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吴兴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调查和思考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冬冬 字号:【

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鲜明。一是具有良好的市场区位优势和后续拓展潜力。吴兴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长三角核心腹地,是湖州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吴兴区山水秀美清远,历史底蕴深厚,区域特质鲜明,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 吴兴以“南太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两大国字号为抓手,围绕“统筹、创新”两大主题,探索出一条“精致、高效、生态、集约”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是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当地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其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筑巢引凤,一方面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效笋竹、精品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点线路。吴兴能够赢得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主动地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生态环境优美。吴兴区立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三农”发展,着力在“集聚”、“特色”、“精品”上下功夫,通过集聚资源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等途径,辐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调研情况看,当地政府和农户均反映,农产品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当地农产品市场平稳主要得益于:一是外向型都市型农业特点,特色产业鲜明,推动品种的特色化和规模化生产,占有独特的市场空间;二是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及订单农业的推广,增强了农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自有品牌,突出品牌价值。“老恒和”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老恒和也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在香港上市知名度大增;上禾佳果蔬园农产品一经上市,就建立“菜记”作为企业品牌,发展品牌认知度和品牌文化,突出品牌价值的同时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主渠道作用。2015年,湖州市15个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额达139.6亿元,带动农户(含外地)600多万户,其中农产品供沪杭等周边大城市达82.8亿元。2015年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14个,组织参展企业260家,现场销售1500多万元,合同销售近1.5亿元。目前,正加快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浙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二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兴渠道积极拓展。吴兴区深入推进农业智能化管理与物联网营销,新建玲珑湾、上禾佳2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与中国邮政开展第三方平台合作,建成1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和125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重点培育“丁莲芳”、“绿叶蔬菜”等11家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利用微信、美团等模式开展营销,助推20家农业企业通过淘宝、微信、自建平台等模式开展生鲜农产品B2C、O2O业务,培育农企电子商务9家,实现网上零售1.71亿元。

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一般地,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可分为随机性风险、季节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风险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根据风险的大小、频率和相关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采用的风险管理方式和工具也不同。湖州吴兴区立足于发展高效都市农业,在市场风险管理上也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风险缓释: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四化结合”。风险缓释型策略是指依靠生产经营者自身力量进行风险处置和缓释以减少风险损失,适用于管理价格波动幅度小、发生频率高的随机性风险。当地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强,生产经营者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甚至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大提高了组织化水平和营销能力、议价能力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自有品牌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机制创新加快土地流转集中。据吴兴区农林局局长张莉介绍,吴兴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自身特有条件和背景,当地农民离土性强,流转土地意愿高,流转保障机制相对完善,全区土地流转率达67%,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基础好。吴兴区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成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交易中心,推动土地连片流转、集中规模经营,全区流转耕地17.37万亩。当地广为宣传的是成功创新并且逐步完善了“米票、房票、股票、地票”四票机制,“米票”机制在创新土地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承租土地的经营主体以每亩每年350斤大米的提货券作为租金付给农民,农民既可以凭票领米,也可以折算现金,有力地推动了土地连片流转、主体规模经营,土地“流得动、建得成、稳得住、能保值”。目前,全区累计发放“米票”1090万斤,其中八里店南片综合区实现整村连片流转,建成粮食、果蔬、水产“三个万亩园”,流转率达92.3%。推动土地“先股后转”,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85家,覆盖全区农业村的52.5%。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放权证60789本,创新流转土地经营权确权机制,首批发放经营权证102宗。

二是强强联合壮大农民合作组织。我们在吴兴粮梦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考察时看到,成立该联合社由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区内8家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以订单为纽带,以链式产加销一体化为目标,实行股份合作。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新型经营体系的有效尝试,推动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由过去单纯的购销合作向土地合作、生产合作、资本合作、资金互助、品牌共享等拓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农业的产出效益。目前,吴兴区专业合作社累计成立249家,其中国家级8家,实现年经营收入12.5亿元。深化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金融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的新型经营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家,带动农户10479户、辐射8.81万亩。

三是品牌建设挖掘农耕内涵。品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产品的独特优势,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做优做精,提高农产品供给的品种品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从而缓释了市场风险。当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品牌意识。吴兴依托丰富的传统农耕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丰富农业文化内涵。当地“中华老字号”企业老恒和已有141年历史,拥有多个古法传承配方,老恒和酿造料酒是以陈酿黄酒作为基酒,添加多种植物香辛料等制成。今天老恒和的酿酒技艺,与历史上乌程酒制酒的方法是一脉延续的。在上禾佳果蔬精品园,园区引进台湾专业团队,农产品一经上市,就建立“菜记”作为企业品牌,在办公区我们还看到了关于“菜记”品牌温馨的故事,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满溢着乡土文化。在当地培育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作制度创新的家庭农场和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中,也多处体现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

风险转移:发展订单农业“四大模式”。风险转移型策略是指利用价格保险、订单等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转移和分散市场风险的策略,适用于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频率较高的季节性风险。通过调研发现,吴兴区粮食、果蔬、苗木种植户面临的主要是自然灾害风险,关于市场风险更多是利用订单农业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龙头企业、合作社承担,同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了营销渠道。

一是订单农业优化产销模式。吴兴区立足都市农业,做大订单规模,主要是“一创新三推广”。创新“餐饮集团+基地”的品牌特色订单模式,推广“居民社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城市直供订单、“国家直属粮库+种粮大户+农户”的粮食订单、“农业龙头企业+养殖户”的畜禽订单模式,联结基地16.56万亩,销售额9.54亿元。全区粮食、蔬菜、畜禽订单生产分别达46.5%、52%、63%。建立订单定价机制和违约约束机制,推行农产品产销标准合同,订单履约率达到98%。中式快餐连锁集团“老娘舅”,带动农户1205户,户均增收6790元。

二是电商平台拓宽营销渠道。吴兴围绕“电商拓市”,汲取“四大订单”模式经验,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发展农村电商。一批农业企业加快电商转型,如良华、玲珑等农业企业纷纷通过淘宝、微信、自建平台等模式试水生鲜农产品B2C、O2O业务;一批农村电商平台正日渐发展成熟,一些大型机构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如省农信联社开发上线了“丰收购”、“丰收家”电商服务平台,吴兴农合行也在该平台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吴兴馆”,为当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在线销售平台。

由于当地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农产品价格保险等市场化管理工具的动力不足,农产品价格保险应用也相对滞后。据了解,周边长兴县2014年被列入大棚芦笋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县,实现了从大棚设施、芦笋种植和销售价格等产前、产中和产后保险的全覆盖,芦笋生产得到有效保障。而吴兴当地的湖羊、生猪保险主要是应对生产风险设立的险种。

风险应对:多措并举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调控市场风险管理中,不仅需要帮助生产经营者应对经常发生的随机性市场风险,需要推进市场相关主体创新和运用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转移及分散季节性市场风险,而且要设计有效的调控政策和措施管理周期性市场风险。从吴兴区现代农业实践来看,当地政府在风险管理中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注重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当地政府注重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谋划农业“两区”建设布局,形成“两区三带百园”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符合发展趋势的特色道路。在试点核心区建成功能水稻、瓜果蔬菜、特种水产三个“万亩”示范区。围绕优质粮油、蔬菜瓜果、特种水产、生态笋竹、花木茶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培育打造百个规模型、生态型、科技型现代农业园区。当地绝大多数新调整的种植品种,比如埭溪镇的山露、妙西镇的黄桃、高新区的花卉,都是在一户一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一村一品甚至一镇一品的,筛选优良品种根据市场行情调控种养规模有效应对了市场风险。一方面,区域合理布局避免了种植结构趋同带来的恶性竞争,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加强主导特色产业,坚持精品化发展路线,提升产业附加值也是应对风险的有效举措。

二是统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支农力度。吴兴区优化支农体系,统筹整合资源并科学使用资金。建立涉农管理新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成立管理委员会,做到一个口子支出、一个口子管理。区财政投入1750万元建立农业创新基金,专项支持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创新设立政府产业发展基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鼓励支持生态效益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四个一”金融服务体系。出台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邮政储蓄银行、湖州银行等推出了以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房、“房票”等为担保物的“产贷通”、“房票贷”、“场贷通”等新产品。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不断扩大覆盖面,重点保障粮食、蔬菜等主导产业,其中粮食、生态公益林参保率达100%。湖羊、蚕桑保险列入全省特色农业保险试点。

三是强化农技推广,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吴兴区深化“高校院所首席专家+本地农技人员团队+若干农业经营主体”的“1+1+N”的农技推广模式,实现规模经营主体全覆盖。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拓展集中育秧、机耕种收服务,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农机服务中心3个,社会化服务面积12.5万亩。依托5家农资龙头企业、72家乡村农资经营网点,农资配送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依托农民学院,开展“学历+技能+创业”教育培训,推进传统农业经营者向大学生农民转变,新型职业农民发证1005人。

思考和建议

在调研中发现,农业风险管理对大多农户而言还比较陌生,当地农业生产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吴兴区在农业风险管理方面呈现出一些优势,同时也反映出农产品品牌培育较弱、农产品电子商务渠道不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农产品市场风险要在生产经营者、市场和政府各司其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防范,进而稳定农户收益,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机制体制创新是农产品风险管理的强大动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盘活农村资本,激发农村活力,才能释放强劲的发展活力和更多的“红利”。当地改革了“四票三权”机制,创新了金融支农机制,使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更为顺畅,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多产权方利益分配机制得以形成,也成为农产品风险管理的动力和基础。

数据共享开放是农产品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是市场参与主体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条件,而政府在相关数据信息的监测和预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职责,政府市场调控及许多市场管理工具(如价格指数保险)的有效运作也依赖于市场价格信息的透明和及时发布。当前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提高农业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推动当地涉农部门之间信息共建共享,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统一、权威的市场行情及预测预警信息可以帮助生产经营者做出理性判断,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有效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

品牌培育和文化传承是农产品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品牌是无形资产,其价值在于能够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没有品牌的产品更容易滞销卖难。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农产品、农耕文化的原生动力价值,以农产品为原点,立足农产品生产的区域特质、工艺特点创新产业链,集聚资源价值,实现产业融合,具有巨大的潜力。纵观世界百年企业,无不是靠企业文化传承,老恒和走过百年历史,靠的就是文化传承。发展特色优质品牌化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发挥“定盘星”、“压舱石”的作用,正是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