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互联网+”应用 开创新农民“双创”新局面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钟永玲 韦科 王家农 字号:【

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互联网+’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多个文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创新进行了部署。农业部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农民创业创新的行动计划。各地纷纷结合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应用,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拓展新空间、新领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推动新农民创业创新取得明显进展

在“互联网+”大潮下,一大批有梦想、有情怀、有能力的新农民,纷纷创办产业和企业,创新业态和模式,在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形成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格局。

新农民创业创新参与群体不断壮大,掀起一轮创业热潮。随着“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不断兴起,新农民逐步成为“双创”的生力军,时代的弄潮儿。目前已经有480万农民工和1%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创办领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50余万家。结构上,拥有一定资金积累、专业经验和大量“朋友圈”的返乡农民成为创业主体,目前70%的农民创业创新项目是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也成为创业创新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另外,从农业部9月份发布的新农民“双创”百佳成果中可以看出,有大约超过五分之一的女性担当着创业创新主体。年龄上,创业者中多以“70后”“80后”为主,还有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90后”,也有年过半百、勤劳致富的老妈妈。可以说,一幅充满活力、万马奔腾的农村众创画卷已经打开。

新农民创业创新带动主体素质提升,成就一批优秀带头人。时势造英雄。带来无限可能的“互联网+”和轰轰烈烈的创业创新大潮一起把新农民的智慧激活、能量唤醒。他们以信息化武装自身,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敢为人先。经过锻造,他们拥有了更系统的“互联网+”理念、更扎实的行业经验、更敏锐的市场意识、更强烈的创新需求等优秀品质。从“双创”百佳成果可以看出,新农民创业主体纷纷围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大胆实践,打造出许多新模式,涌现出一批优秀带头人,成功引导和鼓励了更多的潜在创业者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中。

新农民创业创新引发产业加速融合,催生大量新业态。各地新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注重深度结合“互联网+”,在覆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里,探索出越来越多的适应当地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成功吸引城市要素流向农村,有效整合农村各种优势资源,带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从“双创”百佳成果来看,物联网技术种养、“互联网+”思维管理、电子商务营销,是新农民创业普遍依托的基础路径。同时地区之间也各具特点,东部地区的新农民更擅长以农业生产为起点,探索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新模式,推出“微农场”、“农产品私人订制”、“生态众筹”等新业态。中部地区新农民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发掘农产品价值、延长产品产业链上,并且利用信息化手段成功推广“畜牧制品产供销一体化”等模式。西部地区的新农民更多致力于发掘当地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打造品牌,不仅推出了甘肃“皇家”玫瑰、云南“蒙生”石榴等区域农产品品牌,还探索出“电商精准扶贫”等模式。

新农民创业创新带动农业转方式,促进增效增收。在我国农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的情况下,“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农民创业创新推动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各产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从“双创”百佳成果看出,许多创新企业在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智能化水平,节本增效明显。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了农业产业收入,也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内蒙古扎兰屯市的张大妈61岁迈上创业路,过去在自家院里种黑木耳收入不到4000元钱,后来成立合作社开网店,当年纯收入达到2.6万元,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围50户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

“互联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随着互联网向各行业、各产业、各领域的渗透融合,它也正在成为重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新格局的主导力量。“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将为广大新农民创业创新开辟新的广阔天地。

“互联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增添新动能。“互联网+”的深入广泛应用,使新农民在创业创新过程中能够将农业技术、人才、资金、物流、信息、媒体等外部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集聚整合和有效利用,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潜力,创造比传统市场更大的效果,还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创业政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市场环境、资金保障等方面的优化,推动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为新农民创新创业积聚新动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农业比较优势更加显而易见,使新农民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有机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优化农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凭借优势竞争力拓展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不断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互联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拓展新领域。“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改变着传统产业,使新农民创业创新从农业生产环节,逐步拓展到农业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和细分市场。在农业生产领域,“互联网+”使农业信息能够全方位地及时传递到生产一线,及时指导农业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养猪”问题提供新的方案;在农业经营领域,“互联网+”将进一步拓宽市场半径,更有效地对接供求市场、实现产品价值,特别是农业电商发展前景广阔;在农业服务领域,“互联网+”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服务的内在价值和影响力,为农业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创业创新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将催生出许多新产业和新业态,带来分享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民宿旅游以及“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这些都将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多领域选择。

“互联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新手段。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新农民有了更多的工具、平台和条件进行创业创新,为提高创业创新质量、提升创业创新效率奠定了基础。随着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逐渐渗透交融,在农业智能化种养、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大数据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将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多高效便捷渠道。同时,“互联网+”为推动众筹、众包、众扶、众创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新支撑平台,通过网络、微信等广泛应用,为新农民挖掘农村要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提供了智能化、便利化手段,为新农民创业创新带来了更多可能。

“互联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注入新力量。在“互联网+”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依靠新科技和新营销模式,在农业种养、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领域崭露头角,变身为新型职业农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注入了新力量。同时,也有不少创业者依托互联网平台,跨界从不同行业来农业创业,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生力军。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实体,借力“互联网+”对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农产品集配中心、批发市场、邮政服务网店、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等进行信息化改造,将有利于创造新的产业价值,进一步壮大新农民创业创新队伍。

“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新农民创业创新的策略和重点工作

推进策略上,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引导,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创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夯实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科学灵活选择光纤、移动蜂窝、卫星通信等多种接入技术,加快农村网络覆盖;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网络提速降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支持社会组织、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同时,更要突出新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激发新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引导新农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三产融合。根据各地资源特点,编制基于互联网的新农民创业创新产业目录或指南,引导新农民选择合适的项目和领域去创业。以互联网为基础支撑的新农民创业创新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仍然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就是让城市居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农村要素的存在,优质的农产品来自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来自农村,趣味横生的农事休闲来自农村,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来自农村。新农民创业创新就是要在县域经济范围内,通过植入互联网基因,把农村的资源推介到城市,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坚持部门协同,合力推进。新农民创业创新的软硬件环境、支持政策等都涉及发改、工信、人社、商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要着力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民创业创新。特别要强调的是,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新农民创业创新多是小微企业,更需要金融支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类政策统筹,强化对新农民创业创新的融资、担保等各项服务。

重点工作上,要积极推动新农民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创业创新。一是积极推动新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创业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返乡创业人员等新农民参与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支持新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兴办云农场,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产销,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水平。鼓励利用互联网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民俗旅游等分享经济。支持集成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特色村镇建设,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二是积极推动新农民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创业创新。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目前已经覆盖26个省116个县,建成益农信息社19316个。根据《“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未来几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到2020年建成益农信息社48万个以上,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国有农场和行政村,这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要鼓励新农民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和运营,择优选聘为益农信息社村级信息员、县乡区域运营中心管理员等,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农技农艺、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引导有一定信息化技术基础的新农民运用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开发客户端产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防治、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业。三是积极推动新农民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实现创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新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应用技能训练,支持新农民开办网店,推介地方特色产业、产品品牌。鼓励新农民参与建设农产品田头市场、分级包装、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对接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等电子商务发展。建立一批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积极引进电商专业人才返乡创业。四是积极推动新农民参与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工程实现创业创新。近几年,农业部把物联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先后在北京、黑龙江农垦等8个省(区、兵团)启动实施了农业物联网应用试验、示范项目,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鼓励有一定基础的新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支持其与有关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参与兴办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制造企业,探索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和模式,加快信息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农业部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