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苏达 仲裁庭走出的“法律专家”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周 嵘 字号:【

年近不惑的叶苏达,中等身材,肤色白净,戴着金色边框的眼镜,透出几分儒雅。“对不起,最近太忙了。刚从北京参加完农业部主持的仲裁流程修订研讨会,现在还在加班整理材料。下周还要去北京参加一个仲裁工作的座谈会。”见到记者,他连忙解释,不紧不慢的南方口音中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今年是土地承包仲裁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对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是很重要的一年,不少工作都需要总结、修订,能在仲裁工作规范化建设中发挥一点作用我感到很高兴。”

刻苦钻研才能“专”

“我刚开始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时候,感觉让农经干部搞法律,就像让兽医坐诊妇产科。”在每次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举办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培训班上,叶苏达总是用这句话作为开头。对他而言,这句话不是玩笑,而是他的一个心结。

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刚刚开展工作时,有一次市中院民事庭的一位法官偶然看到他的庭审记录和裁决文书,很是不屑一顾,私下里说就算法院的实习生都比他的法律水平高。这件事对叶苏达的触动很大,农经干部对土地承包政策和法律烂熟于心,但对严格的庭审程序和规范的法律文书却是门外汉。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在土地承包仲裁规范化上做出点名堂。“既然做了这项工作,那么就一定要成为大家都认可的专家。”

时值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刚刚施行,叶苏达沉下心来,仔细研究,越研究越有信心。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离不开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变迁的了解和对土地承包政策的掌握,“这正是我们农经干部的长处。只要设计出严格、规范的法律程序,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就能成为我们的专长领域。这是只研究法律的法官们永远也比不上的!”

辛勤付出换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如今叶苏达以极高的专业素养,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曾参与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主持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法律文书示范文本专家论证工作,参加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参与编写在中国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实务》。他汇总整理了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承包仲裁相关的法律政策、地方法规,主持编撰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政策法规汇编》等3种法规汇编,他主持开展的《温州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研究》等4个研究课题获浙江省农业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勤于思考才能“新”

叶苏达秉持的工作理念是:“就是给我一粒米也要把它雕出花来”。从2003年参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起,他就全身心投入,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认真对待仲裁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思考对策,创新工作思路并付诸实践。工作伊始,他深深感到农村经管队伍缺少法律专业人才,探索规范化流程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他在浙江省率先提出和推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规范化建设,并被列入温州市“农业十大项目”之一。他提出仲裁机构要实现“四化”,即实现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做到“六有”,即有健全机构、有经费保障、有精干队伍、有配套设施、有完善制度、有工作成效。目前,温州市已经建成9家仲裁规范化建设单位。

由于农村特殊的社会环境,基层农村经管部门在对争议地块的命名和质量评价上基本都遵循当地乡约民俗,缺乏统一标准。他组织成立了浙江省首家耕地质量技术鉴定委员会,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案件涉及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质量损毁提供技术鉴定依据,制定耕地质量鉴定办法和技术规程,设计鉴定文书,组织专家团队,收到很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他还组建了温州市农业法学会,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纳入法制理论研究的组织化建设中去。

关注民生才能“真”

叶苏达非常重视社会影响较大案件的审理,如妇女、老人、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权益受侵害的案件。对此类案件他总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最理想的方式来处理,通过快速、高效、公正的仲裁裁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在仲裁案件中,他非常认真细致,开庭前总是要做好充分的庭前准备,无论是自己主持的案件开庭还是参加合议的案件开庭,他总是准时到庭,从不中途离开,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做到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由于他办案公正、廉洁、高效,赢得了仲裁当事人的信赖。一个案件的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主任)来访致谢说:“这个裁决让我看到了农业部门的公正办案。因为整个案件仲裁过程中,我们没有给您打过一个电话,也没有去托什么关系。案件的裁决结果纯粹系仲裁员居中、公正的仲裁所致。透过这份裁决让我感受到了仲裁庭的公正。”

他真诚对待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耐心做好法律宣传和讲解,尤其是遇到情绪激动、态度粗暴的当事人,他笑脸相待,认真耐心说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例如,在处理陈碎娒案件时,陈碎娒的承包地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被三个孙子和二儿子划走,陈碎娒向土地承包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归还,庭审过程中三个孙子很不理解,情绪激动,他不愠不火,与该案当事人耐心细致地说理,推心置腹地交谈后,被申请人离开时诚恳地说:“叶同志,我相信你,案件怎么裁决我们都接受,对你都没意见!”过了一周,在该案件旁听的陈家二儿子到土地承包仲裁委办公室来找他,主动请求与陈碎娒调解。事后,陈碎娒特地送来印有“心系农民、公正执法”的锦旗来表达深深的谢意。12年来,他收到的人民群众送来类似的锦旗就有12面。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12年来,叶苏达像制作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一样,细细地打磨手中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无怨无悔地付出青春流尽汗水。幸运的是,他也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和无价的宝贵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深知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广阔天地,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可谓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