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叶芬家在福建省光泽县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耳濡目染父辈当农民的辛苦,她立志要改变现状。凭借家乡优越的种植条件,在当地农业等部门组织的农业知识培训帮助下,她开始发展现代农业。跳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如今她经营着300亩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基地采用保温大棚、温控大棚的方式,四季都可为县城提供蔬菜。“同样是种菜当农民,但有文化的农民和没文化的农民,所发挥的作用却有天壤之别。”叶芬说道。
在福建,像叶芬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有37万之多。如今在他们的引领下,新时代农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推动着农业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2012年,这是农业史上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此“农民”不再只是身份,而是成为一种职业,成为助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这五年来,福建省一直抓住“人”本身来做文章,不断发展壮大这股新兴力量。“靠天吃饭”的老农民经过培训变成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成长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远在他乡的大学生听说家乡政策好,义无反顾回乡创业,推动家乡脱贫攻坚……经过五年的努力,福建形成了37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带动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着农业农村欣欣向荣。
从少数试点到全面开展,聚焦数字背后
2013年,农业部将福建省的长汀、永定、漳平3个县(市、区)纳入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4年试点县增加到14个;2015年增加到20个。到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扩展到福建省70个主要农业县,基本覆盖全省。五年的时间,新型职业农民人数增到37万。
福建省各级农业部门始终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放在日常工作的突出位置,每年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指导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农业部门牵头,教育、财政、共青团和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及中国电信等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合力。
在长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福建省发挥合力建立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扶持政策“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龙岩市及所辖的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探索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六个一模式”。即出台一套管用的政府文件、制定一套可行的培育目标、健全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一套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执行一套严格的认定管理制度、兑现一套区别普惠制的扶持政策,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十大模式”,并在全国宣传推广。
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扶持办法》等政策,明确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不断加大包括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助推和农民群众参与的“三方协同”推进合力。
资金投入上也显示出了福建强劲的推动力度。以2016年为例,在中央下达培育资金2754万元基础上,福建省加大投入力度,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200万元,在全省各区市、70个主要农业县全面开展培育工作。
把需求融进教学,将课堂开进田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基础。”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岱一表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要牢牢抓住产业、市场和农民“三个需求”导向,培训内容不仅要紧贴市场需要,还要方便农民、贴近生产。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龙岩市永定区裕农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熊宣忠的话代表着所有培训工作者的心声。
一切从农民需求出发,福建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农村实际和产业布局来办班,农民想学什么就开什么课、农民需要学什么就开什么课。在教学方式上,按照“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训要求,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培训、指导、实践、服务一体化。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认定是重要一环。2014年福建省有19个县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在培训环节结束后,即启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程序。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7318人;2016年4263人。福建省农业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9月份,联合省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国土厅、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部门制定印发了《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和扶持办法》。
与此同时,福建还从金融信贷、土地流转、农业补贴、三农保险、教育培训、技术指导方面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倾斜扶持。例如,龙岩市新罗区农业局积极协调龙锦生猪专业合作社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罗支行合作设立“农业规模生产经营担保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予以贷款担保及贴息,2014-2016年共贴息40多万元。
老农人蜕变为新农人,新农人引领新时代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关系‘三农’工作全局和长远目标。”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岱一说,五年来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培育工程,不仅让广大农民掌握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眼界,增强了新本领,而且也坚定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念和信心。
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吴世新,曾面对黄土地面展愁容,辛辛苦苦耕种六七年,根本没有积蓄。抱着改变的心态,他积极报名参加了永定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正是这一次培训,吴世新从一名传统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他的说法,“当农民,靠一把傻力气是不可以的,农民也需要学习。”从培训课堂上学到的技术,挽救了他手上正遭受农药危害的3亩百香果。如今,他的年收入已突破20万元,百香果销售供不应求。
在福建像吴世新一样的新农人有很多,他们积极参加培训,依靠技术改革、走生态道路、转型休闲农业等方式实现发家致富。不仅如此,他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心系家乡百姓,带领着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漳州市云霄县,新型职业农民陈启明将知识化为实践,通过引进绿芦笋抗病虫新品种,创新大棚绿芦笋种植模式,实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实行绿芦笋绿色栽培。2016年他的公司被认定为福建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每到绿芦笋的种植季节,陈启明还为种植绿芦笋的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提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认定工作的开展,使得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吸引了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这对解决“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扭转目前农村老龄村、空壳村现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新时代农民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推动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