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返乡创业者的莲花梦想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薛瑞宁 字号:【

崔建平今年60岁了,2003年从银行系统内退后,他来到河北永清县流转了30亩地,搞起了水生植物研究和种植。笔者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挂职时驻村调研一个月,与其相识。村里人都叫他老崔,目前专职搞荷花培育,已经是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会员,可谓“莲痴”。

老崔并不算是地道的农民,他本可衣食无忧地在城市生活,却选择返乡投资农业,整天泡在农田里。老崔在廊坊市区拥有莲花种植基地和公司,永清这里主要是用做新品种引种、驯化和开发推广的基地。

老崔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轮廓渐渐在脑海显现。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返乡创业者的执着和梦想,专注与创新,当然也有困境与无奈。

老崔是个有梦想的人。最初听说村里有这样一位奇人时,我还很纳闷,为什么一个北方人会有那么深的荷花情结,年轻的村民也奇怪,永清这地方并没有适合荷花生长的环境和种植荷花的传统。他的自述解开了谜底:他是廊坊市最南边的大城县人,距离白洋淀不远。那个地方历史上被称作白洋淀的东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里的水资源一直很丰富,一出门就是水,有水就有荷花,小时候天天在荷花塘捉鱼摸虾、挖藕戏耍的少年记忆,在他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累了铺上两片荷叶就睡,热了摘一片荷叶做伞。这就是他爱莲情节的根源。后来离家参加工作,再回乡的时候池塘的水已经枯竭,荷花也不见了踪影,这让他非常怀念小时候生活的场景,也点燃了他浓浓的乡愁。此后,他一直关注荷花,有机会就去收集一些品种,寄养在亲戚家的庭院池塘。他曾说,30来岁的时候有一天梦见了荷花,一朵红色、一朵黄色,当时国内根本没有黄色的荷花品种,人们甚至不曾听说过。“所以梦中所见甚为吃惊。”他认为这个梦是对他的一种提醒,此后念念不忘。直到年近50岁,办理企业内退后的老崔,终于有时间去圆自己的莲花梦。

老崔是个善于钻研的人。刚开始他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收集、培育、赏玩荷花。渐渐地,他开始研究新品种培育。他种植了60多种荷花,70多种睡莲,水葱、水生鸢尾、千屈菜等各种水生植物大约一两百种,将自己的园子变成了一个小型水生花卉品种标本园。种的东西多了以后,他为了方便推广应用这些水里的花花草草,他又开始琢磨人工浮岛,因为搞过机械和工程,而且特别爱学习、爱鼓捣,老崔自主研发了“错位齿合拼接式人工浮岛模块”系列产品,注册了“绿舟牌”商标,并获得了五项国家专利,成为业内翘楚。这种人工浮岛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拼装方便、物美价廉,投产后销路不错,让老崔骄傲的是北京奥运会都用过他的产品。现在他已经是荷花届的专家了,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体修复、荷花种植等,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在辽宁、山西等地,都有他帮助培育的大型荷花种植基地。

老崔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老崔虽然雇了几个人帮着收拾村里的这些池塘、大棚、仓库等,但公司和种植基地,全凭他一人管理。老崔善于学习,渐渐地,迎来送往、接洽合作、科研开发等日常事务不在话下。此外,他还管理着公司的三个网站,从网页设计到客服都是他一个人负责,运营非常稳定。他通过学习,精通电脑,常用软件都能熟练使用。他对网络亦有浓厚兴趣,很早就在网上展示销售他的产品,自称把百度搜索都琢磨透了,怎么用最少的钱使搜索排名靠前,怎样设置搜索关键词之类的,他都有自己的道道。

老崔是个很有市场头脑的人。他的床头常年放着一大摞纸和笔,半夜三更,灵感来了爬出被窝就开始画图纸、做记录。目前他有很多的项目想法,在寻求合作。第一个想法是大面积种植南方水生蔬菜,向大量从北京迁来的企业从业人员销售,如藜蒿、水芹菜、茭白等。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亦庄等地迁来的南方商户陆续在永清安家置业,这个商机确有可为。老崔的水芹菜、茭白栽培技术已经过关,只要有合适的场所,大面积生产供应没有问题。第二个想法是开发培育城市景观花卉。他相信永清会定位为大北京生活圈的花园宜居卫星城,将有大量的城市绿化美化需求。第三个想法是开发莲蕊茶、莲花茶、莲心茶、荷叶茶等功能性茶饮料。老崔谈起市场项目,滔滔不绝,思路十分开阔。

老崔也不是没有烦恼。他目前最烦恼的两件事情:一是土地费用高,二是他的专利产品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永清基地30亩土地10年租期合同就要到期了,在协商重新签合同时,农民把一亩地一年750元的租金提高到1600元,并且一年一续租,每年的土地租金需要重新调整。老崔的水生蔬菜和特种水生花卉项目还需要大量追加资金,更重要的是租期太短无法按计划实施项目设施建设。第二个难题是老崔的“绿舟牌”人工浮岛虽然走俏,但是,市场上居然冒出四五家仿冒企业,到处都是类似产品,有的仿冒厂家甚至把老崔的专利证书都复制仿冒了。更让他恼火的是,仿冒厂家用无限度降低产品质量的手段打价格战。老崔曾多次找法律部门和知识产权机关申诉。说到这里老崔非常无奈,“专利不专利的,根本没用啊。”

接触几次后,我渐渐开始佩服老崔。他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能力都很强,眼光也非常精到,看准的几个产业既符合当地实际,也很有前途。比如种植南方蔬菜,眼看着永清开发区进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南方口音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乡愁和胃口,都需要有这些蔬菜来抚慰。但是老崔的种莲产业在我看来也有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有3个。一是与村里的融合度不高。目前他能够带给村里的效益就是流转土地的租金,及雇佣的10位农民。村民能够看见的就是铁丝网里面池塘里盛开的荷花,但这些荷花与他们毫无关系。二是与政策衔接不畅。他所从事的水生植物栽培、水生蔬菜种植等等,在农业中也属于相对偏门的小产业,尤其在北方这样的大环境下,懂这些的人不多,吸引的目光也不多。所以老崔自己勤勤恳恳搞了这些年荷花、水生植物等种养,在业内小有名气,但却没能进入当地农业部门的视野,也没有政策项目支持。三是他缺少经营管理团队。目前的规模他一人尚能应对,但产业如果真的做起来了,他和老伴两个年届60的人是应付不了的。

经过与老崔的探讨和交流,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村里融合不高我建议了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发挥专长,向农民教授水生蔬菜培育技术,做好示范,引领农民一起搞好生产,形成村里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另一个就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永清县距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60公里,乡村旅游市场广阔,老崔的园子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集科研推广、产品展示、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与周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合作互动,共生共赢。关于与政策对接的问题,老崔需要找到公益或半公益的切入点,才能与政府有合作关系。目前他搞特色农产品科研基础不错,但推广技术带动周边农民不够,倘若对周边农民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这个公益性的接口就打开了。此外,还可以从合作社、标准示范园、设施农业等方面去寻找与相关政策的接口,以期能够取得相关支持,把产业做起来。关于管理经营的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找到想在农业领域投资的工商资本,由工商资本来负责运营管理市场等,老崔以技术入股取得分红。

老崔有农业情结,有市场意识,也有学习能力,他的困惑和难题也是当下众多返乡创业者的一个缩影。我敬佩他,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帮助他。由衷地希望在返乡创业的这条路上,所有的农业创业者都能攻克难关,收获果实,实现梦想。

(作者单位: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