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月设立宿迁扶贫改革试验区得到正式批复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减少相对贫困”主题,突出“创新机制、改革试验”主线,开展了以创新精准扶贫、村级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就业创业服务、土地整治利用、农村金融服务、生态扶贫补偿、城乡统筹建设等“八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试验,有力推动了全市扶贫开发进程。
注重改革试验的前瞻引领,超前研究和谋划试验的具体内容,聚力创新项目试点,增强试验区建设的内生动力
以市“两办”文件形式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任务予以分解。2015年安排了18项年度创新试点任务,2016年安排了16项年度创新试点任务,并分解到县、区。沭阳县围绕电商扶贫、教育扶贫、经济薄弱村的整村推进示范等项目制定具体的分项实施方案并加速推进;泗阳县在去年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全国首家专题县级馆—泗阳馆正式上线运营及获批“江苏省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基础上,积极推进电商扶贫示范县创建和生态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家门口”就业工程;泗洪县积极探索民生保障试点,在“民生日套餐”的基础上,今年创新开展“扶贫100”商业保险,并探索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宿豫区与京东集团对接,针对低收入农户开办网店争取到质保金及平台使用费免除、销售返点减半等优惠政策,出台了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宿城区率先开展扶贫资产确权,建立扶贫资产登记管理软件平台,完成了“十一五”以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资产的确权登记,并由审计部门加强审计监督。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扶贫资产股份直接量化到低收入农户的特惠政策。
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积极探索,聚焦实践机制探索,增进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活力
创新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完善扶贫组织建设。市、县(区)和乡镇均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全部亲自挂帅、党委副书记牵头主抓、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制。增加县(区)扶贫机构编制,在乡镇(街道)成立扶贫办,从优秀年轻公务员后备干部中严格遴选111名乡镇扶贫专干,实现了扶贫专干专人专职干扶贫。
创新帮扶到人方式。在全市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挂村包户”脱贫责任制,全市参与“挂村包户”的机关企事业单位751家、6.4万干部职工帮扶10多万扶贫开发户,确保“一对一”精准挂村包户到位,做到一包到底,确保责任见人,不脱贫不脱钩。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完善扶贫“菜单”供低收入户“点菜”,围绕山羊养殖、公益性岗位等精准帮扶项目,编报1.5亿元精准扶贫“菜单”。开展扶贫资产确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扶贫资产登记管理软件平台,探索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试点工作,通过对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进行收益权量化,赋予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一定的财产权。
创新缓解相对贫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保险”机制。为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切实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在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建立大病补充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制度对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保障进行有益补充,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补偿的基础上实施再次补偿,以减轻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医疗费用自付负担,努力构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新机制。加快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今年已办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5亿元;办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5.65亿元,贷款额度居全省前列。有效扩大扶贫贷款对低收入农户的覆盖面,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提标试点,今年1-8月份,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7亿元,受益农户5.1万户。创新开展涉农保证保险贷款,今年低收入农户共计贷款109万元。推进生态旅游扶贫,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成子湖片区做足水文章,抓住成子湖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复的机会,加快推进成子湖旅游综合服务区、周岗嘴渔业休闲基地、桂嘴农耕文化区等扶贫项目建设;西南岗地区大力发展林间自驾游和特色果蔬采摘;市湖滨新区依托骆马湖、戴场岛等资源,2015年以来新增农家乐、渔家乐52家,直接或间接带动2.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依托三台山森林公园吸纳1800多低收入人口参与就业。在沿洪泽湖湿地乡镇开展退渔还湖、还湿扶贫试点,拆除养殖围网及生态恢复1万余亩,共计发放补偿资金5168万元,2977户低收入渔民从中受益。
创新就业创业机制。以“一村一品一店”为载体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农村电商网点布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店(网店)”,全市实现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村居“一村一店”全覆盖。去年以来全市有4.8万低收入人口开展网络创业,实现增收3.9亿元。以“家门口就业”工程为载体实现就近就业创业。通过“联村共建”“村企结对”的形式,引导企业到经济薄弱村从事生产活动。全市已累计建成693个“家门口就业”项目,带动2万多低收入人口就业,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鼓励村集体兴办领办农机、植保和劳务等合作社52家,带动1.1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增收。以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四大平台”建设,整合农委、人社、残联等培训资源,由低收入农户根据自身需求和本地就业导向自行选择培训专业,教学点全部直接办到乡镇,教师自带设备,培训费、教材费全部免收。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低收入人口6.2万人次,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96%。四是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探索“一社一群一中心”发展。构建以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以家庭农场集群为主体,以集群综合服务中心为保障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低收入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和参与产业服务实现增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对扶贫资金入股收益,村集体及低收入农户各得50%。去年选择7个村试点开展土地股份合作,今年选择6个村开展试点,已入股土地面积6804亩,受益低收入农户203户。开展示范村整村推进试点。沭阳县在去年10个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在涟沭结合部片区选择6个经济薄弱村开展示范村整村推进,整合扶贫等各类资金,实施整村提升,既改善居住、交通等硬件设施条件,也提升管理、教育等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宿城区中扬镇等地开展城乡统筹试验区探索工作,围绕集中后的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整合扶贫资金投入到城乡统筹配套产业园区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探索创新“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将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社区群众。构建文化新风、警务家政、金融商超进社区,上学就医、就近就业、矛盾化解不出社区“三进三不出”服务体系。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做好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形成精准扶贫与兜底保障相结合的脱贫机制。
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积聚共建资源要素,增强试验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一方面,全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级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性政策意见,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上予以倾斜。省扶贫办确定给予每年2000万元扶贫改革试验区专项资金及相关政策支持。在做好综合性政策争取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国土等部门,做好单项政策争取工作。争取参照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内使用的扶贫开发激励模式,在优先保障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节余增减挂钩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使用。3月份,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在《关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扶贫开发意见的函》中明确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争取省国土资源厅优先安排现有用地节余指标开展流转使用,加大对年度增减挂钩指标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有效争取片区帮扶。成子湖地区依托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省级集中连片贫困片区和省级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创建“江苏省成子湖旅游度假区”,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打下扎实基础;依托国家级试验区,积极争取省级涟沭结合部片区有关帮扶政策和项目向魏圩区域延伸,接受片区整体帮扶的辐射带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扶贫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