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侧记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姗 字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同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谁来种地”作为“三农”工作的五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2012年至今,连续5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出了全面部署,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个既迫在眉睫又事关大局的问题。

五年过去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展如何?今年6月27-28日,农业部在江苏苏州召开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暨农广校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讲话中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在各地蓬勃涌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从“身份”到“职业”

“我是个农民,但是大多数人见到我都说我不像个农民。大家对农民的理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皮肤黑黑的,满脚黄泥,我的皮肤没有那么黑,衣着体面,和传统的农民形象有差距,因为我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在这次交流会上,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的新型职业农民代表黄必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来自广西农村的黄必文199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商学院,之后进入机关工作10年,2008年下海到广东东莞做生意。2014年,在离开农村多年后,黄必文回到家乡,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富硒水稻和马铃薯、蔬菜,开始当上了农民。然而初次尝试农业,没有技术和经验,没有专家指导,病虫害防治不过关,再加上销售渠道没打开,黄必文亏了不少钱。这时他报名参加了南宁市武鸣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之后还参加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通过这些培训,黄必文遇到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青年农场主朋友。2015年,黄必文种的850亩马铃薯,1100亩富硒水稻,亩产比2014年提高了一倍,当年就赚了100多万。现在的他正努力打造着自己的品牌富硒农产品生产标准园,希望通过做活农业,幸福人生。

从大学生到公务员,从公务员到经商者,最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黄必文的身份跨越,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随着传统的小农模式一步步向规模化经营转化,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加速向少数农民集聚,技术、知识、市场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民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与生俱来、人为固化的身份。职业农民不再局限于种地谋生,而是需要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发展,渴望通过农业生产获得职业成就,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职业农民培育需要的是技术、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真正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坚持分层、分类推进,坚持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如江苏省综合考虑各地农业劳动力实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等因素,开展针对性培育:一是提升一批对农业有感情、有经验的“老农”,对他们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水平;二是吸引一批有乡愁、想创业的“新农”,对返乡农民工、在乡青年出台优惠政策,开展创业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是引进一批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专题培训,鼓励引导他们到农业领域就业创业,让他们成为今后农业的新生力量。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长起来。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正在成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一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一批“戴眼镜”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涌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据对2015年申报的1.3万青年农场主统计,其中高中/中专学历占58.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4.7%,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典型层出不穷,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一道靓丽风景,“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对传统农民的认识正在被颠覆。

从“被培训”到“要培训”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管理中心,张桃林副部长与站在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稻田养虾基地田头的种粮大户陈立夫妇进行视频连线。陈立夫妇是长沙的新型职业农民,今年3月报名参加了在湖南农业大学举办的为期4天的稻田养虾培训,现在他们的70亩稻田养虾基地形势非常喜人:“这样的培训特别实用,希望以后能多办几次!”在长沙,职业农民培育注重因产制宜、因人制宜,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设置培训课程,先后举办蔬菜带头人、稻田生态高效种养、生态农业等10多期产业专题示范培训班,在培训内容上聚焦产业发展前沿与实际,确保农民能够“学得到、带得走、用得上”。

河北省平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如期实现精准脱贫,该县围绕“菌菜果牧”四大主导产业,以特色产业村、示范园区、示范农社为基点,通过“一村一校、一园一校、一社一校”的模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育。一方面选择180名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等产业带头人进行全产业链式特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对300名流转出土地并进入园区打工就业的贫困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型培育,使他们熟悉生产环境,掌握一定生产技术,“带技术、零投入、零风险”轻轻松松地入园就业。平泉县平东食用菌合作社有15户职业农民在园区内创建了家庭农场,探索建立了“产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模式,解决了150人就业,带动周边100户家庭从事食用菌生产。

各地通过把培育工作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在农民田间学校就近就地开展培训,实现了教学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变“被培训”为“要培训”。不仅如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个长期系统性工程,很多地方在工作中把短期集训与常态管理结合起来,对学员建立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学员的长期跟踪管理,为学员提供长期服务,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如湖南省长沙市创新“微信+”管理模式,在全市组建了7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级微信群、QQ群,邀请授课专家在微信群开设专栏,目前参与学员已达6000多人。还先后成立“长沙市青年农业创业联合会”、“长沙市现代青年农场主联盟”等组织,为新型职业农民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陕西省富平县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定期组织回访,形成长期跟踪、指导、服务管理机制,还搭建富平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平台和QQ平台,举办新型职业农民论坛,促进互动交流、对话合作和联合联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中心”,为学员提供“一站制、保姆式”的服务;76名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支撑起的热线“400400184”电话,24小时为职业农民提供服务。这些举措,都在努力为职业农民提供“教育与服务延伸,人才与资源整合,产业与市场连通”的“农民之家”,让职业农民获得认同感、归宿感。

职业农民培育不是“独角戏”

在这次的交流会上,不仅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农广校代表,还有来自隆平高科、中化现代农业、金正大等农业企业的代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农业部门的独角戏,各地一直着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院校、科研推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各级农广校承担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职能,负责需求调研、学员遴选、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直接承担或组织了大量教育培训任务,是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导力量。如陕西省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组建了5260多人的专兼职师资团队,2015年启动县级农广校标准化建设,投入600万元,2016年增加到2000万元,有力提高了农广校体系建设水平。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发挥专家、成果和体系的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涉农院校发挥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训场所等方面的优势,主要开展青年农场主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浙江、广西、山东、湖北等地依托涉农院校建立职业农民学院(农民学院),创建“学历+技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河南、重庆等地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走进产业、服务产业。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农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也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来:隆平高科与中央农广校、湖南省农委合作,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指导服务,实现基地基层联动、线上线下互补、育种育人一体;荃银高科在安徽农业大学设立“荃银班”,探索培养本科层次的青年农场主;中化化肥、金正大、中联重科、先正达等涉农企业也加强与农业部门合作,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提供农资、农技等服务,受到农民的欢迎。在这次交流会上,企业代表们也纷纷表示,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自己未来的客户,他们很乐意参与到培育体系中来。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职业化是农业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但总体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据了解,2016年国家加大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投入13.9亿元,各级农业部门要完成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张桃林副部长指出,下一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发挥好农广校主体作用,有条件有能力的可以“直接教”,也可以“组织教”,积极创新机制,聚集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职教集团和农民合作社等资源优势,吸引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培育工作,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