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赵沈阳时他正开着收割机收割早稻,看到我们到来,他忙摘下口罩,朝我们挥手示意。交谈中,这位戴着眼镜、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虽不是很健谈,却少了普通农民的拘谨,显得真诚而大方。从他身上能感受到现代农民的活力与担当。
“闯”字当头
38岁的赵沈阳是湖南省平江县上塔市镇黄柏村人,高中毕业时恰遇打工热潮,他便只身去了上海,在电视台谋了个轻松岗位,一干就是十余年。后来,由于父母年老多病,赵沈阳不得不返回家乡照顾父母。突然从都市回到农村,一切都很不习惯,整日无所事事,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时间一久,觉得这样不是出路,于是开始谋划在家乡做点事情。通过调查,他发现,由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青黄不接,现代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水稻种植产出更是低下。于是,赵沈阳就选择从水稻种植入手。
说干就干,当年他便流转50多亩土地种双季稻。可项目已选,资金却不够,只得去借。但乡亲们见他回来后整天无所事事,认为他好吃懒做,根本不愿意理睬。又得知他还要种田,更认为他“懵”。因此,赵沈阳借遍了全村,也没有筹到款项。这下可愁煞了赵沈阳,但为了梦想,赵沈阳不断地游说,最终获得了妻子与亲朋好友的支持,将原本留着盖楼房的资金拿了出来,购置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具。在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下,他硬是将这50亩地用高标准种下来,当年就获利近6万元,牛刀小试就有了收获,这更加坚定了赵沈阳务农的信心。
“学”字为本
对赵沈阳来说,水稻种植、农机使用与维修都是新玩意儿,为了尽快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他晴天跑田间地头,雨天就在家里摆弄机械,边摸索边学习。从2012年开始,他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订阅农业知识报刊、上网查找资料、找植保专家问诊,家里两个工具房堆满了各类农业机械零件与维修使用方面的书籍,“好在务工时积累一些机械模具知识,所以摆弄这些农具不是很困难,通过变更搭配,改变用途,比如将收割机更换刀片便可以用来收油菜,效果还不错!”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从容地说道。当获知平江县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后,赵沈阳主动报名参加了在当地举办的生产经营型的农民培训班,对农业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转变了观念,提升了自我,也为实现梦想打下基础。凭着一个“学”字,三年来他基本上掌握了水稻种植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具使用与维修等多项技术。水稻双季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700余亩,并成立了家庭农场。
“思”字增收
“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确实严重,依靠人力劳作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如果想在农业方面获益,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统一选择良种,关注阶段天气,田间精细管理,收割、储藏、加工等环节还得利用先进设备。”赵沈阳娓娓道来。2014年,晚稻因天气原因,普遍推迟播种,由于担心寒露风提前,平江县农业局的专家来到田间查看他的晚稻情况,发现长势很好,接近齐穗。问及原因,他说早稻受天气影响,收割期会推迟,考虑到这些因素,他新购置了4台收割机,1台旋耕机,这样可以确保早稻顺利收获,晚稻如期播种,同时选用了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有效避免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针对当地村民习惯种植一季的问题,他也多次从国家、政策层面给村民做工作,可效果并不明显。如何使农田冬季不闲?他左思右想,最后在耕作方式上找到了答案:油稻轮作。赵沈阳还多次到该模式种植经验丰富的长寿镇去学习取经,新购置了油菜直播机,收效显著。目前为止,他共购置收割机7台、旋耕机3台、插秧机5台、油菜直播机3台、植保机械2台,同时还成立了种植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凭着这个“思”字,他实现了粮食产量三连增,经济收益倍增。
“诚”字担肩
“既然选择了扎根家乡,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就得做长远规划,我先从机械化种田着手,逐步扩大农田种植规模、再到农产品加工,计划用五年时间来实现这个规划,让大伙吃上放心米。”当种粮大户们为粮食的购销问题急得团团转时,赵沈阳却似乎并不担心。“凡事得讲究‘诚信’,种水稻也一样,我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放弃产品的质量,放弃乡亲们的信任,放弃对土地的热爱。我要想长期发展,就得诚信经营。”他说。得知赵沈阳种植的水稻基本不施农药,周边熟知情况的人都竞相订购,虽然他种的稻谷比当地同品种的稻谷每50千克要贵5~10元,且不愁销路。问及如何应对病虫害,他风趣地说:“我的田基本在生态环境好的山冲岔尾,天敌多,虫子并不眷恋,所以没有发生大的病虫害。”尽管这四年,上天比较照顾,但也不能抱侥幸心理,今后还要多加强水稻生物防治知识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正是凭着这个“诚信与责任”,他取得了粮食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带”字领路
外出打工十余载,城市钢筋水泥繁华背后与家乡秀美宁静质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然而回到家乡使赵沈阳找回了归属感,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能把田种好,又能照顾好一家老小,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何况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如果每个地方都能规划好,田间、山上都能利用好、管理好,那村庄就能发展好。”正是他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回乡创业者。毕业于陕西农业大学的朱力光是赵沈阳的好友,2015年与他合作筹建了约50亩的核桃园;丁洞村的黄凯在他的带动下投资120多万筹建休闲农庄;他带出的农机手已有15人,代耕代收业务不断拓展,改变了当地只种一季的传统。目前,他正在筹建1000多平方米的农用仓储。
“顺应时代发展,科学种田,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机队伍,进一步提高耕作质量,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更好地造福乡亲,回报社会。”他说“这就是我的梦想。”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