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关联因素越发复杂。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还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建立涵盖多个相关学科,整合体制内外智力资源的新型智库体系,才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和智慧支撑。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机制的合理。不断完善机制,可从六个方面着力。
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项目选题机制。智库的生命力在于有长远的战略谋划、科学的战略选择和具备延续性的课题接续,任何短视都是致命的。作为国家部委的智库,应将战略性研究放在首要地位。依靠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和理论素养好的实际工作者展开客观的、辩证的研究,给出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诸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这些问题均属于长期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战略问题至少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例,涉及国土整治、水资源整合、交通能源布局、科技支持、人力资源流向等诸多方面。哪一个方面不协调,都会影响到全局,其他方面的投入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从21世纪初开始,国家花费大量财力搞新农村建设,电网改造,乡村道路拓宽硬化,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与生产有关的却相形见绌。大量农民离开家乡,生活设施自然闲置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受制于田间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可见,好的战略能否落地并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应重视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因素。智库除了积极影响顶层设计外,应组织好与战略落地相关的调查研究、咨询和舆论引导项目,力争做到所提战略性建议一定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切忌提出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中不可行的空中楼阁式的建议。
委托与竞标相结合的项目设立机制。委托,目的是借用“外脑”解决问题,看中的是承担者的专业能力和业绩积累。竞标,是为了在同一标准下好中选优,兼顾吸取新的特别是非主流的观点,同时发现更多的研究人才。两者结合有利于稳定并不断提高智库的研究水平。战略性的项目应该以委托为主,竞标为辅;阶段性的反之。之所以在理论界和执行层都有不同看法,是因为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大不相同,民风民俗千差万别,主客观因素大不一样。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能够提供的就业人员数量,能够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支撑上述条件的经济活力和政府财力等等因素差别较大。笼统地说大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益高,或是说小城镇适宜居住,是很难确定中国的城市化究竟应该着力于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研究这一问题没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积累很难准确把握,容易出现结论或选择上的偏颇。因此,大的规划类的研究绝大多数应该委托给有过这方面积累的智库。阶段性的研究属于动态的研究,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性数据,从量变中研究质变,依据情况变化完善措施,甚至是调整工作步骤。因此,掌握实际情况,给出应对措施是关键。以往的经验证明,跳出成见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找出路子,这时借鉴和采纳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意见,反而容易对症下药,取得较好的效果。
过程监督与结果检查相结合的项目掌控机制。智库研究与纯理论的长线研究不同,智库讲求的是成果的即时效应,在管理上最忌讳的是完全撒手或是过度干预。完全撒手极易“放鸽子”,过度干预很难创新。时效性差、缺乏创新的成果可能失去实践价值,也自然不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战略性的研究课题时间不宜过短,一般应超过一年,重大选题甚至需要两年三年的接力研究。例如,与五年规划有关的研究项目,现在大多与制定规划同步启动,好处是能够紧密配合规划的制定,不足之处是不得不急就章。时间的仓促,可能降低所提意见和建议的质量。所以,应该从规划实施的中期即开始设立这方面的课题,至少留出两年的时间从容研究。第一年对规划执行前三年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有关下一个规划思路性的建议。在做好基础性工作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能够给决策机关制定规划提供大思路和优质框架。在领导机关确定了大思路之后,就可以着力于可行性研究。如此,方可大大提高规划的整体水平。对需要持续两年以上的研究项目应该有年度的阶段性检查,并且形成中期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符合实际的进行调整。项目结束之后,认真组织验收。
结项评审与追踪评估相结合的项目验收机制。智库研究能力强弱和研究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结题报告上。对结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是“法定”程序。但是,对报告施行过程的理性关注和阶段性验收,是必要的兜底性补充。农业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得出规律。比如,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究竟多大合适?这不仅与经营水平有关,而且与人均占有土地多寡有关,南方与北方不一样,东北、新疆等地与内地更不一样。还与作物品种有关,种粮食与种蔬菜不一样,种植不同的水果也不一样。家庭农场、经营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在种养加的不同环节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一般来说,就种植、养殖环节而言,大户、家庭农场具备优势,在流通环节,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更有优势。这些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连结方式很多,究竟怎样可以达到长期合作互利共赢?这些问题没有一个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实践很难得出定论。即使是有些地方运用某种方式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典型,这些经验能否推广,不仅要看天时地利,而且还要看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因此,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应该建立追踪评估机制,组织原课题组或者另选人员追踪研究一段时间。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机制。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优化的人才结构。农业方面的研究涉及面宽、操作性强。这些人才很难全部收入一个智库机构的囊中,只能以农业部直属的决策服务、政策研究部门和顾问咨询机构为核心,整合中央和地方的政策、社科、农经等研究机构,导入高校、涉农企业和社会智库的力量,形成定位明晰、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型智库体系。可通过组织委托性、竞争性课题的研究,组织专题调研考察、研讨会等活动,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组织研究力量,发现人才,启用人才。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出成果,更要建队伍,建立农经智库人才数据库,选聘一批科研水平高、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专家作为智库特邀研究员。还可以考虑建立国内外访问学者制度、选派智库学者到地方挂职锻炼制度等。
新型智库体系只有在发展思想上处于领先地位,战略眼光上切合实际,所提方案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这一智库体系应该是社会化开放性的,而不是行政化封闭性的。思想的开放才能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在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为广泛联系、吸引不同层次的,关心农业农村经济并有所创见的各界人士,不可能仅仅依靠体制内的咨询、研究机构。因此,一方面,应尽量发挥部管社团的作用,起到联合专家学者的作用。另一方面,探索成立新的社团。积极探索互联网+智库等模式,在办好传统平面媒体的同时搭建互联网平台,以新媒体为依托,以研究专题为纽带,与更多的专家和关心三农的人士结成或紧密或松散的合作交流机制,形成具有活力的专家网络,扩大部属智库的学术底盘。
财政保底与智库服务相结合的经费筹措机制。智库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长期健康发展。一方面运用好财政性的研究经费,同时或是自建公益性基金,或是和现有的公益性基金合作,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形成支持智库发展的资金池。还有一条资金渠道不可忽略,即可以通过智库自身的服务获取收益,将其中一部分转为研究基金,争取享受公益性基金的免税或税前扣除等政策。
总之,通过资源整合,为部属智库与其他各类智库的合作搭建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团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农业农经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服务智力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形成一套治理结构合理、技术手段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智库运行机制。通过优良的机制持续不断地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持续不断地开展精确的智力服务,对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焦平 中央党校,萧少秋 光华研究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