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之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编密织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明确构建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强制报告体制、应急处置机制、评估帮扶机制和监护干预机制。一时间,留守儿童问题再次被热议。其实,就在上述两则新闻之前不久,一则关于“高中生下乡搞调研”的信息曾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圈内成为热门话题。
“学生调研团下乡”的由来
“我们去之前,大概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与小弟弟妹妹们通过书信。所以见面后很快就熟悉了,打成了一片。”北京人大附中高一学生肖千禧告诉记者。2月12日,大年初五,由人大附中的八个学生和另外一所中学的一个学生组成的高中生调研团队,在四位家长的陪护下从北京出发,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中心小学,来看望该小学的6个留守儿童。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九个高中生通过做家访,与当地孩子画画,与留守儿童、家长一起玩游戏,做起了“心理辅导”。
“一般来讲,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关系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我们去之前,通过向专家老师咨询,知道了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让小弟弟妹妹们和他们的父母家长一起玩亲子游戏、一对一谈心,可以重塑亲情关系。”调研队员刘潜润说:“现在社会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大部分是物质方面的帮助,我们更想做的是精神层面的帮扶。”
据了解,这次高中生下乡调研活动,最早缘起于哈佛大学中美协作交流机构发起了一项“中国大智汇”比赛。由肖千禧、刘潜润、陈可佳、冯歆格、王思迈等10个高中生组成的“Shepherds”团队正是参加此次比赛的团队之一,比赛要求参赛者对社会议题发出创新提议。其他参加比赛的团队选题大部分是物理类、数学类等科研类话题,而“Shepherds”团队参赛选题有别于其他参赛者的选题,他们选择了一个社会类话题——留守儿童问题。
三天的时间并不算长,从湖南回来后,调研团成员决定把这一关爱活动延续下去。“儿童心理专家告诉过我们,如果只去一次就完事了,这些留守儿童会很失望,以后面对其他社会帮扶也会不以为然,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我们觉得回来后应该再多做点事情,把这样的关爱行动延续下去,让这些孩子们得到足够的关爱,跟我们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队长肖千禧告诉记者。
调研回来后,“Shepherds”团队除了完成了近两万字的调研论文外,还利用课外时间,建起了微信公众号和留守儿童的网站、APP。借助这些平台,为留守儿童与家长,以及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提供了一个线上交流平台。另外,他们还专门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团,并决定定期组织下乡探望留守儿童的活动,通过书信、微信等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保持长期联系。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四位一体合力”
关于“留守儿童”,有人曾这样定义: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一面是高速增长的经济、财富与繁华的城市,一面是由于劳动力流动、迁移而日渐衰落的乡村社区以及无助的留守人口,飞速发展的中国所呈现出的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带给留守儿童的是其幼小年龄所不能承受的情感与心理伤痛,进而深刻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且不论“留守儿童”一词是如何定义,不管“狭义”还是“广义”,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个群体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不仅是家庭成员个体的选择后果,更大程度上还反映了农村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分割以及儿童福利政策不完善等的制度困境。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有6100万人。另据中国妇联网数据显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留守儿童数量加起来还没有中国的留守儿童人数多。
那么,如何破解“留守儿童”的难题,让6100万留守儿童接受完整且良好教育,共享今日社会改革发展美好成果?“Shepherds”团队通过调研,提出应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政府应选定切实有效足以担负起责任的主责部门。明确解决具体地方留守儿童问题的目标、路径和工作规范与标准,制定考核要求和程序。目前仅有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一个留守儿童工作组,指定民政部作为留守儿童的牵头部门,相对于广大农村略显“力不从心”,难以有效解决源头问题。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可能放宽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进入幼儿园的限制,降低门槛,让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将14岁以下的孩子能够带在身边就学和生活,以此作为当地城市扩大开放和提升竞争力的措施,在不同区域间形成吸引劳动力的适度竞争。二是学校等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校班级应对留守儿童登记注册建档,形成对留守学生的系统管理。对留守儿童表现出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与引导工作,加强心理层面辅导,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确保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全面健康发展。三是作为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四是进一步开放社会互助组织发展空间。鼓励、支持有专业基础的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救助中来,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切合其实际需要的服务。“Shepherds”高中调研团队,作为社会中一员,虽属未成年人群体,其关爱留守儿童问题的行为也应加以鼓励与支持。这类高中生群体普遍与留守儿童年龄相近,比起成年人与留守儿童们进行交流,他们更有共同话题与交流潜力,也许在某些层面,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加强对其心理辅导,这类的未成年人群体更有发言权。总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行动中,人尽其才,各尽其力。
在信息化、城市化的整体社会中,乡村不是孤立的,乡村留守儿童问题应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用辛勤的劳动与汗水,换取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安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避免成为经济增长的受害者。除了微观上要解决好乡村社会的组织和功能不健全问题,还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大合唱”。面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在短时期内,有限的力量下,政府难以做到万全,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合力不失为当下一个最佳方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