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可以相容,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十年过去了,改革的落脚点再次回到了当年的出发点,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上被提出来,被作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被史无前例地写入党章总则,为农民谋幸福,为农村谋发展,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党中央从未忽视农业农村发展,新世纪以来的14份中央一号文件清楚记载了党领导农民群众改革实践的历史轨迹。“两免三补贴”“多予少取放活”“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政策方针,给亿万农民带来实惠。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的区域分化和中国农民的职业分化亦是史无前例的,东南沿海和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快速工业化,大工厂和大市场遍地开花,很多农民开店办厂,变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大量财富,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另一方面,中西部的广大农村没有搭上工业化的快车,传统农业收入低下,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远走他乡,低学历者成为农民工,高学历者跃升新市民,村中只剩下留守儿童与老人,“空心村”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东部像欧洲,西部像非洲,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再也不是一个均衡的概念,其内部差异要求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把中西部农村摆在优先位置,在制定具体政策和投入资金时应把“无集体收入、无产业支撑、无人气活力”的“三无村”摆在优先位置。
乡村振兴离不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很多村子经济没实力,集体无收入,基层组织自身运转都捉襟见肘,无法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村干部误工补贴和日常开支都要靠上级解决,更谈不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灵。”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引进社会资本,采取土地出租入股、合作建设厂房、联营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努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持续稳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打牢坚实的物质基础。
乡村振兴离不开打造特色支柱产业。江苏华西村、上海九星村、山东西王村、浙江花园村……考察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强村富村,无数鲜活的事例反映出一个规律,富民强村离不开产业支撑。很多强村在依靠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起家后,已经开始向旅游、金融、物流等新兴产业转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立足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大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
乡村振兴离不开重筑文化凝聚人才。一个缺乏文化元素的乡村,经济再富裕,生态再美丽,也不可能成为令人心向往之的故乡。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振兴,重在筑魂。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保存传承好传统文化。应发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实用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内外兼修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