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河南信阳市新农村建设纪实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开栏的话:为了推广各地“三农”创新实践,本刊现开设“走进农业大市”栏目。本栏将在全国31个省区市筛选部分农业地级大市作为典型推出,结合当地“三农”工作亮点进行宣传报道,以期对各地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及破解“三农”发展难题中有所借鉴与帮助。

 

近年来,信阳市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可持续脱贫的实践之路,作为建设美丽信阳、小康信阳的具体行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之路。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让农民致富有更多选择

河南省信阳市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辖8县2区6个管理区(开发区)179个乡镇、3216个村。所辖8个县中,有6个县为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2个县为省级贫困县,是河南省唯一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地级市。

“现在来俺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俺们村搞农家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发家致富,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年过五旬的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村民老曹一边给院子里的花浇水,一边跟记者聊天:“附近城里的游客度周末都会来俺们这儿,一般都要住一晚上,吃吃农家饭,边欣赏村里的美景边采摘点儿瓜果,离开时买点俺们种的茶叶带回去孝敬老人。”

徐徐山风伴着荷花的清香,黛色的柏油小路依山沿河,蜿蜒向前,和黛色的山峦浑然一体。走进郝堂村,屋舍俨然,整洁宁静。豫南的狗头门楼、清水墙,用木头垛起的柴扉,依水的小桥,精心修葺的民房翠竹掩映,溪水环绕,心中不免被周围美景所陶醉。郝堂村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南部,是典型的豫南山村。2011年,平桥区以建设“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把郝堂村作为试点,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基层民主、文化和社会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个精致美丽、民居特色突出、民风热情淳朴的豫南茶乡雏形逐渐清晰。

郝堂村在建设过程中,摒弃以往“大拆大建”,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打造文明村落,挖掘乡村价值。如:实施“清洁家园行动”,采取政府免费提供图纸、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自行筹资的方式,循序推进民居改造工程。另外,围绕生态下功夫,做强茶产业和有机农业。近年,郝堂村整治原种茶园达3000亩,依托当地龙头企业研发了“信阳乌龙”等新品;推广种植有机水稻300亩,发展观赏性荷花220亩,新鲜莲蓬按个卖。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郝堂村不忘提升软实力。村两委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郝堂村规民约》,明确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38项内容,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如今的郝堂与五年前相比,景在变,房在变,村在变,人也在变。村庄变美了,农民增收了,产业发展了。“变”里保留着古朴、天然的乡村味道与田园气质,“变”里凝聚着时尚、现代的生态元素。以前,郝堂村外出打工留下的田地无人种植,一座独院房子也就几千元,短短数年之后,这里房价大涨,根本无房可卖,村里许多年轻人也陆续回乡创业。原本在湖南打工的袁德宏,今年回村开办“湘里乡味”农家乐,用村民的话来说是“生意红火得不要不要的”,旺季时8个房间天天爆满。郝堂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让群众在自家门口修路、架桥,技术工每天200元,杂工每天80~10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

7月27号,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组委会主办的“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论坛”在信阳市举行。近年来,信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美的基础上建设美创造美,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豫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他们文传古今、形兼南北、品貌各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信阳休闲度假、看山望水、寻觅乡愁。美丽乡村让农业有了更大的希望,让农村有了更大的价值,让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美丽经济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信阳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告诉记者:“文化是村庄得以延续的血脉,郝堂村的实践与建设主要得益于坚持把文化的涵养和复萌作为最核心的目标和最高层次的追求。”

精准施策

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不落”

2014年,农业部等13部委批准信阳市为第二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是任务之一。信阳把脱贫攻坚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实践了劳务输出培训、产业扶贫、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新方法,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信阳市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累计有64.3万人稳定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6365元提高到2015年的9844元,人均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780元提高到2015年的1416元。全市有63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修建硬化村组入户道路1570公里,有25个村成为全省整村推进示范村。当前,信阳扶贫开发任务依然繁重。截至2015年底,全市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贫困村527个,其中因缺技术、资金致贫占51.8%,因病致贫占22.4%,因缺劳力致贫占8.8%,因灾致贫占2.5%,因残致贫占2.1%,其他原因致贫占12.4%。

今年年初,信阳市委召开扶贫开发会议,制定了《信阳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成立了信阳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组。“按照中央批复的试验方案要求,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周期为5年(2015-2019年),目前正处于组织实施阶段。”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告诉记者,信阳市在扶贫过程中立足实际,针对不同贫困群体,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方”,“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

“转”,就是发挥信阳劳务经济优势,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推动贫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变,实现就业脱贫致富。“扶”,重点是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就地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搬”,就是易地搬迁扶贫。在这方面信阳最大的政策创新点是“实施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生产条件确实恶劣、改造困难、无法就地实现脱贫且愿意的农户,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对群众不愿意搬迁、经过完善基础设施后一方水土可以养一方人的,进行就地改造提升,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保”,就是完善保障、政策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兜底。“救”,对因病、因学、因灾导致的贫困群众给予临时救助。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翔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社区儿童之家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确保脱贫不落一个人。

完善脱贫机制

解决“谁来扶”问题

“谁来扶”是精准扶贫的保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为此,信阳市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完善脱贫机制。

实施“四结对”脱贫帮扶。每名干部要与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每个单位要与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个企业要与一个贫困村或若干贫困人口结对帮扶;每名乡贤要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

实施“四协同”脱贫帮扶。每个职能部门,要在协同推进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带动一批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每个产业集聚园区,要在协同推进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带动一批贫困人口靠园区企业务工、就业、创业脱贫;各级相关部门,要协同每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抱团”发展过程中,带动一批贫困人口靠“门口就业”和资产收益脱贫;凡技能培训平台,要整合不同渠道资金,在协同各类实体开展订单式用工培训服务过程中,带动一批贫困人口靠技能、就业、创业脱贫。

扶贫与兜底同步展开。坚持脱贫攻坚“两手抓”,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政策兜底,同步进行。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对6类需要兜底对象,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部门筹资,卫计委、人社局、教育局、残联、扶贫办等部门在9月底前要建立专门的政策兜底贫困对象《兜底档案》,并对已纳入《兜底档案》的贫困对象落实兜底政策。12月底前该纳入兜底范围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兜底档案》,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并一”,资金缺口由市、县财政按比例承担。

开展驻点帮扶。36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并包保贫困县脱贫,市直121个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市121个贫困村。省、市、县共派出892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

强化扶贫项目

巩固脱贫成效

为了推进专项扶贫,2015年11月河南省提前下达信阳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21610万元。4月中旬省下达2016年省级预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94万元,已分配到县,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6年信阳要完成1.2万人的扶贫搬迁任务,目前已依托市发展投资公司组建信阳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市财政出资6000万、发展投资公司出资1.4亿作为公司启动资金,封闭式管理,承接金融机构发放的长期扶贫贷款,专项用于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搬迁、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和扶贫保险。建立专项扶贫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一些工作不落实、进展缓慢的县区,进行重点督查,确保当年项目建设任务如期高标准完成。

信阳是国家第二批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为了推进改革试验,信阳市多年来坚持以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有利于整体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脱贫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在优化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拓宽产业扶贫方式等方面,以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为统领,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效益,从而加快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进程。

根据行业扶贫的实际需要,信阳市承担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程的市直单位分别制定了行业扶贫规划。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建立市、县涉农资金整合平台,突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整村推进等重点,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精准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和其他相关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集中解决贫困村的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