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薯业潜力,打造农业新亮点——第六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综述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锦华 字号:【

马铃薯,这个看似普通的作物,凭借拥有粮食、蔬菜、水果中的大部分营养元素,以及全世界10亿多人将其作为主食食用多年的成绩,在新千年的时候被法国评选为“影响过去1000年人类文明史进步的十大事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薯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马铃薯和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为推动薯业发展,进一步发挥薯业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自2010年起连续六年举办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简称“薯博会”)。

今年6月27日,第六届“薯博会”首次落户云南,吸引了来自荷兰、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130多家展商参展,全面展示了国内外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薯类作物在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为配合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本届“薯博会”特设美食区和马铃薯主食厨房,通过现场演示、互动品尝和评选特色土豆美食等活动宣传土豆主食和菜肴。展会同期还举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中荷马铃薯仓储与加工技术对接活动”、“亚太马铃薯机械化论坛”等活动。通过全方位优质服务,“薯博会”为推动薯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薯类产业健康发展、探索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

征集美味,色香味全,

美食厨房成亮点

土豆是百搭食材,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烧、煮、炖、扒,还可“膨化”。自从去年初农业部推出“马铃薯主食开发”战略后,国人逐渐认识到她的全营养优势,并且挥洒智慧,运用中国传统烹饪手法进行马铃薯美食创意开发。从现场来看,无论花样还是口味都如同孙猴子七十二变,令人惊叹。

薯博会组委会早在半年之前就专门策划了面向全国征集“中国100土豆美食”的活动。由爱全薯品牌管理公司策划承办的“土豆美食厨房”,在薯博会上对征集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花样繁多的土豆美食,颠覆了记者对土豆吃法的传统印象。特别是中央展示区对土豆美食现场加工制作的展示,不仅让公众先睹为快、眼见为实,而且能够亲口尝一尝,用舌尖来感受土豆美食的魅力。

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个“土豆美食厨房”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美味大餐:土豆馒头、土豆花卷、土豆饼干、土豆点心、土豆面人、摊土豆全粉煎饼、炸薯条、土豆饺子、土豆泥、土豆生汁……简直就是土豆界的“满汉全席”。最引人注目的是直径两米的双层土豆大蛋糕,以及用土豆摆出的各种造型,可供观赏。

在“100土豆美食”的征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拿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产品。海乐达推出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土豆全粉馒头、花卷,富含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希森集团提供的土豆饮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优质紫土豆所富含的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还有来自山西的“方山炒恶”,将地域特色饮食文化融入土豆美食中,让人眼前一亮;北京的土豆大厨张爱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土豆点心,用烘焙技术,做出令人垂涎的土豆饼干和甜点;还有用紫土豆榨出的鲜土豆汁,别具风味……

据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介绍,本届薯博会的主题之一就是“推动消费”。“主食厨房的展示,就是要让中国消费者认识土豆的好,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土豆能够制作如此丰富的美食,继而愿意多吃土豆。”

营养齐全,节水增效,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联合国把马铃薯列为世界四大主粮之一,不仅仅因为它好吃、百搭,更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营养,因此联合国把它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营养专家称,土豆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维生素更是苹果的4倍。特别是土豆中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且耐加热。

除了营养齐全,马铃薯更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适用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具有较大的作物优势。由于马铃薯消耗单位面积的水、光、地资源而产出的热量与优质蛋白质高于一般作物,因此被视为应对全球人口增长和保障粮食安全、营养齐全的绝佳选择之一。从环境效应考虑,马铃薯对环境的影响比所有的主要粮食作物都要小。据相关资料显示,生产一公斤豆类需要土地面积是生产一公斤马铃薯的三倍,生产一公斤稻谷需要土地面积是生产一公斤马铃薯的二倍。马铃薯生产需要的水分是豆类的一半,是水稻的四分之一。马铃薯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生产通心粉的30%,水稻的18%。如果马铃薯的单产可以和其他作物过去20年的增长速度保持一样,那么其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将更小。

除此之外,马铃薯品种的多样性也是它的另一大优势。据统计,仅我国马铃薯资源库和各育种单位就保存了5000多份(次)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了2000多份资源,筛选出许多抗病、抗旱、耐冻和品质优良的育种材料,并开展了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和分离,建立了块茎品质、抗病抗逆性等重要性状的鉴定评价技术。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薯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马铃薯自400年前由葡萄牙客商引进中国以来,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面积种植作物中的重要成员。目前,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马铃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8%。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确保粮食安全、推进扶贫开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到目前,马铃薯栽培已遍布全国,种植面积约8400万亩,形成了以不同资源条件为基础的栽培区域。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有力支撑下,中国薯业迅速发展,产业链条有效拓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屈冬玉说,“薯业已不再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穷人的产业’,正逐渐成为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尽管我国的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在全球来看都居首位,但产业潜力仍然巨大。依据FAO的可比较数据,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达到了过去20年的两倍,水稻的增长率达到了40%。而马铃薯单产的增长最小,只有18%。我国马铃薯亩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从机械化水平来看,2013年全国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7%,比5年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相比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仍明显偏低,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另外,近年来中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约为42公斤/年,远低于世界马铃薯消费大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同时现代马铃薯加工业所使用的鲜薯量不足全国总产量的5%,加工空间巨大。因此,我国马铃薯产业仍然有非常巨大的提升空间。

研讨会上专家指出,为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马铃薯的市场容量,以市场为导向从事相关科研和生产;要加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研、加工、生产、贮藏和管理能力;要充分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在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建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强大产业支持体系,从政策、科技、金融和市场等方面全方位地提供服务。

技术革新,加工升级,

主食开发延伸产业链条

“十二五”期间,我国马铃薯从种植到加工、消费,全产业链稳步向前,特别是马铃薯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委员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薇表示,科技进步,尤其是新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马铃薯育种、种植、储运、加工、清洁生产、物流配送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升级。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孙洁对我国马铃薯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了介绍。“我国西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生产的马铃薯占全国的60%~70%,每年6-8月以及12月至次年3月采后直接上市的马铃薯相对较少,大量的马铃薯要通过贮藏来满足供应需求,贮藏周期达到4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我国马铃薯加工转化率只有不到10%,这对贮藏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国还有很多散户和合作社采取窑洞储藏和埋地储藏的传统办法,腐烂率达到15%~30%,发芽率达到50%。”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已在全国14个省份新建马铃薯贮藏窖4.1万座,新增贮藏能力116万吨。马铃薯储藏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团队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张泓介绍,研究团队在开展了主食专用马铃薯品种筛选、配方与工艺、品质形成机理及营养素综合评价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已对马铃薯馒头等产品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在今年6月,推出了马铃薯粉占比达到55%的第二代马铃薯主食产品。

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木泰华向记者介绍道:“通过对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工艺优化,我们突破了高占比马铃薯馒头黏度大、成型难、易破损等技术难题,马铃薯粉占比达到55%的第二代马铃薯馒头已在北京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中试及产业化生产。”此外,他们还成功开发了多种适合于中国居民饮食习惯的主食产品,包括面条等,已逐步上市。未来我国将加大力度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更多顺应市场趋势的马铃薯新品种和适应国人口味的马铃薯主食产品。

随着马铃薯系列主食产品的成功开发,作为原料的马铃薯全粉将面临巨大需求,这为全粉加工业发展带来较大促进作用。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在全国首次研发成功生全粉制作工艺,给马铃薯全粉加工业带来技术革新。据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经理黄志福介绍,全粉是由鲜薯去皮烘干后制粉得到,其生产技术及设备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主要作为生产复合薯片、土豆泥等快餐的原料。因全粉生产工艺环节中包含了烘干制熟,故也称熟全粉。但高温使马铃薯中的淀粉糊化熔融,导致在加工主食产品时成团性和发酵能力不佳,同时,仍然存在蛋白氧化褐变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马铃薯生全粉即鲜马铃薯面粉(Fresh Potato Flour)的制作工艺。

“生全粉包含了鲜马铃薯中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保持其完整性和活性,其生产过程是全物理过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全过程低温,保证了全组分的同时也保证了马铃薯细胞的完整性和游离淀粉的适度比例。”黄志福介绍说,用生全粉制作主食产品时,面团的成团性和可发酵性明显优于熟全粉。“今年,我们将与其他企业合作,使年产1万吨规模的生全粉线投入运营。”

对于有些厂家认为单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价格高会使销售难,黄志福说:“这里面有误区,一个4两重的熟全粉含量在50%的馒头,需要消耗8两重的一个鲜马铃薯。所以吃这样一个馒头就相当于吃了一个6两左右重的鲜马铃薯,这样比较价格并不高。”黄志福十分看好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发展前景。“接下来,我们要抓住国家推行‘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战略机遇,研发主食产品专用粉,建设马铃薯主食产品及特色食品研发中心,使其成为公司转型升级的核心。”

薯博会上,面对各种马铃薯美食,木泰华研究员对做法进行仔细询问。他告诉记者,有些机构和企业为了获得国家针对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扶持资金,可能会用不正宗的马铃薯产品以次充好。“并非含有马铃薯成分就叫马铃薯主食产品,比如有的是马铃薯全粉占比很低,有的是用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而成,他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在营养成分和含量上会打折扣。”木泰华建议要规范行业发展,鼓励马铃薯全粉占比高的主食产品生产。对此农产品加工所已展开关于马铃薯食品成分鉴定的研究。

本届薯博会吸引了大量的荷兰参展商参展,超出主办方意料。由荷兰农业协会中国代表处组织参展的荷兰马铃薯企业参展团,非常看好中国市场。荷兰驻华使馆农业参赞郝马丁先生在致辞中说道:“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低于世界水平,意味着潜力巨大。荷兰在国际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和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60%的世界种薯贸易量来自荷兰,希望并期待荷兰在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王薇所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先进的马铃薯加工技术和装备、新型产品等加速向中国市场推广,同时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装备需求不断增加,薯博会为我国薯业加快发展、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市场搭建了良好平台。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