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源头追梦人——记云南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红河源村支书吴茂德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伟 字号:【

由于扶贫工作的需要,我踏上这块叫作红河源的土地。在这里,我和我的队友,见证了村支书吴茂德,是如何成为在红河源头脱贫攻坚的“追梦人”。

初遇老吴

2015年9月2日,秋雨绵绵,按大理州巍山县的安排,我们扶贫工作队一行三人到永建镇红河源村委会报到。

碰上一个坏天气,雨下个不停,黄胶泥土路成了烂泥潭,越野车慢如蜗牛,十公里山路走了两个小时,车轮不时打滑,几次陷入泥中,要全部人下车才将车推出来。到村委会我们已满腿是泥,狼狈不堪。

村委会位于接近山顶一个叫大井田的村子外的公路边,是一幢半新两层小楼。村干部出来迎接我们,村支书迎面走来,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男子,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有些谢顶,厚厚的近视眼镜,目光温和而沉稳。吴茂德任村支书前当过二十多年代课教师。

扶贫工作充满了艰辛。红河源村基础设施落后,路况很差,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一个自然村离村委会十八公里;贫困面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4户;雨季山路崎岖,不时有塌方,摩托车都不敢骑,走路一步一滑,进村入户十分困难。

12月份,雨季已过,冬天逼近,天气变冷,工作队和村干部逐渐熟悉。在我们看来,村干部都有山里人的质朴和真诚,所以工作再苦,我们都快乐。吴茂德话不多,相处几个月,总感觉他脾气太好。

接水风波

山区大都缺水,红河源也不例外。村民用水都得用水管从山涧里接到家中,水质好但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连年干旱,让很多山涧中潺潺的溪水断流,村民用水捉襟见肘,这引出了许多纷争。

白族新田村有三十多户人,部分群众饮水出现了困难。经过努力,新田村引水项目上报申请获得批准,资金虽已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因水源问题引发了风波。原计划将小花盘村下边的一股泉水接到新田。但在准备施工时,村民出来制止。几次协商未果,村民态度越发强硬。我们考虑如果强行接上,重则会引发冲突,导致群体性事件,轻则村民有抵触情绪,水管随时会被破坏,因此接水项目被搁置,上级几次催促落实,压力日益增大。

接着,我们尝试寻找其他水源,但都不可行,有的距离远,有的位置低。在山路上奔波了半个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水源,老吴因焦急而失眠。他思考了几天后,提出还是做小花盘村工作,我们都觉得难以成功,但老吴说“再去试试”。

山里晚上才能找到人。每天傍晚,老吴一个人驱车跑13公里山路到小花盘,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半夜才回,累得够呛。过了十来天,老吴面露喜色,说工作做通了,晚上去开个群众会。当晚八点我们就到了小花盘,十点左右群众才基本到齐。我们希望村民以大局为重,帮助新田人,支持扶贫工作。村民说,“这几天吴老师够辛苦了,不支持对不起吴老师,但主要是没有来开会的三家人不同意”。

当晚十一点,我们又专程走访这三家人。第一家人住着一幢新房子,看起来比较富裕。老吴叮嘱我们说这家人工作有点难做,他们说什么都不要计较。进到院子,男主人直接放话,“接水的事不用商量,办不成”。老吴说:“老哥,前天你说只要全村人同意你就同意,现在全村人都同意了,请你支持一下”。男主人说:“新田人水够不够吃与我无关,这水我要浇核桃树,我不同意,你能怎么办?”话越说越难听。老吴看到我想发火,就把我们推出门外,他跟这家人讲道理。不管对方火气多大,老吴始终不急不躁,解释了不把他们家列入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原因。同时以情动人说:“你们家儿子考上大学,是全村的骄傲,我老吴还教过他,红河源村在扶贫工作中得到上级支持,有这样的机遇不容易。”对方终于慢慢平静下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男主人终于被说服了。他说:“吴老师,这几天你来我家五趟了,我算是佩服你了,你是真的想为红河源办事的人,我再不准你接水就不是人了,儿子回来会骂我的。”然后还表示其他两家人和他们家是约好的,那两家人的工作他去做。

两天后,接水项目开始动工,仅用了五天工程就全部完成。清澈的泉水从水管里流出来时,新田群众十分高兴,奔走相告,一个老人抓着老吴的手说:“谢谢你,吴老师,你们办了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

老吴的耐心和执着让人钦佩,虽然为人温和,但他的性格其实相当坚韧。

亲身带动

3月份,天气渐暖。推进畜牧产业发展项目遇到了困难。按规划,每户养一头能繁母牛补助5000元。但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主要是担心市场销路和疫病风险。为此,我们又召开了一场群众会。

老吴对养牲畜很在行,当代课教师时工资太低,他时常做点牲畜生意贴补家用。开会那天,老吴赶着一头牛来到村委会拴在树上。会上部分群众对买牛发展养殖心存疑虑。老吴将牛牵到群众面前说:“这是我昨天刚买的牛,按扶贫政策的标准买的,花了九千八,没有一分钱的补助,和大家一起养,我算过一盘账,一年以后,不算劳动力成本,计划赚一万元钱,我相信能做到,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养着试试,看到明年能不能赚到一万元,但前提是你们要和我养得一样认真才行,选牛、防疫、饲养各个环节工作队的施医生会为大家提供帮助,大家约一下,买牛时我们和大家一起去,帮大家把把关,不要把病牛买上来。”群众听了老吴这番话,消除了心中的顾虑,项目发展顺利推进。

小猪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青花是个不幸的女人,双腿残疾,走路都需要拐杖,不能下地干活,8年前丈夫去世,留下她和10岁的女儿。正当娘俩生活陷入绝境之时,她遇到了一个好人,一个从四川过来的瘦小男人到她家入赘,人们现在都叫他“小四川”。“小四川”是个善良的人,对张青花娘俩很好,非常能吃苦,起早贪黑的干活,一人撑起了这个家,还省吃俭用供女儿上学。女儿也争气,去年考上了大学。本地人敬重“小四川”的人品,有活都愿请他做,工钱也给得比一般人的高,但靠他一个人做力气活养家,还要供一个大学生,家庭十分贫困。我们也想帮助一下“小四川”。

老吴发现张青花家有一块地在公路边,交通方便,面积大而平整,建议“小四川”想办法围起来,盖个简易养鸡场发展养殖。“小四川”说没有钱。老吴考虑了几天后,提出两人合作办养鸡场的想法,他提供资金、负责销售,“小四川”提供场地和日常管理,两人达成了协议。之后老吴还约了小猪街愿意入伙的两户贫困户一起养鸡,一是给他们一个增加收入的渠道,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二是多几个人手,准备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养鸡场已破土动工。

养鸡场破土那天,老吴特意杀了几只鸡以示庆祝,老吴说:“我们红河源现在是全镇最穷的村委会,但我相信,几年后我们不会是最穷的。”

原来这就是老吴的梦想,他在微信中使用的名字是追梦人,而他的梦想,也正是我们来做的事。如今,扶贫攻坚的好政策给红河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群众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好日子就要来了。

(作者系云南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红河源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