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工程 五大体系 助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广东省农业厅厅长 郑伟仪 字号:【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十大工程、五大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十大工程: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农民合作社利民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代农产品物流工程、循环型农业生态工程、农业农村信息工程;五大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村经济运行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有效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复杂严峻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等风险挑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再创佳绩。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0.46亿元,增加值342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0元,增长9.1%,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总额达264.93亿美元,增长4.9%,其中出口86.45亿美元,增长2.5%,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广东省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十个方面:

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有力有效。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全面强化政策支持。围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及早落实农业四大补贴资金33.1亿元,统筹整合资金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投入。积极协调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政策落实到位,农行广东分行“三农”贷款950多亿元,邮储银行广东分行为近百万农户发放了小额贷款,有力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安排财政资金6.73亿元,累计惠及8000多个自然村750多万人次。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有力有效。我们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功能区划等系列规划,通过“三高农业”、“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等项目带动,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水稻优质率达到72%以上,热带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近70%。草地畜牧业加快发展,全省建设草地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44个,年末肉牛、羊存栏量增长4.3%、2.1%,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稳定农业生产有力有效。始终把“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作为安民之基的重要任务来抓,着力保供给、惠民生。深入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创建粮油糖高产万亩示范片220万亩,大力建设雷州东西洋、汕尾海丰、云浮罗定等3个连片10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坚持抓重点生产基地,巩固做强省重点生猪、家禽养殖场,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顺利通过农业部延伸绩效考核,新建菜果茶标准园44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8个。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和分析研判,搞好产销衔接,着力化解年初奶农倒奶事件和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维护了市场稳定。

四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有力有效。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组建了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农业科研成果项目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一盘棋”农业科技创新格局和“一条链”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启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广东平台建设,遴选发布主导品种94个、主推技术47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农技推广项目,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模式,主要农作物、猪、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7%、95%、85%。现代种业加快发展,优质水稻育种、现代生物育种、高效园艺作物育种等三大创新平台建设成效初现,“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增加至17家,种业“事企脱钩”改革和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设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18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达3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全省农机总动力2653万千瓦,特色作物机械化技术应用加快,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7%,增长4个百分点。信息化加速推进,大力建设全省农业“一网、一图、一库、一平台”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工作,启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立1640个省级“惠农信息站”和80个农产品电商体验店,信息化水平大步跨入全国农业系统先进行列。成功举办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六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在运用新业态提升服务农业、拓宽农民增收空间方面取得良好效益,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成效显著,值得肯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的充分肯定。

五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有力有效。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5家,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3300家、3.71万家、3.75万家,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成功上市,35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着力创新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生猪、家禽、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82%、81%、94%,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450多万农户共同致富,农机作业、农技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载体建设成效明显,重点扶持粤东西北地区建设了第一批38个区域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12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8个粤台农业合作园区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六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有效。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这两个重点,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在补足现代农业发展短板上迈出重要步伐。整合资金支持建设16个特色水果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42个农产品加工业研发与转型升级项目,推动解决加工企业“用地难”问题,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840家,实现年销售总产值10800亿元。全省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19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7个、示范点100个,休闲农业正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

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有效。我们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履职担当的重要内容,坚持“产出来”、“品牌引领出来”、“管出来”多管齐下强化监管工作,我省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在农业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分别达到96.5%、99.2%,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创建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60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达到1710个、810个、60个、12个。深入推进品牌建设,组织评选300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受到好评,进一步擦亮农业精品名片。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监管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及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云浮市和佛山高明、韶关翁源、梅州梅县、汕尾陆丰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各级联动深入开展农产品和农资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0.65万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35宗,挽回经济损失1750多万元。积极承接畜禽屠宰监管职责并实现平稳过渡,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在农业部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

八是农业风险管控有力有效。突出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启动实施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猪激光灼刻检疫标识、动物卫生风险监控和兽药二维码试点,安排2亿元支持建设1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示范工程,我省连续第3年在农业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植物疫情防控,柑橘黄龙病危害逐步减缓。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立足抗灾夺丰收,积极应对雷州半岛50年一遇严重干旱和强台风“彩虹”袭击,全力支持灾区农业救灾复产,降低农业因灾损失。农业生态环保稳步推进,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区试点示范实现化肥农药亩均用量分别减少14.9%、20%,农业部布置的3年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任务依期完成,污染耕地修复示范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九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有力有效。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24个试点单位261乡镇开展了确权,完成实测面积290万亩。目前全省有104个县(市、区)799个乡镇10235个行政村启动了土地确权工作,完成实测面积371万亩,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13.4万份,化解涉地存量纠纷1325宗,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全省土地流转面积89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9.2%。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重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24万多个集体经济组织100%开展了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86%的县(市、区)和89%的镇(街)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农村集体资产规范管理取得新进展;南海区开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通过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积极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实行财政资金与金融支农政策双轮驱动,通过“投贷补”、“政银保”等方式撬动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政策性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省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达到8.04亿元,涉农保险品种从2010年的2个增加到18个。

十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力有效。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十三五”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年度培训工作方案,建设了17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示范县,组织开展全省农业局长大轮训。全省培训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近1.7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600人,力度和规模之大多年少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对农业基础地位进行新的战略定位,更加凸显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十三五”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和指导,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根本路径,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主要动力,围绕“一个目标”(即到2020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推动“八大转变”(即加快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优化协调转变、加快生产条件向现代装备转变、加快产品供给向绿色精品转变、加快农业业态向三产融合转变、加快资源市场向开放合作转变、加快农村改革向共享多赢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强有力基础性支撑保障。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