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境内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依山傍海的特殊地貌造就了福建省沿海城市发达,而内陆多山地区封闭、落后、贫困的现状。一直以来,福建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底,福建省贫困人口已由2010年的140万降至20.44万人。目前,全省20万人脱贫任务已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做到了工作早计划、项目早实施、措施早落实,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创新激励性扶贫,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脱贫
“以前自己养蜂,不但蜂蜜的产量低,而且还经常‘跑蜂’,就是因为不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嘛。自从我加入了合作社,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养蜂,不但提高了养蜂的技术,而且蜂蜜的产量也提高了,效益也好了很多。”53岁的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产坑村村民詹天华,边侍弄蜂箱边告诉记者。
早些年因为给妻子治病花了不少钱,欠了亲戚朋友几万元的债务,詹天华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看到村里别人养蜜蜂赚了钱,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詹天华去年开始学别人养蜂。但是往往不得要领,自己的蜜蜂不但产蜜少,而且经常出现“跑蜂”,到了年底算了下账,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这让詹天华有点儿“恼火”:“当时就想不通嘛,为什么人家都行我就不行?实在行不通就放弃算了,再想想有没有其他赚钱的事情可以做。”
今年3月份,正当詹天华准备放弃的时候,白沙镇主管扶贫的副镇长刘宏辉和村支书张福城找到了他:“老詹,听说你去年养蜂的效益不是很好。现在村里准备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下一步要办一个蜜蜂养殖培训班,想让你加入进来,跟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养蜂,你愿不愿意?”
“本来都打算放弃了,不过家里还有10多箱蜜蜂,就抱着试一下的心理报了名。”詹天华说。让詹天华想不到的是,周围几个村还有40多户人家报了名,要入选培训班加入合作社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通过几轮筛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能吃苦的特点,镇上和村里的扶贫干部最终给詹天华“开了个后门”,詹天华由此成为当地第一批28名蜜蜂养殖培训班学员之一以及新罗区暖心蜂业专业合作社的正式社员。
“老詹虽然是‘走后门’进的,前期的培训学习算是‘落后生’,但是后期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现在他不但自己养蜂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还给后来的学员讲起了课,成了我们当地养蜂的‘土专家’。”刘宏辉笑着说。据介绍,白沙镇为了鼓励当地的贫困户走养殖蜜蜂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子,整合扶贫资金,按照每户5箱蜜蜂,专门为“优中选优”的28户贫困户配置了140箱蜜蜂。
“在我们当地,一年内割蜜的季节主要有两季,分为夏蜜和冬蜜,夏蜜主要是在7、8月份,冬蜜就是在10、11月份。”作为培训班的主讲老师,村支书张福城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他告诉记者:“养殖蜜蜂有个好处,就是投资小、见效快,但是容易出现‘跑蜂’现象,像老詹家去年就是这样,主要是因为巢脾的管理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蜂箱里铺一层干草,其次还要熟悉蜜蜂的生活习性。”为了让贫困户早日掌握养蜂的技能,张福城除了从网上下载视频播放给学员们看,到区里的图书馆找来资料讲给学员听,还专门到市里请来专家给学员“开小灶”。
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学习和现场指导,学员们的养殖技能究竟有没有提高?市场是检验成绩的好途径。据统计,截至目前,詹天华的25个蜂箱共割蜜400斤,每箱从去年的15斤左右提高到了近20斤,按照合作社每斤40元的价格回收,实现盈利16000元;新罗区暖心蜂业专业合作社共割蜜1800斤,卖出了50元一斤的好价格。说到这里,詹天华乐得合不拢嘴:“这养殖蜜蜂带动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是蛮靠谱的。”
“因为冬蜜的市场行情好,我们下一步准备在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附近,选择冬季开花的植物进行种植,增加蜜源树种,让这里的蜜蜂养殖户进一步提高收益。”刘宏辉说。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授人以渔”。促进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普遍性难题。2016年以来,龙岩市率先在新罗区开展激励性扶贫项目试点,通过在扶贫项目支持中引入激励机制,在项目实施效果考评中引入优胜劣汰机制,让贫困户通过竞争方式,选择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会做的产业。
“激励性扶贫是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让贫困户通过竞争方式获取项目、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增强贫困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引领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梦。”龙岩市扶贫办负责人杨洪先告诉记者:“我们在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中,在申报条件上设立了一定门槛。首先是有自主发展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贫困户。其次是必须有新上或扩展生产性、经营性、服务型家庭增收项目等要求。”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龙岩市现已制定出激励性扶贫4种模式:就业岗位激励、项目合作激励、实物帮扶竞争及扶贫资金激励。目前,竞争性扶贫模式正在各乡镇推广:大池镇黄美村、大山村等地租赁农田,择优承租给贫困户用于种植花生;苏坂镇与养羊大户合作,让贫困户竞争参与养羊;引入正大集团建立肉鸡养殖基地,鼓励贫困户竞争性入股参与养殖……截至今年10月底,龙岩市有126个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共实施了219个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有2726户、7765人次在其中受益。
探索生态扶贫,让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现在养殖鸭子的效益还不错。前两批鸭子已经卖出去了,差不多有个两万元收入,现在养殖的是第三批,等年底卖出去了也得有一万元的收入吧。”38岁的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坊头村村民孙小红告诉记者:“现在的工作地点离家近,平时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子,除了平时辛苦点,跟以前在外地打工比起来,不但不会差,而且还能多挣点儿。”孙小红家有6口人,家里的两个孩子以前都是留给老人带,自己和丈夫到外省打工。这两年,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照顾孩子,自己和丈夫在外打工一年算下来,刨了吃住等日常开销,也攒不下几个钱,考虑来考虑去,决定留在家里照顾家人。今年过完春节,听说县里引进了企业,搞养殖大棚对外出租,于是找到镇里租起了一个大棚,租金为每年4万元。
今年年初,将乐县通过实施“飞地”设施农业助力脱贫工程,引进了广东温氏集团,通过“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在北部四乡镇建起了35座养殖大棚,优先出租给贫困户。孙小红租赁的大棚就属于这个项目。除了上述项目外,将乐县还立足本县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探索林地托管造林、村民企合办营林公司、“公司+基地+贫困户”苗木托管、林权抵押贷款、“金融+产业”合作营林共五种生态产业扶贫新模式,进而带动13个贫困村和710多户贫困户实现每年增收310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如今,生态产业扶贫的有效实施,让将乐县广大贫困户受益匪浅:通过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管护制度,全县83%的贫困人口每年可获得转移性生态补偿金10余万元,全县97%的贫困村村集体每年监管费收入达42.4万元。据了解,将乐县只是三明市探索生态产业扶贫的一处缩影。
时间倒回15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长远看是无价之宝,将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多年来,三明市秉承这一精神,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发展的优先与突出位置。如何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实现有效衔接?近年来,三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一条复合型生态扶贫之路,着力破解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问题。
据介绍,三明市在生态产业扶贫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四方面举措: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市划定林业生态红线1032万亩;加快生态治理,2011-2016年全市造林绿化326万亩,是福建省造林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设区市。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已流转林地面积640万亩,有30%的贫困户从中受益。在全国首推15~30年期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流转支贷宝、惠普制林业金融“福林贷”等林业金融新品种,累计林权抵押贷款105.6亿元,余额42.7亿元,有效解决千家万户林农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三是创新“公司+贫困户”经营模式。三明市选择23个乡镇,开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试点工作,引导林农特别是贫困户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家庭林场、股份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林农”、林业托管经营等五种形式,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打造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四是开展生态公益林精准扶贫。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2元,全市730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面落实了管护责任,通过自主报名和村委会推荐,有贫困户728人走上护林员岗位。
除了上述举措外,三明市还针对居住在条件恶劣偏远自然村农户、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农户实施生态造福工程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带上感情驻村,强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
“常话家常、常办家事、亲如家人”。近年来,福州在全市推广脱贫攻坚“家”字工作法,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下绣花功夫,细化帮扶举措,带着感情去帮扶。全市6417名挂钩帮扶责任人帮扶44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半月至少电话联系帮扶贫困户1次,每月至少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扶1次,真正把贫困户当亲人,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据统计,2015年以来,福建省从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先后选派两批共8381名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蹲点工作。
“我们坚持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作为扶持贫困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总结完善,10多年来从省、市、县三级累计选派1.6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和村级组织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每期3年,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各级挂钩部门共落实帮扶资金170多亿元,扶持贫困村项目10万多个,有力地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面貌,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福建省农业厅厅长黄华康说。
据介绍,近年来福建省为了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确定了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重点帮扶,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均有1~2名省领导挂钩联系,5~6个省直单位和省属企业挂钩帮扶,确定23个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每年落实对口帮扶资金不少于1200万元,并组织引导山区和沿海发挥各自优势互设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在项目招商、技术帮扶、产业链延伸、资金落实和用工帮困等方面实现“共建”,目前已建成27个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同时,省里还对23个重点县财政转移支付、用地保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生态补偿方面给予倾斜扶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