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老区精神 立足本地资源 创新精准扶贫——河南省光山县扶贫模式调查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夏树 牛震 字号:【

河南省光山县素有“智慧之乡”的美誉,因“司马光砸缸”的历史典故而闻名。光山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总人口84.55万人,现有贫困人口5.78万人。该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发扬革命老区精神,激发干部群众斗志,坚持帮扶与自强结合,扶智与扶志并举,资源与产业联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光山特色”的扶贫之路。

干部饱含深情进村入户,带领贫困群众苦干实干——

“宁愿苦干,绝不苦熬。”机关干部严辉海被派到泼陂河镇李岗村任第一书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和村干部一起给贫困户建档案。记者随手翻开一户贫困档案,致贫原因、帮扶措施都写得清清楚楚。严辉海说,老区人是不怕吃苦的,贫困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致富之门。他逐个找45岁以下的贫困村民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脱贫信心,积极参加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另一方面联系从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推进村里制定的脱贫计划,仅2015年就帮助60多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

“老区人民有着吃苦耐劳的传统,自我发展能力都比较强。有了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支持,他们不怕困难,热情高涨,一定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信阳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告诉记者:“现在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已经相当完善了,关键是如何落实。能否使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在基层做到接地落实生根、进村入户到人,对我们的能力和作风都是严峻的考验。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老区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

革命战争时期,光山人跟党走、闹革命,数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靠的就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今天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光山县把干部进村入户作为重要抓手,先后选派2260名机关干部到106个贫困村,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锋官”,和贫困农民面对面、手拉手,调动老区人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老区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

46岁的陈荣梅是凉亭乡杨河村人,多年前因为给老人看病欠下了债,后来丈夫得病不能下地干活,从此成了村里的一个困难户,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齐。去年在驻村干部的鼓励与帮助下,陈荣梅到当地生态茶叶科技园打工,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这让她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离家不远,还能照顾家里头的病人。”她说家里经济状况的变化,要感谢乡村干部的真心帮助。

实施“请回来”与“走出

去”战略,鼓励创业成功人士带着资本回乡创业,培育特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增加农民就业渠道——

光山县文殊乡金合欢林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产党员甘平安,早些年到广州打工挣了点钱,后又开办服装加工厂挖到了“第一桶金”。文殊乡政府到珠三角招商引资,甘平安自然成了“请回来”的重点对象。甘平安回到家乡创办了林茶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场6500亩,覆盖6个村(其中贫困村3个),聘请养殖能手示范带动村民规模养殖,优先招收贫困农户入社,免费提供鸭苗,并定期进行免费技术培训,使67个贫困农户当年实现脱贫,他创办的合作社还与125个贫困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据统计,近两年光山县通过招商引资请回来129个“老板”,创办种植、养殖等各类合作社75家。除了把致富能人“请回来”,还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凉亭乡报安村村民匡祯超,早些年在外地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后来在乡党委包村干部的支持与鼓励下,经过专门的培训后,这两年在武汉做起了专门代理、销售家乡茶叶的生意,不但自己发了财致了富,还带动不少同乡脱了贫;光明村贫困户徐开福,经培训后在家手工制作茶叶,年收入达15万元,脱贫后自己还主动退了低保;石盘冲村贫困户黎同良,身残志坚,经培训后从事加工销售茶叶,年收入达8万元……像这样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在当地有很多。

光山县以劳务输出为抓手,在宣传发动、技能培训、保障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每年经培训后劳务输出近万人。“以前,俺们这里农民出去打工都是去工地,去餐厅,当保安,现在不一样了。在对外劳务输出中,送出去的人主要以卖茶叶、卖羽绒服等土特产品为主,大大提高了收入。”凉亭乡党委书记汪锋普告诉记者。

依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青山生财,让绿水富民——

一个地方传统产业的形成,一定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产业扶贫的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如何将传统产业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将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具体财富,进而促进农民脱贫增收?近年来,光山在茶产业扶贫中,坚持实施“改造一批旧茶园,打造一批新茶园”的政策,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方洼村是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联系村,目前已成为光山脱贫示范村。该村地处文殊乡东南四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区,耕地分散,村子里水塘多,早些年大部分都没有利用。该村通过实施“房前屋后一亩茶,一塘肥鱼一群鸭”脱贫计划,培养、鼓励贫困农户发展油茶种植以及鸡、鸭、鱼养殖业,如今,每个贫困户都掌握了一门技术,形成可靠和稳定的收入来源。2015年,该村通过整理、新建3个村集体林场和闲置的荒山坡地,新增650亩种植面积,先后解决了35个贫困户脱贫问题。

“地在山上挂,田在两山夹。一场大雨下,地露骨头田满沙。”这是凉亭乡过去的自然写照。现如今的凉亭乡数万亩茶园,一派郁郁葱葱。在龙头茶企的带动下,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茶叶品质逐年提高,农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信阳东方盛世茶叶有限公司在该乡毕店村,新建的2800多亩幼苗茶园基地通过流转农户土地,支付土地租赁费达360万元,先后投入480万元作为农户的劳务用工支出,使16户贫困户工资收入达5000元以上,解决了39人脱贫。

据统计,光山县有16万人从事羽绒行业,是名副其实的羽绒大县,怎么让传统的羽绒产业惠及千家万户?光山县借助传统羽绒产业,将生产作坊办进村,让更多贫困农民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寒羽尚服饰有限公司,年生产羽绒服可达100万件,是信阳市重点培育型企业。“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鼓励寒羽尚服饰有限公司这样传统羽绒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分厂办到乡下,办进村里,分批建立作坊式生产线,实施订单生产,企业成本也会降一点。每个点大约需要5~10个工人,我们在村里选择贫困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农民在家门口当上产业工人,实现脱贫致富。”光山县羽绒产业办副主任李定法对记者说。

依托“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打造村级电子商务平台,创新电商扶贫模式——

光山县是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该县抓住这一机遇,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传统经济模式升级转型,通过对渠道建设、产品开发、物流体系、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业、电商平台、电商培训聚合为一体,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7月28日下午两点多钟,光山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内,“电子微商”培训班正在进行,50多名学员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认真听台上老师讲座。位于最后一排的几个坐在轮椅上的学员引起了记者注意。王耀金是城关镇上官村人,2008年因患病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只能依靠领取特困补助和伤残保险度日。如今王耀金听说县里办了电商培训班,通过残联报了名,做起了电商致富梦:“以前,听说别人都通过做电商发了财,俺也想学学,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挣点钱,让家庭富裕起来。”光山县已举办各类电商培训班61期,培训人员12000多名,其中专门针对残疾人、贫困人口举办了6期,培训贫困人口600多人,许多学员毕业时已经成功开设了网店。为了吸引电商人才,光山县专门打造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目前已入驻32 家企业,并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物流中心。

有了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卖什么很关键。光山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近年来,该县从特色农产品中评选出光山“十宝”,即砖桥月饼、鸡公潭糍粑、黑猪腊肉、咸麻鸭蛋、青虾、茶油、油挂面、甜米酒、红薯粉条和“观五玫”鲜桃,成为当今光山电商销售的主打产品。为了有效促进“光山十宝”的网上销售,光山县还专门开发了相关APP软件。

光山县在电商扶贫过程中,农村淘宝(简称“村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8月,阿里巴巴在光山县招募村淘合伙人和淘帮手,当地年轻人热情高涨,仅线上报名就有3000多人。经过层层考试和审查,阿里巴巴在238个村建立电商服务站。“昔日穷得买不起电脑,如今靠电脑营销脱贫,变化真是大啊。”有人曾这样感叹光山贫困农民电商创业。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