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贫根子” 摘掉“穷帽子”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息烽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与贵阳生态保护发展区、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上。改革开放以来,息烽县以实现贫困村“减贫摘帽”、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推进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在贵州全省贫困县中实现“三个率先”目标,即率先越过温饱线、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率先迈进全省建设经济强县行列。

强化帮扶:

“扶持谁”要“精准识别”

息烽县流长乡四坪村地处偏远,周永生一家是这个贫困村有名的贫困户。提起贫困户的识别工作,他说,首先自己写申请,村委会初审,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然后张榜公示。接下来,乡里审核公示,县级审批,最后在县人民政府网上公示。“公开、公正、透明了,老百姓就没意见。”周永生说。“这样一来,保证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找准了贫穷的根子,为下一步制定扶贫计划打下好基础。”息烽农业局局长卢天伦解释道。

“这些年要不是有帮扶干部的帮忙,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来。”61岁的青山苗族乡马路岩村村民郑前碧告诉记者。早些年,虽然儿子和女儿长期定居外省照顾不到老两口生活,但是勉强还能生活下去。因为是贫困户,在村支书谢忠明的介绍下,郑前碧与丈夫一起到贵阳一家餐馆打工,那时洗碗每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加上每个月的200多元的低保,郑前碧家也算是脱了贫。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7月份,丈夫因病去世,郑前碧又检查出了白内障……这些让郑前碧顿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勇气,给丈夫看病陆陆续续花尽了老两口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那时,好像天塌下来了,不知道怎么过了,说实话,想死的心都有了……”

“像郑前碧这样的家庭,属于因病返贫的典型。我们作为帮扶干部,知道了不能不管。”谢忠明说。后来,在谢忠明等乡亲们的开导和鼓励下,郑前碧慢慢走出阴影,再次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郑前碧家的20多亩地流转给了别人去种;2015年下半年,郑前碧也吃上了每个月150元的农村养老保险。因为属于山地,所以流转价格比较便宜,这样郑前碧家每年也有个1000多元的额外收入。“除了这些,每年还有农资综合补贴808.8元。”

近年来,为切实理清“扶持谁”,息烽县制定了《息烽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县、镇、村三级上下联动,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由联系村领导牵头,组织小康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做好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帮扶计划等资料的核实、调查及归档工作,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

产业扶贫:

“怎么扶”须“照方抓药”

2013年1月,息烽召开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攻短板、三年保达标”的扶贫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人均GDP、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以上的“三个高于”标准,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心共创同步小康。

针对“怎么扶”的难题,息烽县围绕规划“照方抓药”。在老工业园区强链补链延链的基础上,跨区域合作共建新园区,启动永靖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扶持葡萄、蔬菜、肉鸡三大农业园区扩容增效,全部进入省级示范园区行列。息烽县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变扶贫项目资金到户为扶贫资本、收益到户的扶贫开发模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小寨坝镇田兴村就是“合作股份”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2014年10月,村支书王世凯与村里几名返乡农民工筹集资金,以“村委会+自然人”的模式注册成立了息烽南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委会以集体资产估价入股,参与组建基层经济实体。2015年1月,该公司利用流转的200亩土地种植起高山二号葡萄。“目前,葡萄成活率在95%以上,葡萄成熟后将直接由红岩葡萄酒厂收购,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据王世凯介绍,该公司计划3年发展葡萄种植5000亩以上。“村集体经济占公司21.5%的股份,直接从公司利润抽成,届时,村里‘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田兴村的发展模式只是息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按照工业化、生态化、市场化理念,息烽结合园区建设,以企业为依托,配套完善蔬菜、果树和肉鸡三大产业核心区配套设施建设,拓展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发挥一产“接二连三”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目前,息烽县实施了石硐镇核桃育苗基地建设、永靖镇核桃采穗圃基地、养龙司生态猪养殖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基地化、园区化和产业带的格局。

走进养龙司镇堡子村,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该村正在打造的生态、农业、旅游协同发展的美丽乡村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以前田间秸秆乱堆乱放,杂乱不堪。”村民袁夙康说:“现在卫生环境好了,乡村变漂亮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作为息烽县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进行打造的堡子村,围绕“产业美、精神美、环境美、生态美”的建设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5年,堡子村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70余万元,完成村道硬化、生态污水池改造、停车场建设、庭院改造和休闲长廊、人行步道的修建等19个项目。堡子村支书吴敬贤说:“要想把美丽乡村经营好,不能没有产业的支撑。我们发挥农业园区和‘半边天文化’的带动作用,打造以都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为核心的‘农旅一体化产业’模式。”据了解,堡子村依托息烽县蔬菜现代生态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培养种植大户、模范经营户,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广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该村已成立3个农业合作社,园区与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近200亩,占该村耕地面积近一半,涉及80余户农户。

科技扶贫:

“大扶贫”须依靠“大数据”

息烽当地农民有种植葡萄的习俗。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生产的产业结构,现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贵州红岩生态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息烽县葡萄种植示范园区内唯一一家大型龙头企业,目前拥有核心优质葡萄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农户种植10000亩,公司厂房位于贵州闻名的优质葡萄之——红岩葡萄沟。

日前,息烽县红岩葡萄示范园“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建成投用。系统运用“大数据”理念构建“物联网”,使葡萄种植从繁琐的“地上操作”变为简单的“线上遥控”。

打开电脑、登录系统、移动鼠标,显示屏画面立即跳转:从小寨坝红岩村文化广场绵延至大寨村的千亩葡萄尽收眼底。再切换镜头,选择“焦距”、“光圈”、“变倍”操作,远在2公里开外的园区田间管道、葡萄、土壤一览无余。工作人员李健一边娴熟操作一边介绍:“设立在田间的太阳能探头360度旋转,可远程时刻监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刚看到的是“千里眼”,而另一边则是“田管家”。在李健右对面的显示屏上,“绿色粗状线条”把白底屏幕划分成15个板块。点击“总开关”,横贯其中的U型绿色线条不停滚动,“这表示主水管道通水。”李健介绍,从红岩村村委会大楼前至大寨村的650亩葡萄园被划分成15个区域,建设在田间的15个太阳能自动水阀、4个太阳能探头、1套施肥机以及各种大小供水管道、感性器等物件组建成“物联网”。通过“物联网”,坐在红岩村文化广场附近临时搭建的“总控室”内,足不出户便可实时监测田间气象、土壤墒情等信息。系统通过各种信息汇总分析,还会发出有关田间管护建议。“当土壤湿度低于40%的时候,说明田土比较干燥该浇水了。”李健说:“农户即是远在千里之外,打开平板电脑也能远程给果园浇水、施肥。”

背靠“大数据”做扶贫,不但为当地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科技支撑,而且为地方干部掌握第一手扶贫资料提供了便利。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贵州通过扶贫摸底“四看法”入户调查、登记,掌握第一手资料。2015年,息烽县通过开展全面校核工作,完成了“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目前全县30个贫困村已达到国定退出标准,实现“减贫摘帽”,占计划任务100%,全县941户2720个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3028元国家贫困标准实现脱贫,占计划任务的100%。

30年扶贫:

从“卖血为生”到“减贫摘帽”

“从解决温饱到摘掉贫困帽子,从跨入经济强县行列到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息烽可是用了几代人的努力。你别看现在的息烽处处一派生机盎然,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们曾经出现过以卖血为生。”贵州省政策研究室农改试验办主任赵雪峰对记者说。

近年,息烽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减贫摘帽”的步伐。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息烽县共有贫困乡镇5个,有贫困村84个(其中:一类贫困村37个,二类贫困村41个,三类贫困村6个)。2010年息烽县有贫困人口2.98万人,贫困发生率11.53%;2011年有贫困人口5.14万人,贫困发生率22.87%;2012年有贫困人口4.32万人,贫困发生率19.1%;2013年有贫困人口0.78万人,贫困发生率3.51%;2014年有贫困人口6920人,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截至2015年11月,息烽县30个贫困村已达到退出标准,实现“减贫摘帽”;按照3028元的贫困标准,全县2720个贫困开发对象全部实现脱贫,2015年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让数万人5年间脱贫,息烽县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用息烽县委副书记、县群工委书记何发兵的话来讲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从根本上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仅靠‘输血’式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搞好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才行。”据何发兵介绍,息烽县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还采取了多元化扶贫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抓教育扶贫,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二是抓创业就业,扶贫成效得到巩固提高。三是抓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四是抓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五是抓文化扶贫,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下,息烽县2013年度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3.8%,比2012年度提升了4.7个百分点,2014年度达到95.2%,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环境质量三项核心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标准值;2014年全县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排名第16位,经济发展满意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9个指标排名贵阳市第一,全县人均GDP达58515元,突破9000美元大关,高出贵阳市平均水平3497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