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家王辉“小麦也是我的娃”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锦华 字号:【

王辉,著名小麦育种专家,1943年出生于陕西杨凌镇五星西魏店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从小到大,眼里看的,耳里听的,都是农民的样儿和农村的事儿。如果有人问,他何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娃变得不普通,那就是他把农民种地的事儿当成事业,坚守了一生,搞出了名堂。

从1964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到1973年9月开始从事育种工作,王辉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育种为农路。这期间,他先后主持育成“西农84G6、西农1476、西农2611、西农979”等11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1.53多亿亩土地,累计增收小麦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90亿元左右。

身为农民的儿子,如今的王辉,已经头顶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等光辉靓丽的头衔,但熟悉他的农民说,“王教授啊,看上去就是个农民嘛!”他自己也说,这辈子其实就研究了一件事,那就是“咋能育出好种,让老乡多收麦子,多收好麦子!”

1991年王辉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的“西农979”以优异的越冬性和高产量,成为河南省第三大小麦种植品种,农业部推荐的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同时赢得农民口碑——“冻不死的979”。尽管这些年王辉育出的小麦优种已让黄淮地区农民,甚至更多国人受益良多,但让公众知晓“王辉”这个名字的,还要数2015年他入选“中国好人榜”,以及“时代先锋”等荣誉的加冕。

一个70多岁的育种专家,一个农业院校的农学教授,何以获得专业领域以外的国家级荣誉?记者走上这片哺育他成长、支撑他奋斗、接受他奉献的土地,去感受一个古稀老人的农业情怀。

与农结缘,不让老乡饿肚皮

进入陕西杨凌市区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牌子和各种种子经销店的门脸映入眼帘,小城里迸发出的农业生产活力,打破这冬日的萧瑟。

“别看现在的杨凌有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金帽子,可是就在上世纪90年代,农科城杨凌仍是镇级建制,在很长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农村包围学校的状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所“村中校”情况。

王辉的家乡正是学校周边一个普通村庄,从小到大看着乡亲们在这块土地上春耕秋收,让他对农业科技更加神往。青年时期亲历新中国历史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饥荒,让王辉对饥饿的记忆无法释怀:“啃树皮、嚼树叶、吃玉米芯,没有粮吃的滋味太难受了。”初中到高一那几年,正是王辉长身体的年龄,但是面黄肌瘦、浮肿头晕成为青春记忆里最深刻的一笔。

高考成绩优异的他,毅然选择了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农学嘛,家里一直都在种地,我比较熟悉,西北农大离家也近,就报了,当时就是觉得吃饱饭太重要了。”因为那段岁月,直到今天王辉依然保持着珍惜粮食的习惯。“我们出去吃饭,王老师每次都不让剩。”作为王老师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张玲丽在集体吃饭时会很自觉地“吃饱了也要硬塞一些”。

说不清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命运使然,为了“吃饱饭”,为了“不再让老乡饿肚皮”,王辉就这样带着朴实的心愿走上与农结缘的人生路。

大学毕业后,王辉于1973年在学校任教,同时进入赵洪璋院士的团队从事育种研究。“育出‘碧蚂1号’的赵老师是我国一代育种大师,他对农业科研的认真和热情,对我们那一代人的影响很深。”王辉至今感激跟随赵院士学习的那段岁月,不论换多次办公室,他那里始终摆放着赵老师的遗像。

虽然有赵洪璋院士指导,但最初的研究工作只是王辉一个人摸索。上世纪70年代的科研条件,是今天的科研工作者不能想象的艰苦,但王辉想尽一切办法开展工作。

需要土地?他找了“学生的两亩实习地”;需要钱?那就“从工资里挤点出来”;缺助手?“老婆孩子齐上阵”;没有设备?“亲戚家借点农具”。据记者了解,有时这农具难免就变成了“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了。

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获,王辉这个“光杆司令”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发动身边一切力量,就这样踉跄着在育种的道路上开拔。没钱没设备没助手,“靠的就是一腔热血!”

不论多苦要坚持,小麦也是我的娃

走上育种这条路,王辉就选择了坚持,放弃了闲逸。

“育出一个好品种,运气好的话,通常至少需要8年,甚至10年。”王辉老师的学生马翎健向记者介绍育种科研的周期:第一年做亲本的杂交授粉,第二年做抗病性、抗逆性选择,第三年观察适应性和其品质,第四年到第八年做鉴定选择,直到通过多点鉴定与区域试验后,才能最终推向生产进行大面积应用。王辉不知多少次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遭遇失败。“育出一个好品种,时间是漫长的,心里也是煎熬的,需要在希望与绝望的不断反复中前行。”王辉语重心长地讲出42年育种路的内心感受,“所以一定要坚持,才能出成果。”

9月初整地、划行,10月播种,冬春下田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初夏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分类收获、晾晒,7月考种、选择,8月进行总结与下一轮实验的计划。就这样,从1973年回校任教至今,王辉已经在育种这条路上周而复始地走过了42年。

常规育种作为田间开展的农业实验,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比农民累多了!”王辉的学生孙道杰告诉记者,做育种实验不仅要做所有的农活,而且还要比农民做得更细致、工作量更大。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校区北侧,记者看到王辉最初做实验的两亩地里,插着一些方便分类观察与比对、记录品种编号及代数等信息的标记牌。“现在农民都能进行机械化操作了,我们还是得按着编号一株株栽、一穗穗选,收获就更要小心了,不能混淆,否则一年都白干。”孙道杰说不提设计实验、选择亲本的费心,仅一天繁重的农活已经让人腰酸背痛。

长期在田间劳作让王辉变得皮肤黝黑,头戴草帽、满身泥土的他经常在结束劳作回校时被门卫拦下。“门卫觉着王老师像农民,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教授。”如今已经成为西北农大教师的孙道杰说,由于大田育种工作辛苦,环境差,近年来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女生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王老师的敬业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汗颜。”王辉的学生说,“几十年来王老师总是坚持田间观察劳动后先回办公室写总结,不论冬夏,不分黑白。”有时白天忙了顾不上吃饭,晚上就回办公室下碗面条充饥,不按时吃饭的王辉,被妻子戏称为“骆驼”。风雨交加,他要去考察抗倒伏,收获时节抢时间,他就借着月光和手电筒来拉运,自带干粮睡麦场也是常有的事。这样日积月累的工作,让王辉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近几年来好几次晕倒在地里。

王辉不仅自己披星戴月、两腿子泥,还带领全家走上“务农”之路。他的爱人与孩子经常被当做免费小工,穿梭于田间、晒场。身为初中数学老师的妻子马桂霞,由于常年做其助手,已经熟知“扬花”、“授粉”、“接病”等专业术语。学生时期的女儿,每个暑假都是晒场上的劳动力,但在她心里也“很羡慕别的同学可以自由玩耍”。记者问到,“家人没有怨言吗?”王辉呵呵笑着说:“他们可怜我。”

没有轻松愉快的休息日,没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旅行,记者问道:“这么辛苦,有没有想过换个方向?”王辉淡淡地回应:“没有,选了这个就干这个,换啥!”面对家人的劝说,孩子的不解,王辉不讲粮食安全多重要,却说:“你们是我的娃,小麦也是我的娃。”

勤看多听,炼出选种好眼力

想育出好种,除了坚持还需要什么?

“需要好眼力!能不能识货,能不能找出核心样本、配出核心组合是关键。”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王辉总算在“肯坚持”之外,苦思冥想出一条“秘诀”。怎样才能练出发现金种的“好眼力”?王辉在一声叹息后说:“作物生长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品种前期长得快,后期抗倒伏就不行了,有的抗倒伏可以,品质不一定就好,所以还是得勤下田,多观察。看得多,看得久,才能找出真正的好品种。”王辉告诉记者,育种工作需要细心和认真,否则会在不经意间与好种擦肩而过。

王辉的学生说王老师有“密码本”,这是他发现好种的秘密武器。所谓的“密码本”,其实就是他每次下田观察后记录的小麦生长情况,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下一个个品种的成熟历程。经年累月,他已经积累了几十本这样的“密码本”,这是王辉42年穿梭在麦田的见证。

熟悉王辉的人都知道,王老师脾气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抽烟。由于他观察作物时经常是好几个小时不出田,一片田垄上可能会出现几十个烟头。学生们私下都打趣道:“地里烟头越多的地方,发现好种的可能性越大。”就是凭着这样的认真和细心,王辉曾在前人尝试失败的亲本中杂交出新的好品种。

王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肯向农民学习,愿意多听取农民的意见。

陕西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是王辉试验、示范小麦新品种的基地所在地。在2010年,王辉在八角庙村试种了“西农822”的三个系。刚开始,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忠告诉王辉,“这个品种啥都好,就是穗头有点偏,农民都不喜欢偏头穗。”王老师接受了他的意见,没有推广。但是夏收的结果出乎陈建忠的意料,“那年,‘西农822’是十一个品种里产量最高的,我马上跟王老师汇报,一定要找回这个品种。”王辉经过对照其他点上的产量情况,确认这个品种的确高产,最终还是大面积进行了推广,如今全村都种上了“西农822”。事后王辉曾打趣说:“偏头也是你说的,高产也是你说的,看来推哪个还是陈书记说了算啊!”

增产又增收,农民喜欢才是好种

陈建忠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与王辉合作,说到王辉,他就打开了话匣子:“王老师这个人没一点架子,他20年前就开始在我们村试验、繁育、推广小麦新品种,村民跟他都熟,关系实得很。他爱农业、爱农民,农民也爱他。”

从1987年开始选择亲本,到1997年完成组合配置,再到2005年通过审定,“西农979”是王辉用了18年培育成功的高产品种,这个品种的成功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陈建忠对这个品种印象深刻:“2005年,王老师把省里区试收回来的79公斤979种子全给我们村试种,当年亩产达到970斤,与普通品种的亩产500多斤相比,这是绝对的高产啊!”王辉对这个品种也情有独钟:“西农979实现了优质与高产、冬性与早熟、多抗与广适的良好结合,非常适合在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种植。尤其是口感筋道,很适合做面条、锅盔等,受到老百姓欢迎。”八角庙村全村3872亩土地,从那一年开始,全部种上了"西农979”,这种子也成了香饽饽,受到周边地区农民的追捧。“通常大部分种子按照合同由种子公司收走了,农民就留一些口粮,有时候也给自家留个一两百斤做种,每家都有亲戚朋友来要好种啊!”据陈建忠反映,卖种子的价格比卖粮食要高一两毛钱,这部分收入也是村子做育种基地的福利。

王辉除了能给村里带来高产的好种子,还为农民带来专业、先进的种植技术。56岁的村民陈海亮是草北村民小组的播种专业户,聊起王老师他特别热情:“王辉教授教我们很多东西啊,你看,播种的时候种子要埋5公分深,分蘖点要离地皮1公分半,三米一系,种三行要空一行,这样通风透光好。播种时间要选择好,昼夜温差在17℃~18℃最合适。”说起王老师教的技术,他滔滔不绝,“以前谁知道啊,都是看你种我也种!”

搞育种科研,不仅仅只做育种,还要推广。王辉曾自带干粮、自掏腰包乘车去外地推广品种。“真正让老百姓接受、愿意种的品种,才是好品种。”王辉说,育种工作不是为了给自己填写成绩单,而是要让种子在更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样才有价值。“看着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种着自己选育出的品种,那种感觉是真幸福。”

学生孙道杰说,王老师只关心怎么育出更好的品种,怎么推广给更多的农民,对于报奖这些事,都是在别人的催促下才去做的。“西农979”的优良表现,使其一跃成为全国推广面积第四大冬小麦,在2012年更是创造了河南驻马店市百万亩亩产超千斤的记录,王辉借此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面对百万元奖金,他毫不犹豫将80万元拿出来用作学校的科研经费。走过极度缺少经费支持的科研岁月,王辉对支持年轻人从事农业研究义无反顾,但是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他的简朴却是有目共睹。“我们做实验用的袋子,王老师每年都回收再利用,破了就补补接着用,已经是补丁摞补丁了。”张玲丽说。

在分子育种逐渐变得热门,研究经费也随之倾斜的情况下,王辉仍然坚持着常规育种领域不移换。他说,“先进的技术要学习,但自己的老本行不能丢”。有了成果,出了名气,王辉也曾收到一些沿海大学的邀请,他又说,“育种研究有持续性,挪窝要另起炉灶,走啥!”王辉继承赵洪璋院士“一只皮包夹、一个记录本、一块干馍,蹲在田头过一辈子”的坚守,并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人。他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收到邀请,便放弃日本留校的工作机会,回到西北农大从事育种研究。

面对困难不放弃,这是铁汉的力量。但是,当选育出“西农979、西农822”等11个优良品种,诸多荣誉纷至沓来时,王辉仍坚持在育种一线、坚守着关中大地而不离开,那就是巨人的担当。几十年来,不论遭遇怎样的失败,不论收获多少荣誉,“育出好种”始终是王辉内心不能动摇的主意。70多岁的他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还要继续在育种这条路上干下去。”2013年退休后的他,虽然每天都要打针剂,但仍然坚持经常去试验田看看。

他常说,播下去的不只是种子,还有希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