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秋实的故事——记山东省平度市新型职业农民李春香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李春香觉得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她对丈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做服装生意了,回老家承包粮田,发展规模种植经营。

  春香秋实是一个家庭农场的名字,它的当家人叫李春香。

  在回乡当农民之前,李春香一直在平度市区做服装生意,并靠灵活的经营和辛勤的劳动有了一定的积蓄。但考虑到农村老家的公公、婆婆年事已高,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和丈夫便有了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想法。但两位老人不愿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她也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就在这两难之际,考虑到平度是一个农业大市,马家沟芹菜、明村西瓜、大泽山葡萄都名声在外,李春香觉得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于是,她对丈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做服装生意了,回老家承包粮田,发展规模种植经营。这个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亲朋好友们的强烈反对,大家都说:“人家都是拼命挣钱往城里去,你们倒好,干得好好的怎么又要回到这农村来。”面对亲友的阻拦,她没有退缩。2010年,她毅然卖掉了市区的两套房产,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承包了400多亩耕地,开始了她的家庭农场经营之路。

  春香秋实 硕果累累

  2011年,李春香做家族成员和周边农户的工作,实行先付款后种地的做法,将土地规模迅速扩展到1100亩。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黑小麦喜获丰收,亩产达800斤左右。虽然产量较普通小麦低,但黑小麦营养价值高,收购价是普通小麦的两倍以上,算下来平均每亩增收500多元。在种植黑小麦的基础上,她还开始种植黑玉米、黑花生、黑豆等各类杂粮。2013年初,她正式到工商部门注册了“春香秋实家庭农场”,并申请注册了“黑养源”和“金灵芝”农产品商标;又投资80万元建了面粉车间,引进全自动石磨机组、全自动包装机组和全自动挂面机组,加工后的面粉、饺子粉卖出了每斤12~15元的好价格,种植的黑杂粮销往北京、济南、青岛等城市。2014年,她的“春香秋实家庭农场”已累计流转土地2582亩,主要用于黑色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基本形成“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她在山东特产网设立网页,并建立网站进行产品推介,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她为近3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农民800多人,年创利100多万元。

  热心公益 惠及乡亲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但都是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经济效益不高。于是,李春香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把种植户组织起来,走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之路,使广大农民都富起来。为此,她发起成立了“青岛天力宝农机专业合作社”“浩鑫源粮蔬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所需的农业机械服务,为社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统一采购、供应本社成员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且低于市场价格20%。合作社成立后,坚持以社员增收为宗旨,以“联营生产、独立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加强产业化服务,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0台套、晒场6000平方米、粮仓4000立方米、办公室15间;基本实现了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带领乡亲走上了合作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除了带领乡亲共同生产经营致富外,她还十分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她关心村里的孤寡残疾人员,先后为村里7户残疾人家庭安置就业,并给他们投了5项保险;出资为村民常年亮起了路灯;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每逢节日去探望敬老院“五保老人”。在2013年由平度市团市委组织的公益拍卖会上,她一次性为希望小学捐赠万余元。

  新型农民 永续培训

  2014年,她报名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尽管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李春香受益匪浅,她把老师课堂授课的内容认真地做好笔记。“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这次培训!”李春香说,“它让我懂得做农业创业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鼓励我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我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自己在农业上会更加有所作为。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会经常地给自己充电,后续的指导和服务也在进行,培训的老师们会经常下乡指导、跟踪服务,并为我们学员牵线搭桥聘请外地专家。所以,以后的发展我信心十足!”她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水浇条件,购买新型农机具,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和种植品种,带动合作社社员共同致富。

  2014年,李春香重点在为社员服务方面下功夫,投资200万元建成万吨粮食储存库,又投资100多万元新上大型烘干机,解决了社员粮食晾晒难题。同年,李春香又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生态肉牛养殖场、1200平方米的有机肥加工车间、1000多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3000立方米的青贮池,存栏西门塔尔肉牛300头。合作社将种植、养殖及保护生态有机结合,通过将牛粪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为周边更多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用气,实现了高效发展、循环发展、绿色环保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带动父老乡亲增收致富的能力。

  李春香的成功并非偶然,不仅因为她年轻、敢想敢做,更因为她对农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然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李春香背后的那支专业农业培训指导队伍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果没有专家的跟踪培训和长期指导,李春香在农业发展的这条路上也许会经历更多坎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李春香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让她越走越远。课堂授课结束,课下培训不结束,后续服务不结束,师生关系不结束。这样的培训为像李春香这样的创业者增加了更多成功的筹码。

  在面临“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上,李春香给更多投身农业的年轻人做出了表率,而她自己积极学习、并在基地内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更让我们看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景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