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郎溪 联合小农场 开拓大市场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汪洋 字号:【

编者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推进改革。当前,各地各部门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进行实践探索。本刊特开设“调结构 看一线”专栏,为您带来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好做法、新经验,敬请关注。

“结构调整显威力,虾兵蟹将闹市场。”五月的皖南,绿树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站在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文友种植家庭农场的100多亩稻虾连作示范田边,谈起近年来该县家庭农场协会在引领各农场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的作用,县农委副主任戴华芹赞赏道。

“如今,在家庭农场协会的带动下,全村近半耕地都采取了一稻一虾模式,不仅减少了农户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收益还比原先传统的一稻一麦耕作模式翻了好几番。”塘埂村村主任徐日秀如是说。

从分散走向联合 协会应运而生

郎溪县位于皖东南,境内地形多样,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常年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烟叶、茶叶等农作物,并有畜禽和水产品养殖等农产品生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我县早在2007年便提出了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工作思路,并按照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市场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采用多种措施,扎实稳步推进。”戴华芹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2月,全县已发展各种类型家庭农场809个,有效地推动了全县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成立协会组织,郎溪想得早,做得好。”说到成立家庭农场协会的初衷,协会秘书长严虎表示,“政府不能也不可能替代一切,其作用是有限的,随着各个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必须成立一个农场主自己的协会组织,让大家联合运作。在大家的共同需求下,2009年,家庭农场协会随之诞生。”

主动适应市场 自我管理服务

“作为家庭农场与家庭农场之间、家庭农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协会成立后,实行家庭农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严虎告诉记者,协会始终坚持“互惠互助、共同致富,组织协调、科学发展”的宗旨,可以说,目前已在全县形成了协会科学引领服务、政府大力扶持、农民积极兴办家庭农场创业的喜人局面,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家庭农场五种发展模式之一。协会会员也由最初成立时的50个发展到如今的180个。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倡导会员发展什么。”严虎说,对于协会的作用,简单的理解就是主动适应市场,自我管理服务。协会有规范的章程,并定期召开会议,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近年来,协会协调组织了50名农业技术干部与家庭农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紧跟市场需求,全面指导家庭农场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新技术应用:在全县推广应用茶叶新品种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安吉白茶、黄金芽等,目前已达4000多亩;推广应用蟹鳜混养技术,面积已达5000多亩;推广应用生态甲鱼新品种养殖技术,如日本鳖等达1500亩。此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自主研发了西瓜新品种“绿甜十号”,并通过了省级审定。

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参与全国科技周、科普日及科技下乡活动。同时开通短信群发服务,以家庭农场为对象,村两委干部为信息员,做到信息服务全覆盖。协会创建了“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网上营销平台。截至目前,由协会组织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78期,受训人员达712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29期,听讲人员达2320人次,成效显著。在技术培训的同时,还结合实践,增强养殖户科学发展的意识,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不断创新服务 推动可持续发展

“原先,我们这都种绿茶,成立家庭农场后,大家纷纷改种白茶,虽然刚开始投入较大,但长期效益很好。去年资金缺口有点大,在协会的协调下,很快便拿到了30万元的贷款,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凌笪乡流水涧茶叶种植家庭农场主邱君烈说。

戴华芹向记者介绍,协会每年都要与金融部门合作,组织召开银农对接会,让农场主与银行面对面交流。2013年协会与该县新华镇银行共同协商,专门打造了“家庭农场贷款”品种。2014年协会又与县邮储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实施“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截至2015年底,合作的几家银行已为全县110户家庭农场贷款达2600多万元。

“农场主之间本来都不熟悉,有了协会这个平台,大家可以经常在一起坐坐、谈谈,互通有无。比如,养鸡的农场有鸡粪,就可以销给苗木农场作肥料。”严虎说,为进一步延伸服务,协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如:2014年5月份,与县供销社合作成立了“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了农产品在市场和网络上的营销平台,开拓针对家庭农场的供销服务。

小农场大事业。“据2014年底对50个家庭农场调查,户均经营土地226.5亩,人均纯收入4.6万元,是当年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倍多。可以说,在协会的示范和带动下,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最稳定的生产经营主体。”县农委主任包德平如是说。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