩,农产品供应外援性很强,加上湖南农产品销售的“南向”传统,双方产销对接、优势互补非常明显;二是选准亲近点。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劳动力的输入地,广东这9个城市,恰恰是湖南人创业就业集中区,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活习惯,农产品的亲近度很高;三是选准需求点。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专业服务聚集区,对生态环境、卫生条件有更高的要求,对主食产业化、食材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品种结构、技术模式以及深加工产品的主攻方向,在适销对路上下功夫,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挖掘好湖湘特色农副产品这个“金矿”,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新需求。
种好“园子”
在两个“高端”下功夫
运用好湖湘自然资源禀赋,种植好湖南的“菜园子”、培育好湖南的“果盘子”。山清水秀的湖南,自古就有“九州粮仓”的美誉,具有优越的种植优质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水稻、生猪、柑橘、油料、茶叶、蔬菜、淡水产品等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湘莲、黄花菜、湘西黄牛、宁乡花猪、临武鸭等全国独领风骚。在与港澳商家、客户的交流中,大家感到,湖南“园子”的基础相当厚实。下一步关键应在两个“高端”下功夫:一是注重转向高端供给。近年来,湖南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生产,到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已发展到1182个、有机食品166个、无公害农产品达1632个,地理标志产品44个。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瞄准高端市场,在品质、品相、品牌上使劲,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增加高端供给。品质不优,就更换品种;口感不好,就提升档次;上市不畅,就反季竞争;农残超标,就绿色防控。二是注重瞄准高端人群。“大湾区”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区。为满足“大湾区”高端人群的生活需求,应构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通过生产现场摄像头、传感控制器等设备,从育苗、生长、管理、收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控、溯源。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建立微店有机商城,通过会员制,实行线上和线下直营店两条渠道供应,最大限度地方便高端人群的高品质需求。
把好“尺子”
严把农产品质量标准
用“国际标准”这把“尺子”,来丈量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优劣。特别是用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这个最严格的“尺子”,来规范湖南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从源头上管理、用高标准要求,以提高湖南省出口农产品合格率。去年,第一期“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暨农药监管赴港学习交流班”结束后,学员分赴全省14个市州,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应用,特别注重扶持供港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按照香港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源头把关、生产过程把关,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科学选药、科学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大力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着力推广生物农药、物理防治。检测技术人员走进基地,走进田间,点对点、手把手地指导,坚守标准,不通融、不护短。下一步,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农药市场监管。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农残检验检测。发挥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协同作战的优势,从源头抓起,分级把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精准数据。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
掌好“勺子”
从“菜园子”向“大厨房”转型
着力发展食材加工业,促进“菜园子”向“大厨房”的转型升级。从全国来看,主食加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化主食占消费总量还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庞大的市场需求,缺位的生产供应,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谁能抢抓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10年的市场份额。“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频繁,对食材的需求旺盛。从目前湖南省供粤港澳的农产品结构来看,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真正“高大上”的深加工产品不多,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湖南拥有涉农企业5.6万多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4.8万多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649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重已达到2.1:1。这些都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有利因素,湖南应当在掌好“勺子”上出硬招。一是掌好精深加工的“勺子”。常德汇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朝鲜蓟进行深度加工、系列开发,已研制出以护肝为主要功能特点的朝鲜蓟终端产品,形成了朝鲜蓟罐头、保健胶囊、高纤维饼干、功能饮料、洋蓟素提取物等10多项科研成果,将朝鲜蓟的综合利用率由过去的10%提高到85%。二是掌好主食加工的“勺子”。湖南应在大米、小麦、杂粮加工上用力,积极推进“主食产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主食产业。三是掌好特色产品加工的“勺子”。在澳门,南粤集团负责人说,澳门是个既吃火锅,也吃辣椒的地方,组织好特色半成品及净菜加工,不失为妙招。比如,烹调好湖南的浏阳蒸菜、常德钵子菜、新化菜、嘉禾菜等特色佳肴;加工好唐人神香肠、临武鸭、东安鸡、攸县香干、华容芥菜等特色产品,从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上推进,使之逐步成为“大湾区”消费者的超市多选产品。
帮好“厨子”
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厨房”,关键在人才,胜券也在人才。湖南省推出的“芙蓉人才计划”,目的在于全面育才、引才、聚才,打造人才“洼地”,实现各个领域人才的喷发和涌流。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厨房”,重中之重就是要培育和引进好各类“厨子”。一是要培育和引进高精尖“厨子”。构建起“大厨房”的科研团队,培育农产品加工创新的领军人才。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养师队伍,让产品更加符合“大湾区”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需要。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联手成立主食加工技术科研基地,着力满足“大湾区”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二是要培育和引进一批企业家人才。“大厨房”需要管理支撑,需要资金投入,应不拘一格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的企业家才俊。三是要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技能的“厨子”。应在“芙蓉人才计划”中,增添“农业蓝领计划”,培养一大批“湖湘农业工匠”。四是要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特别是重视重用重奖农业人才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培育“厨子”,帮好“厨子”,为农业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和成才高地。
选好“路子”是定位,种好“园子”是基础,把好“尺子”是根本,掌好“勺子”是核心,帮好“厨子”是关键,五者相辅相成,互为根基,相互给力。“粤港澳大湾区”是CEPA的升级版,是开放创新的核心区。湖南农业只有主动无缝对接,才能赢得区域间互补性结合带来的共同利益,打造出现代农业开放创新先导区。
(作者系湖南省农药检定所所长、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