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系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焦平 萧少秋 字号:【

按照“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智库的总体研究方向应牢牢抓住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个关键,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民增收速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三个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作为国家级智库,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历史考察、实证研究和理论提炼更是责无旁贷。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概括和提炼。当提炼出来的理论能够最大可能地接近甚至符合实践活动规律时,就可能为国家顶层设计及其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为此,迫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基础性研究。

从推进工业化的视角和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工业化深刻改变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进而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农业面临着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一,农业从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转变为从属于工业的一个产业。但是,农业仍然是生产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食物的主要方式,这一延续了万年左右的角色并没有改变。其二,农业主要面向市场供求而不再是自给自足,因此必须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从根本上大幅度改变生产和经营方式。工业化所要求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同样适用于农业,传统农业必须实行彻底改造。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工业化的必修课。

欧美诸国先行一步,农业生产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按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等机构的资料,2009年世界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3.5吨,美国等G7国家之中,加拿大3.3吨,意大利5吨,日本5.9吨,美、英、法、德均超过7吨。我国即将完成工业化,每公顷单产达到5.5吨。自然条件比中国优越,工业化程度远低于中国的印度只有2.5吨。可见,农业生产水平既依托工业,又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口小国实现工业化或许可以依赖其他国家提供农产品,人口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现代化。即使一度在工业上取得骄人成就也不牢靠。前苏联之所以垮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没有过关。前苏联组成部分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谷物产量至今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上述四国的谷物单产分别是每公顷2.3、3、3.4和1.4吨,只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略高一些。现代农业是支撑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柱,不能不引起执政者的高度重视。

建立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系必须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农业,才能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工业基础不同,发展农业的路子自然不同。例如,美国国土广袤,耕地多,大规模消灭原住民印第安人之后没有新旧产权纠葛,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成本极其低廉,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大地产、大资本、大农场、大公司的经营模式。农场生产全盘机械化和高度自动化。国家极其重视也有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社会化服务体系水平高,由相关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加工、运输、销售等专业公司提供的服务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上述一切的合力形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农业生产能力。2009年,美国谷物单产7.2吨,仅次于埃及的7.6吨和法国的7.5吨。美国拥有可以种植粮食的耕地大约1.65亿公顷,2009年仅用了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5800万公顷的耕地,谷物总产量达到4.20亿吨,仅次于中国的4.84亿吨。人均拥有谷物1.37吨,是中国363千克的大约4倍。美国不仅可以保持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际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耗量,还拥有操控国际粮食市场的强大能力。所以,基辛格才志得意满地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又如,同样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法国,由于是在大革命解放农民的基础上开始工业化,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不是美式大农场,而是农业合作社组织下的农户。在此基础上同样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和服务体系社会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得其精髓,不拒绝学习,也不盲目照搬。

梳理中国农业百年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的制度自信

全球工业化是人类发展大趋势,只是各国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像中国这样人口大国,只能走自己的路。六十多年来,中国农业走的正是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

新中国的历届领导人意识到这一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极力减少对农民的伤害,一再强调牢固树立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的理念。所以,大约百年之前,毛泽东说过“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词,1919年7月14日)建国之后从来没有放松过农业工作。农业农村工作从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习近平提醒:“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7日)更是表现出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考量。

中国近代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农业现代化的真正起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智库研究重点可以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农村发展情况的全面综合和深度分析,寻找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口转移的规律。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两次重大变迁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如何看待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和改革开放之后的联产承包、双层经营制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得失成败,作出既能坚持集体经济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又能优化组合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又如,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单产的提高幅度惊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据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家洋的说法,1949年至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从68.6千克/亩提高到344千克/亩,增长了4倍。在播种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总产从1132亿千克提高到5712亿千克,也增长了4倍。同期人口数量由5.4亿增长到13.45亿,人均占有粮食仍然翻了一番,从209千克提高到426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中国农业的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国家对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采取的政策措施总体上是成功的。智库应该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水利、农机、农技发展状况以及对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关系调整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逐步搭建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理论的框架,不断充实,力争形成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只能走自己的路,理论落后于实践不足为怪,只是不能长久地处于这种状态。走自己的路的确需要也应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框架可以考虑从农业经济理论、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生态理论几个方面构建。

农业经济理论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包括农业区位、农业产品结构、农业比较优势、农业区域分工等。在一二三次产业之中,农业是对自然界的依赖最大。例如,越是市场细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高,个性化的要求越多。制造业可以通过技术的、设计的、包装的种种工艺在车间里制造出适合客户的产品。农业无论用什么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也脱离不开水质、土壤和空气这些基本条件,无法在完全人工的环境下实现较大批量的生产。这就是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名特优农产品必须讲究原产地和最佳生产地,中药材必须讲究“道地药材”。再好的品种一旦离开原产地,或是原产地的自然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其品质必然发生变化。研究名优特产品、道地药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产业发展的区域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推广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尽量避免大力推广——量大质降——砸掉牌子的恶性循环。

农业发展理论要研究的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与作用问题,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城乡协同发展、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功能扩展等。例如,从社会的角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就市场竞争而言,又是弱质产业。发达国家有不少补贴农业的办法,我国几十年来实行了不少扶持农业的政策,效果各有千秋。总的来看,学习借鉴往往只学到皮毛,形似神不似。政策举措也存在着既缺乏连续性又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原因在于对我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缺乏系统深入的总结,尤其缺少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整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格局中考量的研究。例如,金融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长期认识不足,也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当前正在进行的两权抵押贷款,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分别可以抵押贷款的试点值得认真总结,从中找出国家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路子来。作为智库还需要对农业发展阶段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遇到的主要问题不同,只有把握规律,才能减少政策盲目性。

农业生态理论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定位、生态适宜性、环境承载力、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装备、设施的现代农业,无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大超过传统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结果优化了生产要素,提高了产量质量,也带来了废弃物的大量集中。造成污染。例如,过去作为农家肥料的排泄物,作为农家柴薪的秸秆是农民争抢的宝贝,现在变成了令人头疼的农村面源污染。多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全国绝大多数耕地和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明显。过去对此类问题虽然有一些研究,但缺乏系统性。如何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仍然是不好解决的矛盾。这些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智库的重视,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总之,智库应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空间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借鉴国外的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探索中国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道路,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贡献,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培养并壮大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助于指导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焦平 中共中央党校;萧少秋 光华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