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粮食领域“三量齐增”现象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锡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字号:【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长。与此同时,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粮食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过去长时期处于粮食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对粮食一直是追求增产的。回过头来看,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粮食上的胸怀和眼光还不够,没有把粮食生产放到全球视野当中来考虑。

过去的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去年的12429亿斤,而去年粮食总需求在12800亿斤以上。但由于进口量很大,我国粮食就供大于求了,去年我国进口粮食近2495亿斤,超出需求约2000亿斤。

粮食是个大的范畴,具体来看有五大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薯类。所以说供需不平衡,到底哪个多了哪个少了?如果不够的那个没产出来,已经够的还在拼命增,那就不对了。问题的症结不在总量,而在于品种结构。目前,小麦大体供需平衡,稻谷满足需求后略有结余。大豆缺口非常大,去年总产量230多亿斤,进口1634亿斤。如今,人们对大豆的需求增长非常快。大豆在中国属于低产作物,经济效益不太高,农民都不大愿意种。去年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80%。另外,我国玉米去年产量为4400多亿斤,是5个粮食品种中最大的。但去年玉米的进口量,加上可以替代玉米的品种进口量,达到了880亿斤,本来玉米产量已经有点供过于求,又进口了880亿斤,显然多了。前些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不是玉米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还包含着政府对农民的补贴。现在,要把补贴从价格中剥离,让价格根据市场回归合理。农民根据市场决定种多少、卖多少钱。那么,国内玉米将理性地回归到和国际价格相近的水平,大规模进口会明显减少。随之,国内玉米就能找到市场。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豆的亩产提升幅度相对较小,跟国外相比产量和品质都相距甚远。玉米尽管提高不少,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落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仍然十分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应通过科技创新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还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上来。此外,还要进行农业组织创新,将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生产,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去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