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真改革 精准发力求实效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重庆市梁平县县委书记 吴盛海 字号:【

重庆市梁平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幅员面积1890平方公里,其中家庭承包耕地面积98万亩;总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55.9万;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42.3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4.9:54.4:30.7。近年来,梁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 “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蹄疾步稳、规范有序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做到真改革,出实效。

深入调研,提高对深化农村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要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必须了解真实情况,找准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我们组织力量围绕“农村改革为什么、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把农业农村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补齐,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发挥好改革的“催化剂”作用。

一是县情所需。梁平属于欠发达地区,虽是农业大县,但农业大而不强,且为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在家种地农民平均年龄58.7岁、户均种地仅有4.46亩,“四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耕地撂荒化)现象日趋突出,农业持续稳粮增收、提质增效日趋困难,农村改革非改不可。

二是发展使然。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梁平被划分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走生态优先、农业优先的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涵养发展之路,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三是使命要求。农村改革试验区是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荣誉和“自留地”。梁平既然戴了帽子就要探好路子,因此,梁平必须落实好“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发展理念,精准改革,为农村改革全面推开探经验、打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1358”农村改革试验工作机制

这轮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进,超前性与可操作性不协调,改革红利难释放,农民群众积极性难调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农村改革试验区“1358”工作机制。

“1”即“一个统揽”,是以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统揽,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推进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

“3”即“三个保障”,是全面落实“组织、财力、制度”三个保障,确保有人、有钱、有心干事。县乡成立了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工作机构。县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农村改革试验基金,并整合部分涉农资金适度集中投入改革试点核心区。县里成立农村改革转向督查组,巡回督查指导,并将改革工作纳入干部考核。

“5”即“五个结合”,是指加强组织领导与建立工作机制相结合、超前谋划与稳妥推进相结合、制度设计与尊重群众创造相结合、推进改革试点与促进农村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相结合。

“8”即“八要原则”,是指农民权益要保障、成员界定要公正、股份合作要引导、主体运营要规范、流转退出要有序、规模经营要适度、农地农用要坚持、工商下乡要监管。

精准发力,打好深化农村改革的“组合拳”

农村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涉及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通过调研,我们把深化改革重点放在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等领域,综合配套推进。

第一,稳快结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最基本、最核心的改革。梁平创新两种模式,稳快结合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两项国家级改革试验。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实行“三大体系联动、五项机制驱动”。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农民意愿不统一、流转行为不规范、租期不稳定、利益不共享、区域不平衡、用途随意变等问题。梁平按照“机构分开设置、统一工作流程、相互协作配合、全程管控到位”的思路,形成县、乡、村服务、管理和纠纷调处三大体系,并建立了“实现‘三权’分置、主推委托流转和入股合作社再流转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保障流出土地农民持续增收、土地流转风险防控”五项机制。三大体系联动融合,五项机制共同驱动,促使全县农村土地“流得出、转得进、稳得住”。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50.24万亩,流转率达51.2%。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行“三方联动、供需平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是最敏感、最受关注、难度最大的改革,存在农民对退地补偿期望值较高、退地农民后续保障难,退出地块小而散、管理利用难,退地补偿周转金额度大、资金筹措难等问题。梁平选择川西村、万年村封闭试点,出台《梁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门槛、退出程序、退出补偿标准形成及兑现、退出补偿金筹集、退出承包地管理利用和农村土地撂荒教育监管等6项机制,力求发包方有退出通道、退出方有退出意愿、承接方有用地需求,三方协调联动,退地供需平衡,实现“退得出、稳得住、能利用”。现已连片退地15亩,用于冷水鱼养殖。

第二,稳中求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领域的硬骨头和深水区。针对集体资产少、改革红利产生难、农民难有获得感、产权改革涉及面广、容易引发集访等问题,梁平坚持“稳字当头、早改早好、成员认可、农民获利”的思路,按照确予股份、赋予权能、成员固化、股权固化的“两予两固”模式,依次推进清产核资、量化确权、股份合作、赋予权能等四项改革,预计2017年底前将完成全县所有村社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清产核资实行“五三工作法”。即按照组建队伍、锁定账目、清查核实、公示确认、建章立制五个步骤有序进行,在清查核实阶段分三个小组,分别对全县各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分别进行核查,结果相互印证。梁平已于2015年2月完成资产清查,经核算,全县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共有资产17.47亿元、农用地234.24万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0.58万亩,做到了全面彻底、家底摸清、群众认可。

量化确权实行“四议一签字两公开”。即改革方案要经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合议、党员和村组干部商议、村民(户代表)大会决议,户户签字;采取农户签字确认、张榜公示、逐级备案的方式让成员资格公开、成员股权公开。按“分类确定、经营为要、适度估价、成员认可”方法进行可量化资产界定及价值评估;依“村社同定、民主决策、公示备案、成员固化”办法,在全县农村集体资产量不大的情况下,坚持“法定加讨论、不轻易否定”的“宽进”原则界定成员,试行“不设集体股,一人一股、按人平均”的“简易”方法设置股权;按“村社同时、各确股权”的要求和“准确计算、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公示备案”的方式量化确权。2015年,全县每个乡镇(街道)都优选了一个村进行试点,33个村共折股量化经营性资产和可转化经营利用的闲置非经营性资产1303.49万元,界定成员77207人,设置股份77207股。

股份合作采取“尊重民意、股份合作、形式自选、章程规范、法人治理、工商登记”方式推进。提出“三合一分”四种方案处理新旧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实行股份、股权静态管理,“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梁山街道东明村、竹山镇街道社区已召开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颁布了章程、制度,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其他试点村正在按计划推进。

赋权方面,出台《梁平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在“确予股份、成员固化、股权固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退出、继承、担保、抵押等六项权能,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现正在梁山街道东明村、竹山镇街道社区进行试验。

改革过程中,我们既防止少数人侵占多数人的权益,又防止多数人侵害少数人的权益,群众知晓度、农民参与度和社会满意度较高,从未发生群众集访事件。全县2015年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3%。

第三,快而有序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农业种地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难的问题,梁平抓住 “农民、农地、生产方式、政策支持”四大关键要素,推动“四改”,力促“四变”。一是“改”主体,变“兼业农民”为“职业农民”。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在“引、集、训、拓”上下功夫,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种地意识;抓流转服务,促进土地适当集中;抓职业农民培训,增强适度规模经营能力;抓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创业就业渠道。二是“改”设施,变“小田”为“大田”。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在“流、整、配、化”上求突破。抓土地规模经营,主推农户委托村组流转、入股合作社再流转;抓土地连片整理,小田改大田;抓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方便耕作;抓农业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三是“改”服务,变“小而全”为“大而专”。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在“培、购、建、联”上下功夫,抓组织培育,增强服务能力;抓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探索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抓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促使各安其位;抓利益联结,引导生产主体与服务主体高效对接,让后者帮助前者解决干不了、干了不合算的事。四是“改”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为保障,在“准、融、通、改”上谋创新。抓财政扶持精准制定和落地;抓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构建地方政府、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与银行三方联动的金融支农体系;抓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抓农村改革配套推进。

通过改革,梁平现已初步构建起以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为基础、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一二三产业发展更加融合,财政支农更加高效。目前,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25家、农民合作社815家、家庭农场891家、种养大户5547户;探索出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如水稻种双季50至200亩、单季100至300亩。2015年,实施梁平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1万亩,亩均增效1000元以上;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深化农村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持久战”

梁平农村改革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梁平柚为核心,粮菜、生态鱼、畜牧为重点的“1+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5年,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40.8%,农产品商品化率达60%,效益农业产值占比达4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8元,同比增长12%,农村改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但是,农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保持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持续破解 “三农”新问题,厚植发展新优势,打造梁平品牌农业,让全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下一步,我们一是要坚持正面导向激热情,回答好“为什么要改”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干群对改革的认识与积极性,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与创新动力,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二是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回答好“改什么”的问题,科学谋划、抓住关键、精准试验,稳妥有序有效统筹推进。三是要继续坚持结果导向求实效,回答好“怎么改”的问题,适时梳理问题,修正思路,提炼经验,积极转化试验成果,努力彰显改革成效,让农村改革造福更多百姓。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