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荣 扎根西北旱地的“苜蓿草”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丽娜 字号:【

数九寒冬,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莲村的农技培训班却热火朝天。今年46岁的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田振荣正在利用冬闲给农民上课。

“啥玉米品种产量高?”“家里种的芹菜‘长斑’咋办”……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坚守了25年的田振荣,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疑难杂症,总能通俗解答、耐心指导。

“农技推广这个不起眼儿的行当,我一干就是25年。总有人问我,怎么就不换换地方?我回答他们:农民需要我。”

沉醉农技的“痴人”

田振荣出生在西吉县新营乡石砚村,过去家里靠种十几亩冬小麦度日,经常吃不饱。少年时,他便立志走出村寨去读书。学什么?别的不学,就学农业。行行出状元,就不信种田种不出名堂。田振荣如愿考入固原农业学校,毕业时,他的同学大多进机关当了干部,田振荣却选择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当了一名技术推广员。一干,就再没回头;一干,就迷上了这一行。

西吉位于宁夏中南部山区,与其他七县一区统称为西海固。这里缺水,十年九旱,“有雨赛江南,没雨泪亦干”。田振荣立下目标:要努力学习掌握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作物品种,让百姓不再靠天吃饭。

认识田振荣的人,都说他是个“痴人”。他对学习“痴狂”,为及时掌握先进的农技知识和新品种信息,每年从1000多元的收入里拿出300元,订阅《宁夏农林科技》《山西农业科技》《甘肃农业科技》和《中国马铃薯》4种专业杂志;他是工作“痴人”,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笔记本不离手,遇到什么事情都记下来。为详细掌握新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他起早贪黑做记录,衣衫常被晨露打湿;他对事业“痴迷”,一次,在下乡培训农民途中,由于下雪路滑,出现交通事故,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但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病情稍有好转便投身到农业推广工作中去。

他的痴不仅体现在对农技的痴迷,还体现在荣誉面前的退让。老田是宁夏西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旱作农业的学科带头人,组里40多岁的青年骨干都是他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起来的。2013年他总结编写了17万字的《旱地农业技术指导》,最后把主编让给了组里的庞顺家。2014年组里编写的一套旱地农业技术规程,他把第一编写者又让给了组里另一个年轻人马玉鹏。在他看来,自己得到的荣誉已经够多了,而这些还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在评职称、提高待遇方面都需要这些肯定。“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团结,能够让每个人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工作。”田振荣说。

20多年来,田振荣扎根泥土,投身农技推广事业,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些年他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3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农业厅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这次获得了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称号,田振荣当然很激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农技推广事业。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田主任经常带着技术员早晨六点出发,下午两点多才吃上午饭,夕阳下山才回来。嘴巴干裂了,手粗糙了,衣服鞋子都脏得不成样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他来说是常态。”西吉县扶贫办副主任谢澄说。

农技推广无外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现代农业新品种,让农民认可、接受直至学会独立操作,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很快乐。”田振荣嘴角溢出微笑。

西海固的人穷,不但穷在生态环境恶劣上,很大程度还在于这里的群众文化水平低。“初入这个行业时,西吉县41万农民中有70%是文盲或半文盲,开展农技推广工作难度很大。”田振荣说。从最初推广如何使用优质化肥,到推广冬小麦新品种庄浪10号,从让农户认可青薯168到认可玉米承单20,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脑力和体力。他工作的前10年,信息化不发达,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靠着一辆自行车、两条腿,他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挨家挨户地教,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常事儿;近10年,基层农技推广不断面临新挑战:推广农村沼气“一池三改”生态技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荷兰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体系等,他仍旧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讲,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每天讲解10多个小时,口干舌燥是常事儿。

从2013年开始,他和他的旱作农业科研团队开始在西吉县推广“三三制”种植模式,即土地的1/3种植马铃薯,1/3种玉米,1/3种旱地杂粮,之间也会采取轮作制。这几年在田振荣的示范区,他不仅推广“三三制”,缓控释肥、地膜覆盖等技术也应用起来,黄岔村的村支书王英说,这些推广技术对村民们帮助实在是太大了,过去每亩打800斤玉米,现在轻松就过1000斤了。2015年是大旱之年,而田振荣指导的地膜覆盖,却保证了丰产。

就这样,多年来,田振荣率领由44名技术员组成的农技团队,足迹遍布西吉县的山山岭岭,帮助几十万文盲农户用上了新技术,帮助有文化的农户成为现代新农民。全县冬小麦、玉米在宁夏率先应用现代种植技术,覆盖率达100%,并发展成为西北著名的“马铃薯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五番。

“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

“田农科来了,快进屋!”多年来,西吉县的农民一见到田振荣,就这样跟他打招呼。“我服务得热心,他们跟我也就贴心。”提起农民,田振荣便滔滔不绝。

这种贴心可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田振荣,你赔我钱!”每当回忆起20多年前,有一次被村民骂上门来,田振荣便笑着摇摇头,“最初农民并不接受我”。初当农技推广员时,田振荣的头等大事是教会农户施肥,可那户村民没有按照田振荣教的标准计量施肥,导致庄稼全部枯萎,“没办法,我只好答应第二年去他家帮助施肥,并赔给他家一袋优质化肥。那时,我一个月工资才120元,赔的那袋化肥就花了75元”。这次走麦城的教训使田振荣认识到,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户,必须上门手把手地教。

当然,也有聪明好学的农民,最终被田振荣培养成农技推广技术员,马建村村民牛永刚就是一个。田振荣说,“尽管他只有小学文化,但非常勤奋好学,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得特别快。几年下来,他家年人均收入高出同村3000多元。现在,牛永刚也背着电脑跟着我四处讲课呢”。

经过多年的培训,农民认识到,想致富必须掌握先进的农科技术。不过,他们对新型农业科技的认知还有一个过程。

去年,农技中心引进一种新技术种小杂粮,许多农民不接受。田坪乡黄岔村陈志和嚷得最厉害,“田主任,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信!”“你们不干,我们到你家帮你干!”田振荣说。陈志和拗不过,只好让田振荣带着技术员到他家施肥、铺地膜、挖沟甚至除草。去年秋后,陈志和家中每亩地增收近400元。今年年初,他主动找到田振荣,要求采用这种新技术。

在田振荣的手机里,存储着300多个农民的电话,平时经常联系的至少三五十户。每到春播秋收的关键时节,他的电话就成了“农技110”。 每次一接到电话,田振荣就风雨无阻得赶过去。“都到午餐时候了,吃了再走吧!”“不行,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今天有培训3个乡镇农民的大课,讲我们自主发明的全膜穴播谷子种植技术……”“和他特别熟悉,相处得很好,只要他到地里一看,就能给俺们出出点子。”西吉县将台乡火沟村村民马淑梅说。

“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农民在田振荣心中那沉甸甸的分量,反之亦然。

行走在西北大地上,你会感叹苜蓿的生命力。苜蓿是一种优质饲草,据说根系能长达10米深,牢牢地扎根在土地里,田振荣就是这样,一心为农,把自己的人生扎根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顽强地生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